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加速大理州现代农业发展建议

加速大理州现代农业发展建议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理州委、州政府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条件,初步建成了在全省乃至全国上水平、上规模的十二个农业产业化基地和相应的龙头企业,提升了大理州的现代农业和工业化发展水平。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建议:“十二五”期间,要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加速大理州现代农业发展建议

大理州委、州政府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条件,初步建成了在全省乃至全国上水平、上规模的十二个农业产业化基地和相应的龙头企业,提升了大理州的现代农业和工业化发展水平。

十二五”期间,建议在烟、果、菜、畜等产业中,选出几种作物重点扶持,尽快建成现代化的产业基地,进一步确立大理州的品牌和农业支柱地位。

1.烤烟:面积稳定在50万亩的基础上,用5年时间建成25万亩优质烟基地,生产优质烟叶100万担,占烤烟总产的50%,基本满足国内对优质烟的需求。目标是建成全国最大的以红大为主的优质烟基地;把红大烟叶打造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优质烟品牌,实现烟叶总收入20亿元。

2009年已建立红大特色优质烟基地25.6万亩,计划生产烟叶75万~80万担;2008年收购烟叶161.1万担,烟农总收入12.2亿元,烟叶税2.58亿元。

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除各级政府的扶持、引导资金外,要充分发挥烟草企业的主导作用,又要整合农业、农机水利、公路、扶贫等部门的专项资金。实施整体规划、统一建设、高起点的进行基本烟田整治工程;实现烟路工程配套;烟水管道工程或小水池窖配套;工厂化专业育苗,实现育苗大棚计算机信息管理机械装盘、点种、育苗配送一体化,烟苗商品化;机械作业,配套烟田耕耙、起垄、移栽、中耕机械设备;专业植保,组织机务队统一防治烤烟病虫害;科学种植,实行科学打顶、化学抑芽、成熟采烤;专业烘烤,集中建设卧式密集型烤房,活动保温板节能烤房,陶瓷烤炉,太阳能烤房等,实现专业化烘烤和鲜叶商品化。

2.核桃:大理州是“漾濞核桃”和“三台核桃”的原产地和主产区,面积、产量居全国首位,具有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全州核桃面积1998年为60.75万亩;“九五”末达130万亩,607.5万株。大理州委、州政府对核桃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十五”期间先后出台了《大理州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考核奖惩及专项补助等优惠政策,五年累计发展核桃245万亩;到2007年累计面积410万亩,核桃产量11.88万吨,产值35亿元;2008年各县上报面积达449.8万亩;2009年6月,全州新植99万亩,累计面积达523万亩。

大理州的核桃产业能够发展到现在的水平,一是靠政策扶持,二是靠科技支撑。

品牌推动:“漾濞核桃”,1979年评为全国优良品种,2004年获国家“漾濞核桃原产地”认证。“三台核桃”(原产地祥云宾川)已列入国家种质资源;20世纪70年代又成功引进了“新疆核桃”和“美国山核桃”,扩大了我州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区核桃栽培的范围;成功选育了“漾江1号”、漾杂1号、2号、3号优良品种。漾濞、永平、云龙三个核桃主产县,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2002年漾濞核桃试验站被授予国家级“美国山核桃示范推广基地”。

核桃繁育技术:充分利用野生铁核桃资源,进行铁核桃改良;嫁接技术上,探索出方块芽接、子芽砧接、高枝多头嫁接和铁核桃直播苗嫁接技术,提高了嫁接、移栽苗的成活率,降低了苗木成本。

规范化栽培:总结出“八个一”的技术标准──选一块好地,挖一个大塘,施一担农家肥、栽一棵合格的嫁接苗、浇一担定根水、盖一块地膜、围一个篾笼、每年抚育一次。

由于这些科技措施的推广,使核桃产业逐步向品种区域化,育苗、栽培技术规范化、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

在核桃产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重造轻管,只重视完成下达的面积,忽视抚育管理;基础设施滞后,林水工程不配套;投入不足,仅依靠各级扶持的种植经费,缺乏管护资金投入;科技措施不到位,株行距不规范、薅锄、施肥、修剪、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跟不上,导致树势差,结果期推迟、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不高;烘烤技术落后,基本采用烟熏火烤,影响产品质量、价格;深加工产品少;主要出售核桃果和核桃仁,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核桃产业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建议:

“十二五”期间,要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抓好核桃示范基地建设,建议在全州建立20万亩,不同类型的核桃示范样板,带动523万亩核桃出效益,五年内使核桃总产值达到50亿元,亩产值1000元。

示范样板要体现高技术含量、高效益。

(1) 良种区域化示范:选择“漾濞大泡核桃”(西三县)、“三台核桃”(祥云、宾川)、“美国山核桃”(漾濞、永平、祥云鹿鸣)、“新疆核桃”(剑川、鹤庆)、“漾江1号、漾杂号”(漾濞、洱源、弥渡)的适宜地区进行示范。

(2) 耕地与非耕地示范:在南涧、漾濞、永平等县,研究如何解决在耕地内种植核桃的粮林矛盾,进行低产林地改造,种植核桃示范。示范区规模0.5万~1万亩,要确认法人代表(通过联营、转让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和核桃树经营所有权人)。

(3) 要进行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要求修通林区道路;兴建小水窖为主的林水工程;配套运输、耕耘、烘烤、植保等必要的机械;进行标准化建设,制定四大品种的接穗、种苗、果仁的质量标准和品牌标识;开展原产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出口基地认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政府要抓好培育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建设核桃交易市场和区域化管理等工作,形成市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使核桃产业的三个效益得到充分发挥。(www.daowen.com)

3.葡萄:宾川县于1999年从山东平渡引进耐贮运,食味好的葡萄良种“红提”示范推广,依托自然优势和科技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发展葡萄产业,十年时间全县种植面积达5万余苗。从2000年958亩,发展到2002年的3500多亩,产量3885吨,产值893.5万元;2003年为5775亩,产量7715吨,产值1465.8万元;2005年达10697.6亩,产值8329万元;2007年为25700亩,产量4.25万吨,产值1.64亿元;2008年达3.14万亩,挂果2.3万亩,产量6.28万吨,总产值2.61亿元,平均亩产2726公斤,亩产值11331元(4.1元/公斤);2009年面积超过4万亩,2010年预计5万亩以上(产量 吨,产值 亿元)。涌现出20亩以上种植大户50多户和亩产值连续5年达1.9万元的农户,最高亩产值达4万余元。2008年评为“中国葡萄之乡”。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形成了“宾川葡萄效应”。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葡萄成熟上市时间比北方产区早1~2个月,果大色鲜、含糖分高、果肉细嫩、口感好,产品远销国内大中城市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后,深受消费者欢迎。

科技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宾川县承担州列葡萄无公害示范项目,在太和农场示范11.4亩,到2005年结果,平均亩产2500公斤,高产园达4000公斤,为葡萄种植大户提供参观、学习的现场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动了宾川万亩葡萄园建设;老海田村葡萄专业合作社出线聘请郑州果树研究所专家来现场传授技术;果农主动请县乡科技人员培训。使“早促芽、早施肥、早疏果、早套袋和适量控产及二段式薄膜覆盖技术”很快推广;普及了葡萄用水泥杆进行单立壁架栽培、地膜覆盖和套袋等技术措施;注册了“兴侨”牌葡萄,认证了无公害生产基地1.15万亩,取得出口基地营销权的企业6户,品牌意识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

“引洱入宾”渠系配套工程,满足了灌溉和运输条件;在半山区示范推广了自压滴灌节水技术1.54万亩;建成葡萄冷藏库30多座,库容3.5万立方米;塑料包装箱厂6个;全县有农民经纪人1212人,营销网络遍布全县。

建议“十二五”期间,在宾川县扎实推进5万亩葡萄生产的产业化、标准化进程,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目标。

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培训,提高科技含量;完善质量监测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打造“宾川葡萄”品牌;提高水利化、机械化水平,发展育苗、栽培、冷藏、保鲜、运输设施,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葡萄产业;加强交易市场建设,发展专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发挥好市场导向的作用。

4.早熟大蒜:大理州的早熟大蒜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13.66万亩,发展到2007年的22.7万亩,总产值8.47亿元。2009年面积降为14.75万亩,预计总产量0.29万吨,产值6.63亿元。从这两年的数据分析来看,2009年面积虽比2007年减少8万亩,平均亩产量达2吨,亩产值4500元,比2007年的近4000元/亩提高500多元。多年来我州的早熟大蒜都呈波浪式的发展,一是受市场价格的左右;二是受蒜种价格和数量、质量的制约,导致蒜农的经济效益低而不稳,不利于一个产业的成长。大蒜仍然是大理州出口蔬菜的骨干品种,应该围绕相对稳定面积、总产值和经济效益来做好服务“三农”的工作。

建议“十二五”期间,早熟大蒜种植面积维持在2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2吨,亩产值5000元以上,总产值10万元,力争15万元。

主要解决好农、工、商协调服务。

(1) 农业科技:要求在“十二五”期间,第一 ,解决好蒜种问题,选育早熟大蒜良种;建立蒜种繁育基地,自力更生解决种源;配套建设蒜种春化处理的冷库设施;

第二 ,大蒜轮作问题,特别是主产区如洱源右所等乡镇,耕地面积上的小春作物几乎都种成大蒜,多年连作后已出现品质、产量下降、病害严重等许多问题,影响大蒜的发展,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第三 ,建立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重点解决大蒜病虫害防治与农药残留问题。

(2) 流通:要建设大蒜交易市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培养营销大户和中介组织;转变经营方式,由请进外地老板来收购,转变为走出去开拓市场;发展连销经营、直供直销、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发展订单农业,降低市场风险。

(3) 培植龙头企业:引进流通型的龙头企业,进行产品精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改变只卖原料的现状。

5.奶牛:大理州的奶牛存栏从2002年的8.01万头,发展到2007年的11.8万头,2009年上半年达12.42万头,比2008年增长8.25%;奶类总产由2002年的8.2万吨提高到2007年的26.6万吨,增长2.2倍;2009年上半年牛奶产量17.13万吨,同比增长8.4%;奶牛平均产奶量从2002年的2.1吨提高到2007年3.6吨。

全州现有乳品加工企业9户,日处理鲜奶能力达1350吨。省、州重点扶持了蝶泉、欧亚、来思尔三户乳制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科技攻关,引进世界先进的技术设备,在开发新产品、系列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取得突破,提高了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2007年生产各类乳制品13.6万吨,工业产值8.9亿元,实现利税7200万元,上缴税收4500万元,支付奶款3.84亿元;2008年生产各类乳制品14.46万吨,工业产值12.75亿元,实现利税9069万元,支付奶款4.04亿元。

建议:“十二五”末期,奶牛存栏达15万头,牛奶产量50万吨以上,奶农收入不低于10亿元。

要巩固奶牛冻精改良,开展胚胎生产、移殖、性别控制等胚胎工程应用研究;扩大优质奶源基地建设规模;龙头企业要不断开发新产品、系列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开拓市场;要让利于奶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