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品牌的绝大数粉丝都不是通过真正的情感而慢慢积累起来的铁杆粉,只是通过一些活动带来的伪粉丝,那么这些粉丝经受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若有利可图,则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若无利可图,则大树未倒,猢狲已散。这对任何品牌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
美国知名快餐连锁品牌汉堡王先后做过两次轻度测试,不出所料地甄别出了大量的伪粉丝。
2013年2月,汉堡王推出了一款Facebook应用程序,如果用户删除Facebook上的10名好友(即粉丝),就可免费获得一个大汉堡。结果,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共有8.3万人次在Facebook上删除了好友,而被删除的好友数量更是达到23.4万人次。如果不是Facebook立即封杀了这款应用,恐怕被删除的好友数量还要继续激增。10个好友竟然抵不上一个汉堡!2014年1月,汉堡王再度出手,这一次则是针对关注自身产品的粉丝。汉堡王在Facebook上推出了“求掉粉”活动。活动页面上有两个选择:我是“真粉”和“我是僵尸粉”。选择后者将可以得到一个免费汉堡,同时还会收到汉堡王的绝交信以及拉黑通知。结果,38000名粉丝中的绝大部分为了得到这个免费汉堡而选择了后者,最终只剩下8481名铁杆粉丝。
为了一个汉堡,粉丝们不但可以牺牲好友,而且可以背弃品牌。你怎么能指望这样的粉丝来确保品牌的“江山永固”呢?不要以为汉堡王的遭遇只是个例。实际上,只受利益驱动的伪粉丝比比皆是,而通过利益输送拢络而来的粉丝基本上毫无忠诚度可言。(www.daowen.com)
2014年初发生的打车软件之争,实际上就是一场争夺移动支付市场的商战。腾讯和阿里巴巴的激烈竞争导致打车者非但不用付钱反而能赚到钱的市场倒挂现象,而另一类受益方——出租车司机也和乘客一样,随着利益指挥棒而动,使用哪一方的打车软件更有利可图就用哪一方的,受益者在两大软件之间频繁地骑墙跳槽。更为甚者,有的司机与乘客合谋,精心炮制,重复套取两家的补贴。快的与嘀嘀,虽然在金钱攻势下迅速笼络了千万数量级的用户,但忠贞不渝的到底有多少呢?
所以,拨开粉丝的泡沫,利益的底牌清晰可见。我们永远也不要高估自身产品的魅力,永远也不要高估粉丝营销的潜力。那些披着粉丝外衣的用户,很容易流失。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尽管粉丝经济风光无限,但世上从来没有颠扑不破的粉丝。利益的缺失或偶像的坍塌都会导致粉丝的大量流失,而粉丝的大量流失自然也意味着创业或品牌的毁灭。这也是互联网时代最为残酷的商业真相。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绝大部分的消费者都只是最优性价比的铁杆粉丝,很少会痴迷苦恋于某一个具体的品牌或产品。与其费尽心思去推崇粉丝营销、营造粉丝经济,不如回归本源、踏踏实实地提升自身产品的极致体验(兼顾功能体验与情感体验),让自己的品牌或产品具备真正的魅力与实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