理论教育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宏观经济政策的概念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1.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在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非自愿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萧条。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概念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干预。

虽然市场机制是组织生产和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但是,针对经常出现的资源闲置或资源过度使用问题,各国政府制定实施了宏观经济政策,着力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波动、国际收支失衡等经济问题。自从20世纪30年代现代宏观经济学创建以来,各国政府经常运用财政政策(税收和支出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利率信贷条件)调控市场,引导消费者、生产者做出最优决策,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各国政府通过灵活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波动、国际收支失衡等宏观经济问题。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1.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在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通常情况下,充分就业指劳动力这一要素的充分就业。

凯恩斯之前的经济学家将失业分为两类,即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摩擦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即小矛盾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困难等引致的失业。例如,建筑工人在冬季失去工作,大学生在刚毕业的最初几个月未找到工作。自愿失业是指失业者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针对1929年发生的经济大萧条,凯恩斯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失业形式,即非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失业者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非自愿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萧条。

凯恩斯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可见,在充分就业的经济社会,仍然存在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显然,充分就业并不是就业率为百分之百。

2.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指物价总水平的稳定。物价总水平通常用物价指数来表达。物价指数是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百分数时间数列来表示不同时期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方向和变化程度。物价指数包括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GDP折算指数四种。(www.daowen.com)

物价稳定就是不要让物价持续和显著上涨成为通货膨胀,也不能让它持续下降而导致通货紧缩,而是要保持适度温和上涨的态势,基本稳定。

3.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收入和人均产量或总收入和总产量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社会较充分地利用了现有资源,总产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增加。经济增长会带动政府税收增加,进而使政府掌握的资源增加,政府就有能力支持企业投资和消费者消费。经济增长还能带动就业水平提高。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也称为外部均衡,是指一国国际收支差额为零。国际收支反映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净出口和净资本流出的差额称为国际收支差额,即国际收支差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用公式表示为

BP=nx-F。

国际收支平衡很重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有利于本国币值稳定,汇率稳定,保持净出口稳定,总需求稳定。净出口为正值表示本国出口大于进口,有利于带动本国就业。资本净流出为负表示流入本国的资本增加,本国可使用的资源增加,有利于带动本国投资增加。一般来说,各个国家的政府都追求净出口顺差,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