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究水稻温室育苗与全面利用的方法

探究水稻温室育苗与全面利用的方法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8年共建温室1020间,已育秧温室511间。通过三年的试验、示范,科技组为温室建盖提供了技术、材料和补助资金;为综合利用培养了蘑菇菌种;编印了蘑菇栽培的技术资料;进行了蘑菇培养料的堆制和种植技术的现场培训;使蘑菇产量从一开始就达到了上海市每平方市尺产0.5公斤的水平。在水稻生产上,通过多点试验、示范,取得了大量数据,肯定了温室育秧的增产效果。由于薄膜育秧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经济效益优于温室育秧,因而被逐步取代。

探究水稻温室育苗与全面利用的方法

1974年通过参观湖南以后,于1976年先在洱源、大理、下关建了三个温室搞试点。通过直接参加温室修建、育秧、试验示范等工作,取得第一手资料,每年组织育秧现场培训会及成熟时的现场参观总结验收等活动;提供温室设计图纸;解决建温室用的木材指标和秧盘、秧架材料;1977年由州科技组购买玻璃208箱,发各县用于建盖土温室。1977年全州建成温室167间,其中,大理县87间,洱源县31间,下关市4间,鹤庆县16间,漾濞县8间,剑川、弥渡各7间,祥云3间,巍山、永平、云龙各1~2间。

育秧138间,移栽水稻1488亩。

育秧后栽培蘑菇91间,其中,大理县32间,洱源县22间,鹤庆县15间,漾濞6间,下关、剑川各4间,弥渡、祥云各3间,永平、云龙各1间。

1978年共建温室1020间,已育秧温室511间。当年还进行了无土育秧的技术培训。寄秧面积297.89亩,移栽大田6420.8亩,秧本田比为1∶21.6。

通过三年的试验、示范,科技组为温室建盖提供了技术、材料和补助资金;为综合利用培养了蘑菇菌种;编印了蘑菇栽培的技术资料;进行了蘑菇培养料的堆制和种植技术的现场培训;使蘑菇产量从一开始就达到了上海市每平方市尺产0.5公斤的水平。在水稻生产上,通过多点试验、示范,取得了大量数据,肯定了温室育秧的增产效果。获1978年云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www.daowen.com)

从1974年起薄膜育秧在大理州逐步推广,1978年,州、县政府开始用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补助,加快了薄膜育秧的推广步伐。

到1980年全州薄膜育秧面积达2万亩以上,可移栽大田20多万亩。由于薄膜育秧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经济效益优于温室育秧,因而被逐步取代。

土温室引来洋工场:温室育秧在大理取得成功后,云南省领导从日本引进育秧工场,分别安排给祥云县和陆良进行试验示范。育秧工场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育秧工场,由育秧盘、育秧基质和装盘、播种、催芽等自动化操作机械组成;二是炼苗,把催出芽的塑料秧盘,移入组合式钢架塑料大棚内进行培育;三是机械化作业,全部采用引进的机械,完成机耕、机耙、机插、机收作业;同时与国产机械进行对比试验。

通过试验示范看出:日本的工场化育秧技术是成熟的;大棚设施和农田作业机械是先进的;要在我国推广应用,尚需进行消化吸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