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普每年都会在斯坦福大学开设一门“让创意更有黏性”的课程,而在这门课的第二节课上,学生们都要参与一项练习,算是一种可检验性认证,目的是告诉学生什么样的创意才具有黏性。奇普先给学生分发一份美国犯罪模式的官方数据资料。然后要求班上一半的学生做一个时长1分钟的演讲,努力说服同学们相信,非暴力犯罪在美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另外一半学生则要持相反的立场,阐述此问题并不严重。
不用想也知道,斯坦福大学的学生都很聪明。脑筋转得很快,也善于沟通表达。课堂上还从来没有哪个人演讲得不好。
学生们被分成小组,每人讲1分钟,其他人听。每个人演讲完毕后,听者要给讲者评分:演讲得好不好?有没有说服力?
结果每次都一样,讲得最流畅的人总是拿到最高分,最稳健、最流利且最有魅力的学生总是获得最优的评价。这不稀奇,是吧?会讲话的人总会在演讲比赛上得高分。
让人惊讶的事还在后头。练习似乎已经做完了;事实上,奇普常会播一小段英国搞笑片来消磨几分钟时间,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出其不意地,奇普要求学生拿出一张纸来,写下他们还能记得的每一位演讲者所说的每一个创意。
学生们都很吃惊,自己能记得的创意竟是如此之少。别忘了,这离演讲结束也不过10分钟的时间。再者,这里面的信息量也不算大,大家顶多是听到总共8段各1分钟的演讲而已。然而学生们能记得每位演讲者提到的一条或两条观念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多学生对某些演讲内容的记忆是一片空白——半个创意都记不得。(www.daowen.com)
在每段1分钟演讲中,学生平均用到了2.5个统计数据,只有1/10的学生提到了故事。这只是演讲的统计数据,而“记得”的统计数据几乎像是一面镜子:当学生们回忆演讲内容时,63%的人记得故事,只有5%的人记得个别数据。
另外,“演讲天分”和“让创意具有黏性”的能力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联。能抓住观众注意力的演讲者,内容并不比其他人更有黏性。英文口语不够流利、演讲技能排名垫底的外国学生,却突然间能跟说母语的学生平起平坐。黏性最高的演讲学生要么借用故事来阐述,要么调动观众情感,要么只强调1个重点而不是10个重点。毫无疑问,读过本书的学生来做这项练习,绝对会把其他学生甩得远远的。一个来自社区学院的外国学生,也可以轻松击败没有心机的斯坦福大学研究生。
这些演讲者个个思维敏捷且才气逼人,为何无法让自己的创意产生黏性呢?这里牵涉到本书谈过的几个障碍。第一个障碍是埋没导语的自然倾向——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懂得太多信息或者掌握太多信息,最大的坏处就是会产生全部分享给别人的冲动。高中老师都会告诉你,学生在写研究报告时总觉得一定要把所有发掘出来的事实全部放进去,好像文章质量取决于搜集到的资料数量,而不是资料的相关性和清晰度。删减资料,突出核心,并不是人人都懂的道理。
第二个障碍是关注呈现方式而非信息本身的倾向。公共演讲者自然会希望自己看起来沉稳镇静、富有魅力且积极励志。魅力无疑可以让设计完善的信息更有黏性,但全世界所有魅力加起来也救不了一场烦琐而没有重点的演讲。这可是斯坦福学生经历了惨痛教训才领悟到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