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于信任的推荐系统研究

基于信任的推荐系统研究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众多学者围绕推荐系统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阐述了基于可信用户的推荐系统。比如以信任网为基础的推荐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构建信任网主要是以用户间彼此的互动为基础,通过互动用户的推荐赢得用户的信任值。另外,还可以通过用户的部分特征进行可行性分析。关于上述内容,围绕着怎样保障信息来源的可信性展开了深入分析,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图7-1研究框架图

基于信任的推荐系统研究

众多学者围绕推荐系统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阐述了基于可信用户的推荐系统(蔡浩 等,2010;张富国 等,2010;Massa and Avesani,2007;O’donovan and Smyth,2005)。然而学者们对可信用户的定义或认定的侧重点却是各不相同的,其中有一种就是对可信性进行显性定义。比如以信任网为基础的推荐方法(Massa and Avesani,2004),采用这种方法构建信任网主要是以用户间彼此的互动为基础,通过互动用户的推荐赢得用户的信任值。另外,还可以通过用户的部分特征进行可行性分析(O’donovan and Smyth,2006)。例如,依照某领域内用户的购买史将其划分为两类:无推荐能力用户、有推荐能力用户(李聪 等,2008),如此不仅使得算法复杂度降低,而且算法的推荐准确性得以提高。此外,也有部分研究以用户的兴趣和特征为视角,深入探讨并分析了协同过滤算法(严冬梅 等,2012),该算法在推荐效果上相对突出。

关于上述内容,围绕着怎样保障信息来源的可信性展开了深入分析,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然而以消费者的视角看,针对同一商品,由不同可信用户给出的评价,是否会对目标用户产生同等重要的影响?就目标用户来说,对有推荐认知的用户或可信用户,其依赖度是不同的。比如,在选择餐厅时,一部分用户更愿意采纳有相似口味、爱好和审美的朋友提供的建议;而另一部分用户则以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意见作为主要参考,甚至在项目推荐环境不同的情况下,同一目标用户也具有不同的依赖倾向。Eric et al(1984)从营销学、消费者心理学等方面有以下研究认识:若用户对相关产品已有部分或全面认知,那么其对专家建议可能不存在依赖性;若用户缺乏相关领域知识,则其对专家建议有选择倾向。

综上所述,因用户之间存在着异质性,如可信用户、专家用户、趣味相似用户,以及项目推荐环境不同情况下用户自身依赖倾向存在着异质性,所以,在搜集用户信息的过程中,有必要依据用户类型的不同对评价信息来源进行分类:其一,能够反映消费者的信任偏好;其二,有助于提升商品评分预测的准确性。之所以进行如此分类,就是想在寻找相似邻居方面使协同过滤推荐技术具有更高的合理性。此外,为使消费者能充分感受到系统具有仁慈性(全面考量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可控性,系统应具有及时对消费者的需求和回应做出反馈的能力,且让消费者能感受到系统可控。比如,消费者可以通过偏好值的调节,获取更契合的商品排序。本章的研究框架如图7-1所示。(www.daowen.com)

本章先围绕用户涉及的三个维度(专家性、相似性、可信性)展开定量描述,再通过回归分析获取权重,即主观上对经验用户、可信用户、相似用户的判断;最后再找寻出价值最高的N个用户并推荐给消费者。

图7-1 研究框架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