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上兰
在上兰乡提出因地制宜,调整大春作物结构,走水改旱,改革耕作制度,实施“温饱工程”的路子。通过多年努力,把较低产的7000多亩水稻压低到1993年的4000余亩;使苞谷面积从4000多亩,扩大到7000余亩;苞谷总产从1986年的48万公斤,单产99公斤,提高到1993年的总产220万公斤,单产310公斤。将3000亩水稻改种苞谷后,还提高了复种指数,扩大了2000亩小麦,使小麦面积由原来的7000多亩,增加到9000多亩。粮食总产从1986年的259万公斤,上升到1993年的439.45万公斤,净增180多万公斤,增加70%;人均占有从153公斤提高到305公斤。
(1)首先突破苞谷产量。1987年示范地膜苞谷684亩,平均单产230公斤,最高425公斤;1988年地膜面积扩大到3215亩,单产302公斤,比1986年推广地膜苞谷前的单产提高200公斤以上;1990年大面积上推广,使5004亩地膜苞谷的平均单产达380.4公斤。
1992年又进一步开展了高产试验示范,重点是:不同育苗移栽方式的对比;定向密植的合理密度;化肥用量等试验。结果以机制钵育苗定向密植的产量较高,每亩5000株,亩产达815.6公斤;化肥用量60~70公斤(尿素60%,复合肥40%),亩产可达864公斤,该项研究获大理州科技进步奖。
1994年州科委安排定向密植1000亩,单产600公斤,较地膜平均单产增235公斤。(www.daowen.com)
(2) 小麦是上兰乡的主要粮食作物。1990年举办5300亩样板,平均265.6公斤,小麦总产占小春总产的86%;1991年213l亩小麦样板,平均亩产338.7公斤;1992年4000亩样板,平均亩产350公斤;1993年小麦面积8918亩,良种占95.6%,条播占82.4%,综示区面积4060亩,平均亩产321公斤,其中指挥田426亩,单产359.2公斤;1994年小麦面积9008亩,平均亩产159公斤,综示区4000亩,平均319.1公斤。小麦科技工作,主要围绕品种试验示范,不断扩大良种面积;推广开墒条播;增施化肥,提供一定的平价化肥指标;办好综示区,示范固氮菌、增产菌、生根粉等新技术。
另外在大麦、啤大麦、间套种等方面也开展了科学试验,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3) 水稻生产。因气候条件恶劣,据统计分析,三十余年水稻平均亩产都在80公斤左右徘徊。1993年水稻面积4133亩,单产85公斤,1994年面积不变,亩产93公斤,总产38.32万公斤。
由于水稻产量低而不稳,水稻后又不种小春,一年一熟;因而提倡水改旱,逐步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已经由20世纪70年代的7000多亩,压缩到目前的4000余亩。近几年来引进了一些抗寒高产水稻品种;薄膜育秧面积有所扩大;化学除草逐步推广;这些措施的配套应用,使部分水稻田的亩产提高到200~300公斤的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