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总是跟娱乐密不可分,它经常跟电影、电视、书籍和杂志等联系在一起。每当孩子们说“给我讲个故事”时,他们要的是娱乐,不是学习。
故事的“听众”似乎是个被动的角色,比如成天懒在沙发里看电视的观众被戏称为“沙发土豆”。不过“被动”这个词可能有点儿言过其实。我们读书时,会有一种被吸入作者笔下世界的感觉;我们听朋友讲故事,会本能地投入感情;我们看电影时,会认同影片中的主人公。
但如果故事跟我们之间的关联不那么符合直觉,反而更具戏剧效果呢?有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相当令人兴奋的证据,表明了故事“听众”和故事“主角”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
* * *
三位心理学家对于人们如何理解故事很感兴趣,便创作了几个故事,供实验对象在电脑上阅读。他们将参加研究的人分为两组。第一组受试者读的故事里有个关键性的物体与故事主角产生了关联,比如“约翰在慢跑前穿上了运动衫”。第二组受试者读的故事里那个关键性的物体与故事主角发生了分离,比如“约翰在慢跑前脱掉了运动衫”。[4]
在描述了另外两句话之后,故事再一次提及这件“运动衫”,而电脑则追踪读者阅读这个句子需要的时间。奇怪的是,以为约翰已经脱掉了运动衫的读者比以为约翰还穿着运动衫的读者花了更多时间来读这个句子。
这个实验结果很微妙,也很有趣。这意味着我们听故事时会在心理进行地理位置的模拟。要说“阅读故事让我们在脑海中看见画面”倒也没什么,毕竟这种说法我们都会觉得再自然不过。但如果说“当约翰把运动衫脱下来,放在家里,我们也就相应把它放在脑海中的某个偏远角落”,可就很不一样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单单是能在脑海中把故事视觉化,我们必定还能将故事模拟化,包括我们在头脑中创造的与故事中描写的空间关系相对应的类似物(不管是多么不精确的对应)。这些研究报告显示,世上并不存在什么“被动”的听众。[5]我们在听故事时,思维会从一个房间移到另一个房间;我们在听故事时,脑中会把故事模拟出来。但模拟又有什么用处呢?
* * *
研究人员要求三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在心中默想,一个已经困扰他们许久、在未来有可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学业、情感方面的困惑。
研究人员还告诉学生,实验目的是希望帮他们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并给了他们一些解决问题的简短指示:“重要的是要去思考这个问题,多了解这个问题,考虑你能怎么做,一步步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减轻你的压力,让你对自己处理问题的办法感到满意,帮助你从经验中得到成长。”在接受这些指示后,第一组“控制组”的受试学生就各回各家,一周后再向实验室汇报结果。
第二组学生是“事件模拟组”,他们得留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要求他们在脑中模拟出问题是如何展开的:
我们希望你能想象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仔细回想第一次事件的细节,想象问题的开始……把事件发生的每一步都想一遍。想象你采取过的行动、你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想象那一幕谁在你周围,你自己在哪儿。
“事件模拟组”的受试学生必须一步步地回溯导致问题发生的诸多事件。其基本假定是,回顾问题一连串的因果关系有助于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就像程序员进行系统调试一样。
第三组学生是“结果模拟组”。研究人员要求他们在脑中模拟出问题可能达成的正面结果:
想象你的问题开始迎刃而解,你正在脱离令人窒息的压迫情境……想象你感受到的那种解脱。想象问题得到解决后你感受到的满足感。想象你心中充满了自信,知道自己成功处理好了这个问题。
结果模拟组学生把焦点集中在了自己期望见到的未来结果上:问题一旦解决,会是怎样的情况?
经过初步训练后,两个模拟组学生也都回了家。这两组人员都被要求每天花5分钟重复他们的模拟训练,然后在一周后向实验室汇报。
好了,现在是读者的模拟训练时间:请快速猜一猜,哪组学生最能积极应对自己的问题。(小提示:不是控制组。)
答案:事件模拟组。事件模拟组受试学生模拟过去的事件如何展开,在各方面的表现都优于其他两组。模拟过去的事件比模拟未来结果要有用得多。事实上,各组之间的差距在实验室的第一轮训练之后就立刻显现出来了。到了第一天晚上,事件模拟组已经比其他两组感受到更加积极的振奋情绪。
各组在一周后返回实验室,事件模拟组的优势变得更加显著。与其他两组相比,事件模拟组学生更容易采取具体行动解决问题,更有可能寻求他人的建议和支持,也更有可能汇报他们学到了一些东西并且成长了。[6]
你可能会觉得这些研究结果有些违背常理,因为大众心理学书籍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鼓励,让你去幻想自己成了成功的大师。结果我们发现,光有积极心态并不足以解决问题。或许金融大师们不该教我们幻想自己一夜暴富,而该教我们去回溯导致自己贫穷的前因后果。
* * *
心理模拟为何有效?因为我们开始想象某一事件或一连串事件时,必定会激发身体实际活动时活跃的脑区。脑部扫描显示,人在想象一道闪光时,大脑的视觉区域会激活;人在想象别人触摸自己的皮肤时,脑中的触觉区域会激活。而这种心理想象的动作也不仅仅局限于脑部。人在想象声母是b或p的汉字时,嘴唇也会不自觉地跟着微微动起来;人在想象埃菲尔铁塔时,眼球会不由自主地往上翻。心理模拟甚至能改变真实的生理反应。人在喝白开水时若想象自己是在喝柠檬汁,唾液分泌会增多;更让人惊讶的是,人在喝柠檬汁时想象自己在喝白开水,唾液分泌则会减少。[7]
心理模拟可以帮助我们控制情绪。针对蜘蛛、公开演讲和乘坐飞机等各种恐惧症,有一种经典的治疗方法:首先让病人经历一个抑制焦虑的放松过程,然后要病人用视觉去想象自己害怕的东西。第一步的视觉想象是从恐惧源的周边开始。例如,害怕坐飞机的人可以先想象自己开车去机场的那段路程。接下来,心理治疗师会带领病人开始一系列的视觉想象,越来越接近恐惧源的核心。(“现在飞机引擎在跑道上运转起来,声音越来越大……”)只要某段视觉想象引发了焦虑,病人就立即暂停,运用放松技巧回到平衡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视觉想象的焦点仅仅放在事件本身上面;关注的是过程,而非结果。没有人是靠想象自己痊愈后有多快乐来治好自己的恐惧症的。
心理模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即使在日常的规划情境中,头脑中模拟某一事件也有助于我们想起本来可能忽视的东西。想象去购物中心购物的过程,可以提醒我们顺道把衣服带到中心里的干洗店。心理模拟可以帮助我们预见未来情形下的合理反应。想象自己和老板争吵,想象对方会说什么,可以使我们在必要时让该说的话脱口而出(或者避免祸从口出)。研究显示,心理预演可以防止人们重新染上恶习,比如吸烟、酗酒和暴饮暴食等。一个正在戒酒的人,如果能在脑中预演自己会如何面对周日的超级碗比赛,就会比较容易防止酒瘾复发:要是看球时有人起来拿啤酒喝,我该怎么做?
或许最令人惊讶的是,心理模拟还可以培养技能。一项研究报告分析了包括3214名实验对象的共计35个实验后得出结论:单靠心理练习就可以大幅改善自己的表现。你要是静静坐着不动,然后想象自己从头到尾成功做完了一项工作,结果真的就会做得更出色。这项结果已在多种工作中得到证实:心理模拟能使人工零件焊得更好,飞镖扔得更准,长号手的演奏水平更高,花样滑冰选手的溜冰技巧也更出色。可以料想得到,心理模拟在涉及脑力活动较多的任务(如长号演奏)要比运用身体活动较多的任务(如平衡木体操)时来得有效。但平均而言,心理模拟的收益都相当大:总的来说,光靠心理练习就可以产生身体练习2/3的效益。[8]
个中道理简单明了:心理模拟固然比不上真正做一件事那么好,不过绝对是仅次于此的第二选择了。再绕回到我们所谈的黏性创意的主题上,我们想说的是,故事选对了,就等于模拟成功了。故事可谓是大脑的飞行模拟器。听别人讲护士与心脏监护仪的故事,虽然不完全等同于亲临其境,但也非常类似了。
或者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施乐复印机E053错误代码的故事。为什么听人家讲这个故事比自己读培训手册里的一句警告更有用呢?这跟飞行模拟器对飞行员来说要比记忆训练卡片更有效的道理如出一辙。模拟训练越是接近真实世界的行动,就越行之有效。(www.daowen.com)
具体故事比抽象文本更有力量,正是因为故事提供了文本所缺少的语境。这就把我们又带回到记忆的魔术贴理论:往创意里放进去的小钩子越多,黏性也就越强。E053故事加入了情感要素:找不出问题还被错误代码误导的挫败感。E053故事还用到了事件背景:原以为是“XER主板配置的变动”引发了这个以前没有的错误。故事还在最后给出了一个深层面的寓意:不应该完全相信错误代码。这种“代码怀疑论”是维修员在未来任何工作场合都能用得上的。
对医生而言,阑尾炎一经诊断,要治疗也就手到擒来,但问题就在于首先要能分辨出究竟是阑尾发炎还是胃部不适、食物中毒还是胃溃疡。或者想想初学代数的学生,他们能解出复杂的方程式,但是一碰到改由文字叙述的同样一则数学应用题就束手无策了。问题X不一定总是以问题X的面目现身。
这就是故事所扮演的角色:把知识放入一个更生活化的框架中,比如上面说到的飞行模拟器的故事。结果我们发现,身为故事的听众也并不是那么被动。在内心深处,我们其实是准备有所行动的。
创意诊断
背景
对付问题学生
老师们总是免不了处理课堂上偶尔会出现的麻烦,比如说怒气冲冲、极富攻击性或是想要挑衅的学生。许多老师都曾被这种突如其来的意外弄得措手不及。我们将在本创意诊断中比较应对这类学生的两种策略。
* * *
信息一
以下摘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给老师提供的教学指导手册:[9]
·保持冷静。放慢速度,保持呼吸平稳。不要变得戒心十足。
·不要忽视问题学生。试着化解他们的愤怒。安排在课间休息或课后找他们面谈。谈话时,试着理解学生的情绪,认真倾听。讲话时秉持专业且礼貌的态度。
大家可以注意到,这则信息的一切内容都在意料之中,没有哪一条违反常识。(如果对付问题学生是常识的话,那我们为何还需要印发如何应对他们的教学指导手册?)大部分建议(如“保持冷静”“不要变得戒心十足”和“试着化解他们的愤怒”)都太抽象、太浅显而无法产生黏性。(大概没有几个老师会认为对付问题学生时应该“惊惶失措”吧。)
信息一评析
* * *
信息二
第二则信息是一位名叫艾莉森·巴克曼(Alyson Bucknan)的教授非正式地发到某个新闻组上的,她希望跟组内其他老师分享自己的经验:[10]
我有个学生……在我讲课的时候总爱在教室最后面大声说话。我在最前面都听得到,全班当然也都听得到。我讲的每一点他都不同意,不管我讲的是什么。学生们很快就在日记里抱怨他的行为,而且提出各种办法,通常是建议用羞辱的方式来对付他。
我从一开始就试了几种方法,最后在某天下课后我把他和他的死党叫到教室前面来,约好时间一起来我办公室面谈。我要确保面谈时有证人在场——这也算合用办公空间的一项好处吧。我想他的死党也是陷进了那个角色——另一个学生只是利用他的身体作为捣乱的工具吧。
跟那“痞子”见面时,他戴着墨镜走进来,目中无人,举止挑衅。我的开场白:“你跟我说说,你在教室后面搞什么鬼呢?”他回答:“我不同意你说的。”我想试着再谈一谈这个问题,他却完全不搭理我了。
等到我跟他讲班上其他同学都在抱怨,还纷纷提议怎样解决时,他才开始听我说话。他的肢体语言完全改变了,态度也是。从那之后,我跟他之间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关于这堂小小的教育课,我的粗浅理解是,不尊重老师的学生可以通过其他学生的力量来加以规范。毕竟他以为自己是在跟其他同学炫耀,后来才发现其他人根本就不喜欢他的这副德行。
信息二评析
这则故事让我们了解了模拟应对问题学生的过程。巴克曼一步步地解决问题,我们也一步步地跟着她走。请注意,信息一里提出的几点建议在这里并没有直接讲出来,但都体现出来了。这位教授试着“化解”学生的愤怒,安排在“较私密的场合跟学生谈话”,并且自始至终都保持冷静。
最后的解决办法(利用同伴压力来加以管束)既具体又意外。这是“非常识”:我们本以为问题学生不会在乎其他同学的想法。我们会对巴克曼产生同理心,就会关心事情的结果。关心一个人要比关心几条重要建议容易得多。
* * *
小结
若要培训教师,选几个像艾莉森·巴克曼这样的故事(等同于应对问题学生的飞行模拟器)远比信息一罗列的几条建议有效得多。运用故事的解决办法并非出于直觉,通常培训部门十有八九都会编写出像信息一那样的材料。我们必须抵制这种从省略故事直接跳到“要诀”的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