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创意产生黏性,有效而又持久,你必须得让观众:
(一)集中注意听
(二)听懂并记住
(三)同意或相信
(四)关心、在乎
(五)能起而行动
这本书本可以用以上五大步骤作为主要的组织结构,但我们现在将之留作结语并非没有原因。因为“知识的诅咒”可以轻而易举地让整个框架彻底失效。当一个专家自问:“别人能不能理解我的观点?”她的答案一定是“能”,因为她自己理解。(“那当然,我的员工一定能理解‘股东价值最大化’。”)当一个专家自问:“别人会不会在乎我的观点?”她的答案一定是“会”,因为她自己在乎。请回想一下默里·德拉诺夫双钢琴基金会的代表,他们说:“本机构旨在保护、保存和推广双钢琴音乐。”他们很惊讶这项宣言居然没有在其他人心中激起和自己同等的热情。
我们用黏性创意成功的六项检查表(简、奇、具、信、情、事)取代了上面的框架,检查表的优势在于它更加切实可行,也比较不会受制于“知识的诅咒”。事实上,如果诸位回顾一下前面的章节,会发现以上框架其实跟我们的检查表十分吻合
(一)集中注意听——意外
(二)听懂并记住——具体
(三)同意或相信——可信
(四)关心、在乎——情感
(五)能起而行动——故事
因此,我们不必费心去猜别人能不能听懂我们的观点,而是应该问自己:“观点是否具体?”不必费心去猜别人会不会在乎我们的观点,而是应该问自己:“观点是否带有情感?是否逃出了马斯洛的‘地下室’?是强迫别人扮演分析性角色,还是让别人投入情感?”(对了,“简单”并不在上面的清单里,因为“简单”主要属于解答阶段——打磨信息核心,使之越精炼越好。不过“简单”信息在整个过程中都有帮助,尤其是能帮助别人理解和行动。)
所以说,我们的黏性创意成功检查表是对付沟通问题的理想工具。下面是我们来分析沟通问题的几种常见症状,以及相应的解决之道。
创意诊断的沟通框架:症状与解决
如何让人集中注意听
症状
“没有人在听我说话”或“他们看起来很厌倦——这类东西他们听得多了”。
解决
破坏听众的预测机器,让他们惊讶。具体做法:告诉他们一些“非常识”。(导语是“下周四不上课”和“小诺在给顾客免费包装从梅西公司买来的礼物”。)
* * *
症状
“我才讲到一半他们就不怎么听了”或“快到结尾时他们已经心不在焉了”。
解决
制造好奇心缺口:只告诉他们一部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还缺少一些知识就行了。(请记住鲁恩·阿利奇给大学橄榄球赛制作的赛前简介,告诉观众比赛所处的环境背景。)或者制造悬疑或谜题,而在沟通过程中慢慢解开。(就像每堂课都用谜题开头的那位教授,比如土星光环的故事。)
如何让人听懂并记住
症状
“我跟他们讲的时候大家都在点头,却总没有人照着去做。”
解决
用具体的语言,把信息变得更简单。运用别人已有的知识,让自己所表述的目标更明确,比如善用生成性类比(请回顾迪士尼乐园的“演员”类比)。或者运用具体、真实生活中的例子。(不要空谈“知识管理”,要讲一个赞比亚医疗工作人员从互联网上找到疟疾信息的故事。)(www.daowen.com)
* * *
症状
“在我们的交流会上好像每个人都在自说自话”或“大家的知识背景很不一样,真的很难教”。
解决
创造高度具体的合作领地,引导人们共享自己的知识。(想想推销笔记本电脑的商业计划,那位创业人把文件夹扔到桌上,引起众人头脑风暴。)着力针对特定范例或个案,不要用抽象概念。
如何让人同意或相信
症状
“他们都不信这一套。”
解决
为你的信息找出有说服力的生动细节(比如年纪73岁的老年舞者或是排出的水比饮用水更干净的环保型纺织布料工厂)。少用权威,多用反权威。
* * *
症状
“我说什么他们都要反驳”或“我的时间全花在跟他们辩论上面了”。
解决
讲一个跳板故事来平息听众的怀疑,将他们转入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远离统计数据和事实,走向有意义的实例。讲一个能通过“西纳特拉测试”的故事。
如何让人关心、在乎
症状
“他们完全无动于衷”或“似乎没人对这事有热情”。
解决
想想特蕾莎修女效应(人们比较关心具体个人而不是抽象群体)。给他们讲个挑战情节或者创造情节的启发性故事。诉诸身份认同感(就像“别把得州弄乱”广告提出不乱扔垃圾才是“得州佬”应有的行为)。
* * *
症状
“以前能让大家兴奋起来的事情现在都没用了。”
解决
跳出马斯洛的“地下室”,尝试诉诸人们心中较高层次的自身利益。
如何让人起而行动
症状
“每个人都点头称是,但接着就没下文了。”
解决
用挑战情节的故事来启发他们(比如贾里德、大卫和歌利亚的故事),或者用跳板故事来使他们有参与感(比如世界银行的例子)。要确保你的信息足够简单、足够具体才能有用:将之转变成格言(“人名、人名,还是人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