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日不落帝国、伦敦。
简介:英国是美国之前的世界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其鼎盛时期拥有几乎所有北美洲、整个南亚、整个澳洲和非洲的相当大一部分,是海洋强国的典型代表。“二战”后,虽然大英帝国解体,但英联邦中依然还有印度、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坦桑尼亚、新西兰、斯里兰卡、喀麦隆、新加坡等国家,在全球依然有巨大影响力。英国在海洋渔业、海洋油气、海洋旅游、海洋服务等领域仍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伦敦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但“二战”后英国几乎完全跟随美国,失去了自己已往的霸主风格,没有发挥英国本该在全球发挥的作用,影响力下滑很快,联合国“五常”国家的地位有可能会被潜力巨大的印度、巴西或老牌的德国、日本所替代。
“二战”之前的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统治了超过330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是历史上的第一个超级强国。但“二战”后,随着各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的国土面积急剧缩水,目前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北爱尔兰,约24万平方千米,仅排名世界第80位。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包括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岛上的北爱尔兰,以及10多个海外的领地,海域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
英国是一个岛国,位于大西洋中,自然条件极好,以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分隔,形成一定的安全屏障。温带海洋性气候导致英国的基础农业竞争力不强,小麦等粮食主要靠进口,乳业相对较好。大不列颠岛毗邻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海区之一。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北海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北海油气储量约230亿桶,是世界第九大产油区。另外,海上风电资源也较为丰富,海洋风电的装机量全球第一。
英国全国人口约6600万,在全球排第21位,人力资本指数为名列前茅的0.78。人均寿命较长,为81.2岁,全球排名第20位,其中9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的1%左右,老龄化严重。有机构预测,21世纪中叶,英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三分之一。但英国人均受教育程度较高,老龄人口仍然是宝贵的社会资源和财富。
英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018年的GDP约为2.8万亿美元,以微弱优势领先法国排在世界第五位。和美国相似,英国的服务业发达,以金融业、旅游业为支柱,第一、二产业相对较弱。历史上辉煌的制造业大部分都被外国收购了,以汽车工业为例,“宾利”“劳斯莱斯”“迷你”被德国企业收购,“路虎”“捷豹”被印度企业收购,“阿斯顿马丁”被美国企业收购,“罗孚”“MG名爵”则被中国企业收购。但英国的航空制造业仍然有一定实力,罗尔斯·罗伊斯是欧洲最大的航空发动机企业,在世界的航空发动机领域也是领军企业。由英国航空航天公司(BAE)和马可尼电子系统公司(MES)合并组建的英国BAE系统公司也是世界顶级的军工企业,旗下的英国宇航公司(BAC)研发了“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连美国都甘拜下风。此外,在化工制药、汽车研发、新能源领域,英国也有很强的实力。
和美国一样,英国产业结构中金融是绝对主角,金融服务业从业员工110万人,伦敦位居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列,在证券和外汇交易、海事和航空保险、债券保险和交易、银行间拆借等国际金融市场上均占有重要一席。伦敦不仅拥有大量银行,还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和全球最大的再保险市场之一,也是世界领先的航空与航海保险市场,保险业位居欧洲之最、全球第三;伦敦是世界主要外汇交易市场,日交易量占全球交易量的30%;伦敦还是全球最大的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全球第二大期货与期权交易市场、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中心;伦敦金属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金属交易所,成交的非铁金属占全球交易总量的90%以上;伦敦石油交易所是欧洲领先的能源交易所,作为国际主要原油交易的价格市场,布伦特原油交易量占全球交易量的三分之二;伦敦证券交易所是全球国际化水平最高的证券交易所;伦敦还是全球最透明的黄金交易市场,也是全球黄金交易的结算中心;伦敦是主要的国际债券市场中心,在伦敦登记并以伦敦为基地的券商发行的债券占全球债券发行量的60%左右。简而言之,金融产业是英国最重要的产业,而且其旅游、医药、影视、IT、化工、能源等各行业也有较强实力。
英国的海洋产业中,造船业乏善可陈,但海洋渔业尚可。英国人拥有悠久的渔业传统,“炸鱼薯条”是英国人心目中最能代表英国的东西,甚至超过了英国女王、白金汉宫、莎士比亚、披头士乐队等英国符号,为了鳕鱼甚至和冰岛发生了多次“鳕鱼战争”。英国的海洋油气产业相对发达,北海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海洋油气开采的主要产区之一。虽然其海洋交通运输业远远不如亚洲强国,但依靠海洋帝国的底蕴,英国的海洋服务业依然出色,尤其是航运服务和金融服务。
伦敦的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是世界航运界的中心,其发布的波罗的海航运指数是全球海洋运输的风向标。全世界20%的船级管理机构常驻伦敦,全球50%的油轮租船业务、40%的散货船业务、18%的船舶融资规模和20%的航运保险总额都在伦敦进行,全球有1750多家从事航运事务的单位在伦敦设有办事处。伦敦是目前全球海洋的中心城市、国际海事组织总部的所在地,也是海洋金融城市,拥有世界领先的航空与航海保险市场,但相对于拥有世界顶级港口的新加坡和中国,伦敦的海洋服务产业缺少了对应的实体产业的支撑,加之新加坡、上海等沿海国家、城市在争抢全球航运界的话语权,波罗的海交易所的未来也不乐观,目前已经被新加坡交易所发起收购。
英国的军事实力较强,但远不如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其每年军费约538亿美元,排世界第三。英国拥有约20万人的现役部队,其中皇家海军由于不断被缩减经费,实力削减严重,目前仅有2艘航母和不到20艘驱护舰,以及约10艘潜艇。
英国的2艘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单艘造价50亿美元,排水量为6.5万吨,和中国的“辽宁号”、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将军号”、法国的“戴高乐号”相当。由于能够搭载最多40架的F-35B“闪电”,该航母的战力得到较大提升,但其还没有获得F-35B舰载机,且缺乏围绕航母配备战舰的能力,因此尚不能真正形成航母战斗群,航母出海的护航主要靠美国、北约或者澳大利亚等伙伴帮忙。
英国皇家海军还拥有10来艘潜艇组成的水下部队,均系美国支持研发的核潜艇,实力较强。其中3艘“机敏级”攻击核潜艇是最新服役型号,每艘排水量7000吨左右,造价15亿英镑左右,融合了美、英、法、德、意等多国的技术。英国由于财力和工业体系所限,难以长期维持相应的造船工业体系,在两艘航母建造完成后就拆除了相关的配套船厂和供应链,未来的50年内不可能变得更强大了。(www.daowen.com)
英国皇家空军在二战中战功赫赫,拥有辉煌历史,目前拥有100多架“台风”战机和17架F-35B“闪电”战机,也曾经拥有“火神”战略轰炸机,实力较强。但30年前英国拥有800多架战机,与之相比,现在的规模已经大为萎缩。由于是岛国,战略纵深不大,陆军的实力相对于大陆强国较弱,坦克只有200辆左右。作为联合国“五常”国家之一,英国拥有核武器,但由于对美国高度依赖,因此仅仅具有战略核潜艇提供的“海基”发射平台,不具备“三位一体”的核威慑能力。
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纷纷独立之后,英国还拥有14个海外领地,这14块领地包括百慕大、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福克兰群岛、直布罗陀、圣赫勒拿岛、皮特凯恩群岛等。英国借助这些海外支点保留了一定数量的海外军事基地,价值最大的是扼守地中海通向大西洋出口的直布罗陀。虽然西班牙一直提出直布罗陀的领土要求,但直布罗陀被誉为西方的“海上生命线”,尤其是在苏伊士运河通航后,直布罗陀海峡更成为欧洲与亚洲之间的海运捷径,也是北约海军钳制俄罗斯黑海舰队通向大西洋的铁锁,因此,即使英国同意还给西班牙,铁杆盟友美国也绝不会答应。由于英国在军事和政治上对美国极为依赖,阻碍了英国发挥更大的国际价值,英国的全球影响力急剧衰退。
科技和教育是英国的强项,英国拥有世界第七多的专利。每年申请到英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超过8万人,除了拥有剑桥、牛津、东英吉利大学、布里斯托尔大学、普利茅斯大学、威尔士班戈大学、苏格兰高地和岛屿大学、卡迪夫大学、伦敦帝国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利兹大学等一批世界知名院校和一流海洋学科,在海洋领域,英国还拥有世界顶级的海洋科研单位——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NOC)。
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能够提供从浅海到深海的综合海洋科学技术研究,该中心隶属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NERC),整合了利物浦的普劳德曼海洋实验室和南安普敦的国家海洋中心,是公认的世界顶级海洋学研究机构之一。中心负责管理全球平均海平面数据档案、英国洪水预警和气候变化海平面监测系统、国家海底沉积岩芯档案馆和英国海洋学数据中心,是支撑英国海洋竞争力的核心单位之一。英国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的研究范围很广,在沿海和海洋科学、海洋环境工程、海洋生物学、生态学和保护、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洋地球科学、沿海地理与海洋政策、航运与海运业务共八个领域都有很深造诣。英国海洋工程、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是世界领先的国际化会员制海洋学会组织,在世界各地拥有50个分部,会员超过1.5万名。
英国其他领域的科技力量也比较强,发表的学术论文占世界的9%,引用量达世界的12%,获国际大奖人数约占世界的10%,迄今已涌现出90多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在生物制药、航空、汽车发动机和国防工业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的制造业相对基础雄厚,在机械和发动机上有一定领先优势,“罗尔斯·罗伊斯”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是欧洲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公司。
英国在海洋领域有着辉煌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但多是战争史。目前的英国以英格兰为核心,其主要人种来自欧洲大陆入侵大不列颠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了争夺海洋的霸权,英国先是打败了有“无敌舰队”的西班牙,接着打败了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最后经过“七年战争”打败了法国,成就了海上霸业。但终究由于人口有限,虽然也融合了文化输出,依然无法有效地对全球殖民地实施强有力的管理,打下来的江山守不住,最终不得不让各殖民地纷纷独立,仅保留了英联邦这一没有实质性约束力的组织。
现代文艺复兴给英国也留下了灿烂的文化,涌现了莎士比亚这样的大剧作家,也出现过达尔文、培根、牛顿、霍金、法拉第、瓦特等各自领域的巨匠级人物。
由于对美国的高度依赖,英国没有太多独立的政策,或者即使有也难以实施。但英国一直以来都在做“大陆平衡”战略,可能是基于对历史上欧洲大陆征服大不列颠岛的恐惧,英国一直在欧洲大陆的法国、德国、俄国等大国之间搞平衡,联合其中的一部分力量制衡另外一部分力量,避免出现一个超级强大、可以威胁大不列颠岛安全的大陆国家。在美国的怂恿下,英国从欧盟脱离,但“脱欧”反复拖延数年,形成国际闹剧,极大地损害了国家形象,也伤害了欧洲伙伴国家的感情。
目前的英国仍然可以称为海洋强国,深厚的海洋历史底蕴、发达的经济、领先的科技和教育、排名靠前的人口规模、较强的军事实力,仍然保证了英国在海洋领域的中心地位。但紧跟美国、缺乏独立政策、国土太小、缺乏战略纵深,都成为英国难以摆脱的短板。英国做事风格和美国类似,但没有美元这种“全球收割机”,海洋强国的地位预计很快将被法国超越,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落后于印度、日本、巴西。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海底隧道的贯通,英吉利海峡已经无法阻止欧洲大陆对大不列颠岛的影响力渗透,英国已经很难像过去那样完全超然于欧洲大陆之外。
英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样取决于英国人民的选择,继续作为美国的小跟班在全球到处制造矛盾,并不能给英国带来收益,脱离欧盟也不符合英国的利益,这条路走下去只能让英国在全球更加边缘化。只有欧洲大陆团结,乃至亚欧大陆、亚非欧大陆团结,共同发展、和平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共赢、多赢,从而在世界舞台上继续发挥更大影响力和作用。
但目前看来,英国的未来之路可能并不光明,脱欧导致社会分裂,甚至可能导致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独立。随着2020年1月底英国和欧盟正式脱离,苏格兰已经正式要求启动独立公投,目前主张独立的苏格兰民族党几乎拥有苏格兰地区所有的议会席位。而2020年2月的爱尔兰议会选举中,主张北爱尔兰和爱尔兰统一的新芬党也比上届多赢得了15席,总计37席,仅比议席最多的共和党少1席。一旦苏格兰或北爱尔兰独立,英国将迅速从世界强国之列中消失。英国的国家权力体系也不清晰,名义上由君主(女王)掌管一切权力,但实际上首相、议会也拥有较大的权力,互相牵制的结果是政府相对清廉,但负面效果是效率低下。总之,英国的未来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悲观居多,极有可能被印度或者巴西抢走“五常”国家的资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