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表达方式越来越繁复多样,表达的形式也越来越高。如果不能剥开表达的外衣,也就不能洞察出真正的需求,而剥开需求外衣的最好形式是对需求进行分解。
动机学大师马斯洛将需求分为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基本涵盖了人的所有所需。但是,马斯洛没有说出需求的概念。有人就说,需求是一个个的“我”想要什么。真的是这样吗?我想要飞到嫦娥的广寒宫去,这是需求吗?项羽想要胜利,而非四面楚歌,你说项羽需要百万雄兵,真的是这样吗?项羽想要的跟他实际需要的有多大的区别呢?每天从早到晚,我们想要的很多,我们实际需要的没准儿一样都不存在。需求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真实的需求让人出乎意料,它像蝴蝶,穿着花衣,隐藏在花丛中,如果你没有出众的人性洞察力就根本找不到它们。需求因人而生,但不是一个人想要什么就代表着他需求什么。
举个例子,项羽乌江自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动机又是什么?如果刘邦没有制造四面楚歌,项羽是否还会自杀?项目自杀的根本原因是战败,战败后缺乏精神支撑,导致对前途的迷茫、失望、绝望,导致自杀。按照马斯洛层次理论来倒推,项羽的需求从自我实现(无法打胜仗)、自我尊重(无言面对江东父老)、爱与归属(无法让战士们生存,家乡人安稳)到最后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造成了他绝望自杀。项羽自杀的动机是多样性的,如内在的性格、四面楚歌的影响。在四面楚歌的境况下,要想让项羽坚强地战斗下去,真的需求就是给他百万精兵吗?百万精兵恐怕也无济于事,项羽当时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撑,有了精神上的支撑他完全可以再战一次。
需求和动机是分不开的,需求决定着市场有多大。商人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激发动机,不同的品牌获取不同的市场份额。刘邦是最好的需求洞察大师,他洞悉项羽的人格特征,知道项羽打了败仗,但战力犹在。要想让这些战力激发出来迫切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反其道而行之便不费吹灰之力让项羽自己了结了这场战争。在项羽这个例子中,需求扮演了情感支撑这样一个东西。虽然情感支撑最终也可以归结为安全的需求,但不能说情感需求就是安全需求。因为当安全需求的表达呈现出一种更高级的形式时,安全需求便成为高级需求的支撑力量,这也是我们要对需求进行分解的原因。
在我看来,需求的基础是安全和生理两样,但它表现出来却是多种多样的。站在现在看我们过去对需求的表达显得很浅显,但是如果站在100年后再看我们现在,同样会认为互联网时代的需求表达显得很浅显了,任何时代都会被后来的时代所替代。但是不管怎样需求始终不变,只是表达方式在变。(www.daowen.com)
再举个例子,一个人拿着钱到集市上说:“我要一匹很快很快的马,我要在三天之内从这个城市到另外一个遥远的城市,只要能让我及时赶到,多高的价钱我都接受。”于是,满城的马商都在找马。
很快,商人遴选了优良马种圈养,然后投入到市场上,但是在这个时候有人造出蒸汽车。于是,买马的人没有选择赤兔马而选择了蒸汽车。
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会变化成这样呢?因为需求是抽象的。消费者没有义务要了解自己需要些什么,他们只有选择和满足自我的权利,没有告诉你以创造何种形式的东西满足他们需求的义务。正因为他们享有这些权利,他们天花乱坠地去想。他们想出各种各样的功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样式,既要好看还要速度快;既要轻便还要耐摔;既要时尚大方还要便宜。消费者拥有抽象的想象力,这种抽象的想象让他们的想象力无比发达,发达到你意料不到。而且他们的想象力只会越来越发达,绝对不会退化到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但是,消费者的想象力并不代表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也不代表你要满足消费者所有的想象。
消费者充分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力描述他们的需求,他们用想象力考察你的洞察力,他们用抽象的描述希望下一秒就能看到具体的东西摆在他的面前。但是,如果你真的只会根据消费者的描述来创造,那么你只适合去种地。因为你种什么地里边就长出什么,地里边绝对不会因为你种了小麦而长出土豆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