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亚巨象:印度舞动中的强国之路

南亚巨象:印度舞动中的强国之路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七位,整个国家像楔子一样插入印度洋,领海面积261万平方千米,地理条件非常优越。由于便利的交通和巨大的人口基数,世界汽车巨头纷纷在印度开设工厂,业内人士预测,2020年印度将成为美、中、日之后的第四大汽车生产国。但在全国印度教信仰人口达到80%的情况下,很难有实质性的改变。

南亚巨象:印度舞动中的强国之路

关键字:种姓制度、印度洋

简介:印度是一个走向两个极端的国家,有大量的精英,也有大量的贫困人口;有宝莱坞,也有大量的贫民窟;有高高在上的婆罗门,也有所谓的“贱民”;有宏大的梦想,也有骨感的现实。总之,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政治强人莫迪的带领下,印度这头大象正欲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大国英姿。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七位,整个国家像楔子一样插入印度洋,领海面积261万平方千米,地理条件非常优越。印度北部是高山地区,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则是德干高原及少量沿海平原,平原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0%。山地和高原海拔也不高,一般在1000米以下,低矮平缓的地形对农业发展和交通建设极为有利,而且在热带季风气候及肥沃土壤的配合下,绝大部分土地可供耕作。由于喜马拉雅山的屏蔽,北方冷空气无法南下,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此外,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也提高了印度的人口承载能力,虽然面积不足中国的三分之一,但人口和中国相差无几。

印度的云母产量居世界第一,煤、重晶石产量位居世界前三,铁、铝土等资源也非常丰富,位居世界前列,但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不算丰富,远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印度的海洋资源丰富,拥有5560千米的海岸线,如果算上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海岸线,则超过7500千米。沿岸拥有大量优良海港,孟买、加尔各答、科钦都是著名大港,但由于印度的制造业并不发达,因此对原材料的进口工业品的出口需求不大,导致港口吞吐量和水平都不高,距离亚洲一流港口还有很大差距。孟买是印度最大城市,也是国内最大海港,人口超过1000万,但港口年吞吐量不到1亿吨,而中国第一大港上海港的年吞吐量为7亿多吨。

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印度的产业结构,虽然2018年印度GDP达到了2.73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七,但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和渔业,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虽然生产力水平并不高,但收获非常丰厚,不过由于印度庞大的人口体量,其自身消费量很大,因此没有太多富余农产品供出口。

印度是亚洲第二大渔业国,海洋捕捞和内陆养殖的规模都比较大,尤其是海洋捕捞。由于面对印度洋大片的海域,又控制了安达曼群岛和拉克沙群岛,每年都能捕捞大量的海产品。印度捕捞的金枪鱼是日本市场的热销品,价格可以达到75美元/千克。内陆养殖主要是贝类、虾、蟹等。但由于污染问题,印度的海洋捕捞也在萎缩,亟待转型。

印度的第三产业由IT产业和旅游产业唱主角。由于对大宗物品的运输没有需求,因此印度的海运产业一般。印度的工业基础原本较好,从大英帝国独立时继承了较为完善的纺织、食品、采矿汽车、制药等工业体系,比同期的中国强很多,但数十年来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至今只有纺织、汽车、医药依然还算有较强活力。其中,印度的医药业规模居世界第二,汽车业则涌现了塔塔这样的汽车巨头。由于便利的交通和巨大的人口基数,世界汽车巨头纷纷在印度开设工厂,业内人士预测,2020年印度将成为美、中、日之后的第四大汽车生产国。

由于印度的产业链条缺失较多、基础设施陈旧、劳动力资源价值较低、地方“番邦”和中央政府权力制衡,印度经济在莫迪上台后的投资刺激效益过后,已经开始持续下滑。在2018年全年增长率7.2%的良好基础上,2019年前三季度增长率分别为6.1%、5%、4.5%,已经连续6个季度下滑,开始显露出疲态。

印度之所以形成这种两头强、中间弱的产业格局,主要原因是印度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印度是人类历史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印度宗教文化异常繁盛,是印度教佛教的发源地,这些宗教有3000多年的历史,而且近80%的居民信仰印度教,整个社会深受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影响。

“种姓制度”将人分为5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和达利特,各等级世代相袭,不能互相通婚。“种姓制度”充分体现了宗教势力的强大。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们,他们主要负责教育“刹帝利”;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即政府和军队,负责安全和税收,世世代代保护“婆罗门”阶层;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人,主要从事商业,通过纳税、捐献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服侍以上等级的各类佣仆;“达利特”是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指从事各种脏累工作的苦力工人。

2019年底,据世界银行统计,印度仍然有约2.8亿的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指数低达0.44,说明印度政府在人民的教育和健康上的投资很小,换来的人均价值贡献也非常低。

作为政治精英的政府高官,自然懂得“人均贡献大、国家更强大”的道理,独立后,印度《宪法》第1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第17条明文规定废除“不可接触制”,还实施了“保留政策”,为“低种姓人”和“贱民”保留一定比例席位。但在全国印度教信仰人口达到80%的情况下,很难有实质性的改变。尤其是印度农村人口占全国的72%,大多数人依然在宗教的影响之下。

而且“保留政策”本身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政策,其宣称要消除“种姓制度”,甚至在身份证上也不标注种姓,但为了给低种姓保留一定席位,又必须承认和识别低种姓。因此,在这种现状下,高等的人种利用英语母语的优势,快速掌握IT技术,支撑印度IT产业做大;而庞大的底层农民则在宗教的催眠下,安于满足温饱,甚至甘于受苦受难,以待来世轮回。

2019年12月,印度政府推出了有违背宪法嫌疑的《公民身份修正法案》,明确排斥伊斯兰教信徒,歧视穆斯林,优待印度教徒,中等对待其他宗教信徒,作为印度教教徒的莫迪宣称将印度建设成为“印度教国家”,这必将进一步增强印度教的影响力,强化印度教宣称的“种姓制度”。

悠久的历史给印度留下的并不只有“种姓制度”,也遗留了大量的璀璨文化,但多和宗教有关。例如婆罗门教的《吠陀经》《奥义书》,佛教的“三藏”等宗教经典,此外,还有《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等文学作品。古代印度的影响力之广,从玄奘历时10多年、跋涉数万里去“取经”可见一斑。

但悠久的印度文明历史上中断过两次,因此流传到现在的很少。2000多年前,雅利安人征服印度之后,古印度文明就消失了,文明被征服者重新改写;200多年前,大英帝国又征服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再度改写了印度文明的历程。英国统治了印度近200年,至今英语仍然是印度官方工作语言之一,也是在官方承认20多种地方语言的情况下,唯一的全国性通用语言。印度拥有100多个民族,人口13.53亿,平均寿命预期仅69.1岁,全国大约22%是贫困人口,人均受教育程度较低,成年人中有约3亿人不识字。

印度的基础设施水平也很低。印度虽然是全球第三大电力生产国和第四大消费国,但电力供应不稳定,电网质量较差,输送损耗严重。因为输电线路极度混乱,印度电工被调侃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电工”“世界上最危险的电工”“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电工”“世界上最不容易的电工”“世界上最牛的电工”。(www.daowen.com)

印度的铁路里程数达6.6万千米,是印度人民长途旅行的首选出行方式。但铁路设施主要继承自英国,老旧而落后,火车速度不高于130千米/小时。而且印度铁路有四种铁轨制式,火车不能互相直达开通,运维能力也非常低下。

印度的城市卫生设施也较为落后,全国有一半的人口只能到户外露天上厕所,甚至国家农业部部长都被媒体拍摄到在户外露天上厕所,以至于总理莫迪发起了“厕所革命”。

由于落后的管理能力和宗教势力的影响,印度的治安情况一般。据印度政府统计,印度目前共有66个活跃的恐怖组织,农村也不断发生宗教分子对人使用“私刑”,处死违规教徒的事件。

印度的环保问题较为严重,不仅仅是前面提到的厕所问题,还有很严重的垃圾处理、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圣河”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但沿岸工厂和生活区的污水都直接排放至河中,河中漂满了生活垃圾,也有很多牲畜尸体,甚至有大量的信徒骨灰和尸体;首都新德里是全球空气最差的首都之一,2019年11月的空气污染指数连续爆表,已经超过最大显示能力999。根据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报告,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中有7个来自印度,印度已成为世界上“呼吸最危险的国家”;美国宇航局(NASA)根据卫星图片监测空气质量,认为印度已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硫排放最多的国家,形成的酸雨甚至让洁白的泰姬陵变黄,政府不得不在泰姬陵周边安装空气净化器。

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并未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这与印度政府在教育、科技上的投入不够也有关系。目前印度科技的重点发展领域可再生能源和国防军事,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太阳能和风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防军事的投入更大,每年军费超过50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四位。

由于印度采购武器的同时总是希望引进相应的生产线,以便提高自主军工的能力,因此采购价格通常都是市场行情的数倍之多。但引入生产线后,印度却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国内配套的产业链不全,也难以完全自主生产。因此,多年来,印度研发的武器性能都很差,价格却极高。其中的典型代表是陆军主战坦克“阿琼”、空军主力战机“光辉”、海军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

主战坦克“阿琼”的研发项目从1974年启动,2004年将首辆交付陆军,历时整整30年。其间,国际主流坦克已经多次升级换代,因此,虽然设计时“阿琼”是世界一流水平,但交付时其性能已经全面落后。最终,2015年,因该型号坦克性能不佳、故障不断、造价太高,所以基本被印度陆军淘汰。但印度政府并没有灰心,宣布继续在原基础上改进,研发新一代的“阿琼MK2”。

“光辉”是印度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战斗机,1983年正式上马,2010年首次试飞,至今没有交付。最新消息是2018年2月,印度宣布考虑为“光辉”战机替换雷达发动机,使用法国的产品拼凑。2020年1月,一艘轻量级的“光辉”在“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上起降,但由于单发、轻量,基本不具备海上作战能力,因此海军要求重新设计一款双发战机,也基本宣判了这款单发战机的死刑。

“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则是印度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寄托了印度的海洋强国梦。“维克兰特号”满载排水量4万吨,2002年规划,2004年拨款,2005年4月正式启动建造,其间多次延期和发生事故,原计划2008年建成,直到2018年还没有完成。2018年,印度宣布“维克兰特号”将在2020年开始海试,预计2025年交付服役。

此外,虽然世界各国对印度的军火采购非常欢迎,但战略核潜艇和战略远程轰炸机这样的大国重器,是没有国家会出售的,为此,印度请俄罗斯帮助建造了国产的“歼敌者”核潜艇,成为全球仅有的6个核潜艇国家之一。但这艘历时20年、造价30亿美元的潜艇,只能携带4枚导弹,而且射程只有700~2500千米,基本上对战略纵深较大的国家构不成任何威慑。但印度的陆基导弹有一定的实力,主要是烈火系列,最远的烈火-6导弹射程为8000~10000千米。

因此,印度的军事实力更多还是靠在全球军火市场的大肆采购拼凑而来,这也是其成为世界第四军费大国的原因。截至目前,印度军队拥有超过1500辆坦克、约1000架飞机、60多艘船舰,以及1艘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号”。军队总人数超过130万人,其中,陆军110万人左右,海军7万人左右,空军13万人左右。

陆军在抛弃“阿琼”坦克之后,大肆采购了俄罗斯的T90S主战坦克,虽然不如俄罗斯自用的T90A,但战力也不俗。空军主力战机为苏-30MKI,战力也较为强大。海军目前可用的“维克拉玛蒂亚号”排水量4.5万吨,可载24艘米格-29K战机,战力稍逊于“辽宁号”,远低于“山东号”。此外,海军还拥有“加尔各答级”导弹驱逐舰和“德里级”驱逐舰,战力中等水平。核威慑方面,印度并非世界承认的有核国家,但其事实上可能拥有核武器,但水平不高,威慑力一般。

综合评估,印度在经济总量、人口潜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方面都位居世界前列。虽然石油资源较少,但距离波斯湾很近,完全不必担心被截断“海上生命线”的问题。其科技教育水平位居世界中游,综合实力可居世界前列。未来遵循“不结盟”政策,积极改革,释放生产力,可以超越英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但实现上述目标并非易事。印度最大的问题就是宗教和“种姓制度”问题,而且看起来很难解决;其次是中央集权问题,各番邦自主权太大,利益不统一,互相消耗,难以高效发展;最后是战略和政策问题。

由于印度存在大量基建短板,在补短板的过程中,印度将迎来不少机会。因此,未来印度依然会继续增长,如果能将增长的红利投入到可持续的领域,如教育方面,则印度有望迅速提升国际地位。如果印度依然沿着目前的国家战略和对外政策走下去,短期内就难以提升了。

印度和中国原本关系很好,新中国刚成立时,印度是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直到印度的大国梦扩到了中国的领土上,导致了1962年的“中印自卫反击战”,双方关系急剧变冷,1976年以后才逐步改善。进入21世纪,两国开始来往频繁,但仍然有隔阂,至今尚未完成边境的谈判划定,2017年6月还发生了洞朗对峙事件。相对而言,印度对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大国非常配合,试图搞大国平衡,但在特朗普的制裁大刀下,印度也未能幸免,国内的矛盾也此起彼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