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选育:1981年州经作所从四川彭县引进甜叶菊种子500克试种;1983年对引进的南药所、陇川县、广东花县和彭县四个外地材料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产量以彭县种高、花县种较低;糖甙以花县较高,南药、陇川种最低。
1984年品比试验参试品种:南药、南选78、南选12,彭县、陇川、花县六个品种,三次重复,每小区5行×40株,共200株。方差分析:南药、陇川、花县三个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与其他三个品种差异显著;糖甙含量花县9.39%,彭县9.27%,南选8.42%,陇川6.8%。
1985年对六个品种试验的宿根田进行干叶产量测定:(收割两次平均),陇川260.93公斤/亩,花县224.44公斤/亩,南药156.67公斤/亩,南选78,135.19公斤/亩,南选12,128.89公斤/亩,彭县67.96公斤/亩,品种间差异极显著。陇川、花县两个品种,新植、宿根产量均高于其他品种,可以推广使用。
“R—84”:太和农场繁殖0.62亩,于1983年3月中旬播种,6月移栽,收一次叶(30斤)后,作为留种用。
宾居农场在R—84中,按叶型选出三个株系,面积0.3亩;大面积保留4~5亩作繁殖种子用。
太和农科站:现蕾15%时收获,亩产208.8公斤;太和七队:现蕾80%时收获,亩产81公斤,相差127.8公斤。(www.daowen.com)
太和农科站测定单株产量:未现蕾单株平均干叶重18克,全现蕾为7.4克,全开花为5.3克。州经作所测定糖甙含量:初现蕾为10%,开花期为8%,结籽时降为6%。
产量、糖甙与收期:现蕾(50%)至初花期,糖甙最高含量达12.55%,推迟收割下降到6.55%。现蕾初期是甜叶菊鲜叶、干叶重和糖甙含量最高的最佳收获期。甜叶菊一般每年可收割三次。糖甙与施肥:产量与施N量成正相关,亩施纯氮14公斤,产量最高,增产17.7%,糖甙增加6.2%;N、P、K配比为1∶0.5∶0.5的产量最高;糖甙含量以1∶2∶2较高。
甜叶菊病虫害防治研究:宾川是甜叶菊的新区,尚未发现严重危害的病虫害。当前发生的主要病虫种类有:黑斑病、白绢病、根腐病、地老虎、甜菜夜蛾、蚜虫、粉虱等。州经作所协助农大病理室已采集5种病害标本供鉴定。
用托布津、多菌灵防治黑粉病等有效;蚜虫、粉虱、夜蛾等分别用乐果、菊酯类、西维因防治。
密植试验:由太和农场农科站承担,于1982年10月19日定植,设每亩7000株(392.2公斤/亩)、8000(404.3公斤/亩)、9000(424.8公斤/亩)、一万株(435.8公斤/亩)四个处理,三次重复,收获三次。产量随基本苗增加而增加,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甜叶菊比较耐密植,一般每亩8000~12000株为宜。太和农场大面积栽培的株行距为25cm×25cm~25cm×20cm,每亩栽8000~1万株;州经作所为每亩1万~1.2万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