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滇榆一号」:大理水稻高产品种

「滇榆一号」:大理水稻高产品种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省水稻杂交协作组的规定,各地从杂交材料圃中选回的材料,培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可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但在鉴定会上省科委参加会议的同志仍坚持加“滇”字头命名,榆字代表大理,又是在杂交材料中选育出的第一个高产优质品种,于是便命名为“滇榆一号”,又名“一株青”,我对州委副书记汪修章同志讲,给它取了一个带爱称和父母姓氏的外国名字。“籼粳之争”:1983年全国39位水稻专家来大理参加水稻滇榆一号、桂朝二号高产验收。

「滇榆一号」:大理水稻高产品种

“滇榆一号”又名“一株青”,是大理市农技站李为才于1974年在云南省水稻杂交优势利用协作组“紫米×科3”杂交组合的第四代材料中选回的一个单株,经过八年系统选育而成。1981~1983年在大理市试验、示范、推广过程中,平均单产在500公斤以上,最高单产达1014.04公斤,超过日本创造的一季粳稻最高单产984.5公斤的世界纪录。该品种属于矮秆多穗型粳稻品种,分蘖力中等,株型紧凑,光能利用率高,耐肥抗倒,具有大群体,结实率高的丰产性能。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800~2000米范围种植。抗稻瘟病较差,中感白叶枯病。

1982年大理县种植2.03万亩,平均亩产621.5公斤。

1983年大理县种植面积达6.5万亩,全州推广9万余亩。

1984年大理县种植面积达7万亩,全州种植面积9.2万亩。

1983年10月省州县乡领导科技人员验收海东区南村乡,杨茂文户的承包田1.965亩,平均单产1014.04公斤,创世界纪录。获1982年度云南省科研成果一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大理县农技站、云南省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协作组。

主要协作单位:大理县良种场。

主要完成人员:李为才、李铮友、何鹏、纳信真、李正国等。

组织鉴定单位:云南省科委委托大理州科委。(www.daowen.com)

“滇榆一号”汤饼:1982年9月28日,受云南省科委委托,大理州科委在大理县主持滇榆一号水稻品种的鉴定会。

滇榆一号是大理县农技站李为才同志于1974年从云南省水稻杂交协作组的杂交材料圃中选回“紫米×科3”组合第四代的一个单株,在大理县原种场繁殖,经过8年的株行、株系选育、品种比较试验、示范推广,培育而成的矮秆、多穗型、中熟粳稻品种。光能利用率高,到水稻成熟时,整株叶片仍保持绿色,农民把它称为“一株青”。按省水稻杂交协作组的规定,各地从杂交材料圃中选回的材料,培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可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但在鉴定会上省科委参加会议的同志仍坚持加“滇”字头(代表云南农大育成的稻种,“云”字头代表农科院育成)命名,榆字代表大理,又是在杂交材料中选育出的第一个高产优质品种,于是便命名为“滇榆一号”,又名“一株青”(紫米×科3),我对州委副书记汪修章同志讲,给它取了一个带爱称和父母姓氏的外国名字。

“籼粳之争”:1983年全国39位水稻专家来大理参加水稻滇榆一号、桂朝二号高产验收。专家们住洱海宾馆期间,在吃饭问题上有过“籼粳之争”,以杨守仁教授为代表的北派水稻育种专家,要吃粳米“滇榆一号”;南派水稻育种专家黄跃祥要吃他育成的籼稻“桂朝二号”。我找来滇榆一号和桂朝二号米,让宾馆同时煮两种米饭,请专家们自由品尝,也算是品质鉴定吧!

杨守仁教授在大理滇榆一号吨粮田间说:“我看到了粳稻高产的理想株形和结构,悟出了高产育种之道”。

水稻田里发出副省长、副州长、副市长:1983年秋,州县科技人员正聚精会神地在宾川朝桂二号的吨粮攻关田里调查水稻生长情况。我从下关赶来参加,我说向同志们报告一个好消息,水稻田里发出了一个云南省副省长——李铮友(他是农大搞杂交水稻的,也是滇榆一号的获奖者),大理州副州长——邓丽梅(她是州农科所搞水稻的,选育出“老三篇”等水稻品种),大理市副市长——任天育(他也是州农科所水稻组的)。他们于1983年8月先后任职。象征水稻科技工作的繁荣昌盛,大家感到非常幽默,也很受鼓舞。

三个老同学,劲往一处使

“水稻田里发出来的副州长”——邓丽梅(中)担任大理州副州长后,和她的老同学段诚忠(图左,大理州科委副主任,滇榆一号选育及高产栽培的组织领导)、杨汝政(图右,大理市农牧局副局长,滇榆一号选育及示范的获奖者之一),于1983年8月到大理市滇榆一号高产试验田间,调研水稻生长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