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洱海:保护母亲湖,恢复生态平衡

洱海:保护母亲湖,恢复生态平衡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洱海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泊,云南第二大高原湖泊,属澜沧江─湄公河水系。大理人民称洱海为“母亲湖”,提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树立起“洱海清、大理兴”的理念。使洱海水位急剧下降。这是西洱河电站把洱海作为调节水库,连续过度放水发电,导致洱海水位下降造成的不良生态后果。水质:洱海水透明度4米,水质为一、二级,可饮用。1996年9月洱海蓝藻暴发,全湖形成“水华”,首次引发了饮

洱海:保护母亲湖,恢复生态平衡

洱海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泊,云南第二大高原湖泊,属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流域面积2565平方公里,湖面积251平方公里,南北长42.5公里,湖容量27.4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0.6米,最大水深22米,入湖河流大小共117条,多年平均入湖水量为8.25亿立方米,出湖河流为西洱河。烟波浩渺、映月如镜的洱海与挺拔峻秀的苍山息息相依,洱海海拔1965.84米,水域辽阔,水质清澈,是我国罕见的高原淡水湖泊,海中冲积洲和弯曲的海岸线,曾有“三岛(金梭、赤文、玉矶)、四洲(清沙鼻、大贯朋、鸳鸯、马帘)、五湖(太平湖莲花湖、星湖、神湖、潴湖)、九曲(莲花、大鹳、蟠矾、凤翼、梦莳、牛角、波砟、高品、鹤翥)”之胜。云海相连,白帆点点,妩媚秀丽,与挺拔的苍山刚柔相济,无限的风光尽在其中。大理以“风花雪月”著称于世,洱海是其中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是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

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对高原湖泊情有独钟,他游鸡足山时,从绝顶迦叶殿放眼东南西北,写下了著名的绝顶四观诗,七律五首,“西曰海观,则苍山、洱海所在也”。“万壑同归一壑沤,银河遥指九天秋。沧桑下界何须问,直已乘槎到斗牛”。《海观》说千万条溪流汇注成为洱海,洱海在秋天特别美丽,这时湖水澄澈透明,能看到天上的星星月亮倒映湖水之中。徐霞客游大理、洱源时,饱览了苍山、洱海的湖光山色,对苍洱风光念念不忘,他在《游记》的最后六天,崇祯十二年九月九日,还写到“余欲往大理取所寄衣襄,并了苍山、洱海未了之兴”。可惜没有成行,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洱海是多功能的高原淡水湖泊,它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旅游观光、发电、灌溉、水产养殖、航运、调节气候等诸多功能。大理人民称洱海为“母亲湖”,提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树立起“洱海清、大理兴”的理念。水是生命之源。唯一不变的是生命对水的渴求和文明对水的依赖。

大理洱海

洱海的开发利用:洱海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基本保持着原生态的面貌,可算风平浪静。70年代开始,进入“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岁月。编者是这个时期的见证者和参与人之一。

1971年,大理州准备上马“引洱济宾”工程,州革委派出王修章、段诚忠和陈尚素工程师,向省革委生产组鲁瑞林组长汇报,经省批准后,州里组建了筹备组,还未上马,水电部长林汉雄下令开发西洱河电站,“引洱济宾”工程再次下马。接着州革委又成立了西洱河会战指挥部,设在平坡,由生产组长王天生任指挥长,编者也参加。调集各县民工到平坡会战,建设四级电站。西洱河电站全部建成后,当时的水电部长陈慕华来大理考察,又说过应当把洱海水调入金沙江,增加长江的水量,同样也可以开发电站,但是西洱河水流入澜沧江的历史和四级电站已经建成的现实已无法改变。

1972年后,西洱河电站上马,用挖泥船深挖新闸附近的西洱河河床,下挖2.5m,闸底高程为1969.56米。使洱海水位急剧下降。1953~1962年水位较高,年平均水位为1974.12米,当时的洱海为天然调节湖泊,闸底高程为1972.5米。1963~1972年平均水位为1973.99米,较十年前仅下降0.13米。1973年~1982年平均水位为1972.92米,较十年前的天然水位下降1.2(1.07)米。从1977年起,大量出流,当年入流量(枯水年)3.48亿立方米,出流量6.16亿立方米,入不敷出2.68亿立方米,年平均水位1972.84米。到1983年最低水位降到1970.52米,较20年前下降3.47米,生态问题大暴露,湖水污染,滩涂裸露,池塘、水井干涸,沿湖泵站不能抽水,河渠、桥梁坍塌,土著鱼种失去产卵繁殖场所而濒临灭绝,水运受阻,水草向深水区发育。这是西洱河电站把洱海作为调节水库,连续过度放水发电,导致洱海水位下降造成的不良生态后果。引起了各级、各部门的关注,经多方考察研究,由云南省政府和志强副省长来大理亲自主持论证会。编者向和副省长提出:洱海水每年入7亿立方米,出8亿立方米,入不敷出1亿立方米,还要上“引洱入宾”工程,再调水五千万立方米,既要保生态,又要保发电和沿湖的工农业用水,请问您将如何考虑?他说:“我们就是要找到一个让各方接受的合理水位,把它定下来,低于这个水位时,先保生态,发电指标,省里可以调减,不再把西洱河作为调峰电站。”

1988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条例》出台,洱海的法定水位为:正常蓄水位1974.0米,最低运行水位1971.0米,防洪水位1974.2米。

调整水位:最高水位1974.31米,最低运行水位1972.61米。

水资源 地表水:10.3亿立方米,其中弥苴河水5.12亿立方米,大理各河5.18亿立方米(其中十八溪产水2.76亿立方米,波罗江1.14亿立方米)。

地下水:大理市2.08亿立方米,洱源县1.72亿立方米。

水能资源 西洱河四级电站装机容量25.5万千瓦。

弥苴河蕴藏量3.37万千瓦,已开发下山口电站6400千瓦。苍山十八溪蕴藏3.2万千瓦,已开发1万千瓦。

水质:洱海水透明度4米,水质为一、二级,可饮用。1952~1975年,24年水位稳定在1973.85~1974.5米。1976年后,水位下降,1983年出现历史最低水位1970.52米,1985年回升到1973.65米。1980年通过水化学性质、营养类型、污染状况分析,水质状况良好。属弱矿化软水、微碱性、溶解氧丰富,综合评价为清洁水。上游没有大污染源;生活污水多被截流灌溉;洱海对污水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1980~1990年水质分析评价:平水期Ⅰ类、丰水期Ⅱ类、枯水期Ⅲ类;面源污染影响较大,营养盐类部分汇入洱海,网箱养鱼、机动渔船、游船的大量污染物进入洱海水体。

1992~2001年,除1999~2000年为Ⅲ类外,其余8年为Ⅰ~Ⅱ类,水质基本良好。从20世纪90年代的贫中营养型变为中富营养型,正处于中营养向富营养湖泊过渡。面源污染加大,主要是农村生活垃圾、污水、人畜粪便、农药化肥流失、水土流失、机动船、含磷洗涤剂等进入洱海。1996年9月洱海蓝藻暴发,全湖形成“水华”,首次引发了饮水安全危机。为此,州政府作出取消机动渔船和网箱养鱼的决定。

洱海水生植被考察研究:洱海水生植被在1957年前,未作过系统研究。1977~1983年间的主要变化,水草覆盖面扩大,密度增加,船只难于通行;区系成分改变,黑藻、金鱼藻大量繁殖;水草向深水发展,由3米扩大到6~7米,在10米深处发现苦草群落。原因是水位下降,湖水肥力和透明度增加。1985~1986年3月,大理州科委组织对洱海的考察结论,洱海水生植物共有61种,水草生物量平均每亩5.1吨,洱海总量47.93万吨,是云南生物量最大的湖泊,分布占洱海1/4的水面。海水透明度:1957年为0.8~1.9m,1977年为1.5~3m,1986年平均5.4m,黑藻分布到10~10.5m。提出了“利用丰富的水草资源发展网箱养鱼的意见”。

1994年春、秋、冬季采样调查,采集水生植物35种;全湖生物量春季20.5万吨,秋季35.9万吨,冬季28.4万吨。由于过度捞取,分布范围和生物量急剧变小,水生植物集中分布于湖心平台附近,占生物量的54.2%~85.1%。北部和中部水面多被网箱养鱼和打捞水草而破坏。水草覆盖面由24.62%降为17.69%;生物量由49.9万吨下降为28.4万吨,下降40%。提出:有偿使用资源,强化洱海管理,保护银鱼资源及湿地滩地,禁围垦。

1995年调查记录水生植物57种,覆盖率41.8%,生物总量为73.48万吨,99.3%分布在水深9米以内水域。

1998年4月和10月两次调查,春季生物量为39.57万吨,分布面积占湖面积的40.39%,种类减少,群落简单化。秋季生物量由1994年的35.9万吨增长到97万吨;覆盖面积由4492公顷扩大到9602公顷。1983~1994年水草资源量急剧下降,1997年3月洱海取消网箱养鱼、机动渔船,禁止割捞水草后,洱海水草迅速恢复,1998年达到了高峰值。建议对洱海近百万吨水草,进行资源化利用。

湖心平台(10×2.14km=3.21万亩)1994年水草生物量占全湖的59%,1998年下降为35.6%,2003年6月仅为0.03公斤/㎡,2004年3月调查,未发现活体沉水植物。于当年6月采用人工恢复措施,种植苦草、红线草、黑藻、眼子菜等沈水植物90万丛,进行恢复示范。次年监测,大多数存活,但生物量低。

洱海鱼类资源及变化研究:洱海有土著鱼类17种,引进13种,共30种。大理裂复鱼(弓鱼)为优势种,占总产的50%,年产达50万公斤。1974年下降为4000公斤,20世纪80年代处于濒危。

大理市上关镇

鲫鱼原来只占鱼产量的7.5%,70年代引进高背鲫后,迅速繁衍,1981年产量占总产的80.1%。

鲤科的春鱼、大头鱼和油鱼、膘鱼等土著鱼种,先后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处于濒危状态。

60年代初引进“四大家鱼”;70年代引入武昌鱼、元江鲤、华南鲤等。(www.daowen.com)

中国科学院还进行“洱海九种鲤科鱼类的核型研究”和“洱海四种鲤鱼DNA遗传相似性的初步研究”。

洱海银鱼的研究:1983年州水电局、洱海管理局从滇池引进银鱼受精卵移殖洱海,获得成功。1991年起捕520吨,1992年750吨,2005年,年产946吨。

1992年州、县水产部门先后在茈碧湖、福庆、大营甸、海稍、栗树营、浑水海、剑湖等湖泊、水库移植银鱼获得成功。福庆水库年产银鱼达8吨。1995年11月至1997年1月,州水产站在漫湾电站库区水域12次投放银鱼受精卵6766万粒,到1998年库区银鱼产量达180吨。2000年以后捕捞的银鱼,经专用冷库速冻后出口,或加工成干品出口,主要出口到日本。

1992年将洱海太湖银鱼生物学特性及动态变化研究,列入大理州科委的科研项目,对银鱼的生长繁殖、性腺变化、资源量、食性等进行研究。明确了银鱼是一年生鱼类,产卵后即变瘦死亡;体长、体重以3~5月份增长最快;8~10月性腺发育成熟,次年1~2月大量产卵繁殖,洱海银鱼存在两大组群;9~10月是银鱼产量最佳期和开捕时期;资源量1992~1995年预测为480~650吨之间;银鱼以取食浮游动物的枝角类为主,占70%;洱海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以河口、海湾最为丰富,秋季最高生物量为1.88毫克/升。

洱海网箱养鱼的推广:1984年10月开展洱海网箱养鱼试验初见成效。

1986年洱海管理局承担省农牧渔业厅水产处下达“洱海网箱养鱼50亩,亩产鲜鱼2500公斤”的推广任务。经过两年的努力,发展网箱养鱼207户,推广网箱1126个,面积53.39亩。1987年11月预计产鲜鱼16.307万公斤,平均亩产3054.4公斤;1988年6月省、州验收小组抽样实测二户28㎡的两个网箱,产量分别为303公斤(7213公斤/亩)和143.7公斤(3421公斤/亩)。预计网箱养鱼产值73.38万元,扣除成本17.85万元,盈利55.53万元。靠打捞水草喂养,单产低;还把产在水草上的鱼卵一起喂了草鱼,影响洱海生态平衡;水草残渣、鱼粪污染洱海环境

洱海养鱼的三次失误:第一次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四大家鱼引种,带入洱海的麦穗鱼等七八种野杂鱼类,迅速繁殖后,争食饵料、吞食鱼卵,抑制了土著鱼种的增殖。第二次是推广网箱养鱼,大量打捞水草作饵料,造成残渣、鱼粪污染水体;产在水草上的鱼卵被吞食;使鲤、鲫鱼类产卵场所遭破坏;产量急剧下降。第三次是移植银鱼成功,使洱海的浮游动物剧减,浮游植物剧增,洱海蓝藻暴发。

1996~1997年州政府投入383.8万元补助,实施洱海“双取消”工作,共取消洱海网箱养鱼2966户,网箱11184个;机动渔船动力2574台。

鱼类增殖研究:80年代初大理州科委下达了弓鱼人工繁殖的课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21世纪初省里又列项研究,已在鹤庆县人工繁殖出弓鱼鱼苗。1989年省列的洱海特有鲤鱼研究取得成功,用野生亲鱼人工授精后,孵化出春鲤、洱海鲤、黄壳鲤水花近18万尾。8年来州水产站繁殖的土著鱼苗,累计向洱海投放400万尾。

洱海鱼种投放:1973年起由洱海管理局投放四大家鱼;1983移植太湖银鱼;1993年起投放土著鲤鱼苗;至2007年共向洱海投放各类鱼种1.3亿尾,投资1500余万元,累计可产出鱼类3.2万吨。通过人工投放,维系洱海的生态平衡。

洱海治理保护的科学研究 进入2000年后,洱海流域人口不断增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环境保护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2003年7月,洱海又一次大规模暴发蓝藻,使洱海的环境与生态功能遭受严重威胁。面对洱海严峻的生态问题,省、州党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在巩固洱海双取消的基础上,依法实施了洱海“三退三回”和综合治理的“六大工程”。

把洱海保护与治理和破解洱海的生态环境难题,作为民生问题之一;作为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积极探索让洱海休养生息的有效途径;创造了城市近郊湖泊保护治理的“洱海保护模式”。初步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大理实际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被国家环保部概括为“循法自然、科学规划、全面控污、行政问责、全民参与”的二十字经验向全国推广。

洱海从“六五”期间开始,一直列入国家科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云南省科委和大理州科委的科技攻关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1982年国家环保局下达了“洱海不合理开发利用的生态后果研究”,提出了洱海水位不应低于1971米,最高水位控制在1974米。1985年12月至1986年3月大理州科委组织科技人员对洱海进行多学科考察,并于1989年出版了《云南洱海科学论文集》,刊载了十年来考察研究洱海的科学论文30多篇。1989年省科委下达“洱海特有鲤鱼的保护与增殖研究”。“八五”“九五”期间,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由联合国组织的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使洱海的环境保护翻开了新的一页。“九五”期间承担了“中国湖泊生态恢复工程及综合治理研究”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云南省与联合国区域开发中心(UNCRD)于1991年1月至1993年6月完成的“云南省大理洱海湖区区域综合开发与环境管理规划合作研究”项目。

取得的主要结论:洱海湖区有地理区位、国土资源、产业结构、旅游资源四大优势;仍受交通通信及发展不平衡的制约。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要在保护洱海的前提下,尽快改善公路、铁路航空、通信条件,发展旅游,将大理市和三县建成区域中心和各具特色的经济区。

不合理的开发,把洱海作为调节水库,使水位下降,水质变差。生物种群改变。据1974年和1989年美国资源卫星分析,湖区森林覆盖率下降2.4个百分点。“引洱入宾”工程,综合效益很好,“引漾入洱”基本持否定态度。为大理古城保护、开发做出了操作性极强的规划。

1995年6月至1996年底,完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助的“洱海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规划和能力建设”项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援助的“洱海及西洱河流域环境规划”项目。历时两年,完成了大理市城市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控制、固体废弃物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非点源污染控制、水质监测系统及投资规划等七个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流域环境规划项目。大理州政府在大风坝建成了垃圾填埋场;在大鱼田建成了大理市污水处理厂;使“洱海流域固体废弃物”和“洱海流域污水治理”“非点源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项目得以实施。“水质监测系统”基本建成。

“十五”期间重新编制《洱海流域保护治理规划(2003~2020年)》,提出“洱海清、大理兴”的理念。州、市政府启动了城镇环境改善及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入湖河流环境综合治理、生态农业建设及农村环境改善、生态修复建设、流域水土保持、环境管理及能力建设“六大工程”。总投产估算为30亿元。完成21公里截污和管网工程,建成大渔田、洱源城、庆中三个污水处理厂;建成市东城区1.16万米供排水网;加大了河道整治力度;生态农业示范近百万亩;“三退三回”有进展,还湖4324亩,还林7274亩,还湿地616亩;治理流域水土流失84平方公里;造林、封山30万亩,还林20万亩。

2003年又出版了《大理洱海科学研究》一书,该书收集了1990~2002年以来研究洱海的论文近百篇,分为资源、科研、污染控制、管理四个部分。还收入了洱海法规及基础资料。

编制《洱海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洱海保护治理重点转向源头。五年投入资金17.1亿元,实施保护治理项目76个,建成截污管渠69.4千米,集镇污水处理设施6座,农户污水处理设施8165座,恢复湿地2100亩,修复湖滨带58千米。洱源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扎实推进,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建成项目32个,被授予“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国家洱海水专项7个课题全面启动。依法管海治海力度加大。洱海水质连续五年保持Ⅲ类,有21个月达Ⅱ类水质标准。

继续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启动洱海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一批截污、治污项目,抓好入湖河口湿地生态恢复建设,环湖村落环境综合整治,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环湖截污治污工程,推广节能技术,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历届州委、州政府坚持树立“洱海清、大理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洱海保护高于一切”的理念,长抓不懈,从20世纪90年代的“三退三还”“双取消”“三禁止”到21世纪的“六大工程”治理,较好地实现了“控源减污”的目标。2009年国家环保部将洱海源头的洱源县列为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试点地区。2011年洱海列为国家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试点。2012年大理州围绕实现洱海Ⅱ类水质目标,全面启动2333行动计划。洱海保护治理实现了“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再到“生态之治”的飞跃。“十二五”以来,洱海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有28个月达到Ⅱ类,成为全国城市近郊保护得最好的湖泊之一。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考察时对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留下“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看,希望水更加干净清澈”的嘱托。大理州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和各级领导的指示要求,把生态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总结经验,创新思路举措,扎实推进依法治湖,工程治湖,科学治湖,全民治湖和网格化管理的“四治一网”工作,洱海保护在“依法治湖、管理体制、工作思路、生态补偿、污水处理、垃圾清运处理、严管严治、面源污染治理、财政投入、全民动员”十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十三五”期间,着力实施流域截污治污,主要入湖河道综合整治,流域生态建设,水资源统筹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流域监管保障“六大工程”,力争期末全湖水质保持Ⅲ类,8个月达Ⅱ类。把洱海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的示范区。

2015年10月,洱海环湖截污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开工。这是深入推进洱海综合治理的重大工程;是有效控制洱海环境污染的控制性工程;更是创新投融资体制的标志性工程。该项目评为国家财政部第二批PPP全国示范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包括6座污水处理厂,12座污水提升泵站,13座混合污水储水池以及306.3公里的环洱海截污干管(渠)。工程预算总投资34.68亿元,工期预计3年。项目选择中信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旗下中国水环境集团作为社会投资人;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建设施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