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理论的构建时至今日仍然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之中。
1.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47—)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详见第5章业务层战略)取得了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地位。波特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而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所处产业的盈利能力,即产业的吸引力;二是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因此,竞争战略的选择应基于以下两点考虑:①选择有吸引力的、高潜在利润的产业。不同产业所具有的吸引力以及带来的持续盈利机会是不同的,企业选择一个朝阳产业,要比选择夕阳产业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获利能力。②在选择的产业中确定自己的优势竞争地位。在一个产业中,不管它的吸引力以及提供的盈利机会如何,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的企业要比劣势企业具有较大的盈利可能性。而要正确选择有吸引力的产业以及给自己的竞争优势定位,必须对将要进入的一个或几个产业结构状况和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参见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
概括起来,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的基本逻辑是:①产业结构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②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和执行一种基本战略影响产业中的五种作用力量(即产业结构),以改善和加强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低成本或差异化);③价值链活动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可以通过价值链活动和价值链关系(包括一条价值链内的活动之间及两条或多条价值链之间的关系)的调整来实施其基本战略。
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理论受到企业战略管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并且成为进行外部环境分析和激发战略选择最为重要和广泛使用的模型。但是关于该理论的实践运用也一直存在许多争论。因为其理想的假设条件,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该理论更多的是一种理论思考工具,而非可以实际操作的战略工具。
2.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20世纪90年代初,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导致竞争环境日趋复杂,企业不得不把眼光从外部市场环境转向内部条件,注重对自身独特的资源和知识(技术)的积累,以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力(核心竞争力)。
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发表在1990年的5月到6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中首先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从此,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热潮逐渐兴起,并且形成了战略理论中的“核心竞争力学派”。(www.daowen.com)
该理论的理论假设是:假定企业具有不同的资源(包括知识、技术等),形成了独特的能力,资源不能在企业间自由流动,对于某企业独有的资源,其他企业无法得到或复制,企业利用这些资源的独特方式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
该理论强调的是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保持竞争优势以及获取超额利润的决定性作用。这表现在战略管理实践上,要求企业从自身资源和能力出发,在自己拥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进行经营活动,从而避免受产业吸引力诱导而盲目进入不相关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
但是,核心能力理论在弥补注重企业外部分析的波特结构理论缺陷的同时,本身也存在其固有的缺陷。由于过分关注企业的内部,致使企业内外部分析失衡。
3.现代战略管理新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战略联盟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企业间各种形式的联合。这一理论强调竞争合作,认为竞争优势是构建在自身优势与他人竞争优势结合的基础上的。但是,联盟本身固有的缺陷,以及基于竞争基础上的合作,使这种理论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之处,企业还在寻求一种更能体现众多优越之处的合理安排形式。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产业环境的日益动态化,技术创新的加快,竞争的全球化和顾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企业逐渐认识到,如果想要发展,无论是增强自己的能力,还是拓展新的市场,都得与其他公司共同创造消费者感兴趣的新价值。企业必须培养以发展为导向的协作性经济群体。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
总体来说,企业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外部环境因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环境的变化导致一个新的管理领域战略管理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它开始于长期规划理论,逐渐演变为战略规划,最后发展成为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与评价、战略实施及控制等阶段全面系统的战略管理理论。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一管理理论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