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历史回顾到未来展望:六五科技发展的前景分析

从历史回顾到未来展望:六五科技发展的前景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上所述,我州“六五”科技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是好的,坚持了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从我州实际出发,选择能发挥优势的应用项目,收到了投资少、周期短、效益大的效果。(四)差距和问题我州在“六五”期间,科技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同先进地区比较,我们的水平还比较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综合攻关能力差,特别是工业上缺乏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究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

(一)科技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1)省列重大科研、推广计划项目共77项,已完成和正在执行75项,调整2项;科技三项经费合计投资46.64万元。

(2)州列科研、推广项目共151项,已按计划完成和正在执行的有150项,调整1项,科技三项经费合计投资105.48万元。

省、州执行有偿合同的项目共47项,三项经费合计30.85万元,应回收17.428万元,占投资数的56.5%。

(3)为执行国家科委关于计划分级管理的原则,1981~1985年在省划归到州的三项费中共拨出39.86万元,由县(市)科委自行安排项目,不包括在州计划之内。

(4)进行了计划改革。从1981年起开始执行国家科委关于“专项管理、分级负责、同行评议、签订合同”的管理办法,改变了过去无偿使用科技三项经费的状况,能更好地发挥三项费用的作用,同时也扩大了科技发展基金,改革是成功的。

(5)经济效益比较理想。从1981~1984年对粮食、经作的重大科研推广项目所作的经济效益统计结果来看,四年共46项,累计科技投资(包括部门)151万元,产值增加4683.4万元,每投资一元科技经费,产值增加31元。

综上所述,我州“六五”科技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是好的,坚持了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从我州实际出发,选择能发挥优势的应用项目,收到了投资少、周期短、效益大的效果。

(二)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

1977年以前受省表彰的科技成果项目共35项;1978年受州表扬的102项;1978~1980年受省奖励的重大科技成果21项;1979~1980年受州奖励的成果共175项。

“六五”期间(1981~1984年)获省奖成果共13项,获州奖成果共计224项(不含其他系统)。

在科技成果奖的同时,对优质产品也进行了奖励,1982年省优质产品5项纳入科技成果奖,1984年州政府又奖励优质产品24项。

州科委每年从科学事业费中安排出1万元作为科技成果奖励,六年实际支出5.39万元,还制定了大理州科技成果奖励条例;成立了州科技成果奖励评审委员会,不断完善我州的成果评审奖励工作。各县、市也奖励了一批科技成果。(www.daowen.com)

这批成果都来自科研、生产第一线,能直接推广应用,其中不少项目,水平是先进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较显著,如邓川奶牛杂交改良,滇榆一号、桂朝二号高产栽培等。

(三)建立了一批科研机构

“六五”期同,先后建立的独立、非独立科研机构有:州林科所、州供销社食用菌研究所、州烟草公司烟科所、州科委科技情报研究所州矿冶开发研究所等五个。

全州现有各类研究所9个,职工人数282人,科技人员166人,其中工程师级26人,助理工程师级39人,其专业设置逐步趋于合理,分析测试手段也不断充实。几年来承担了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科研、推广课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四)差距和问题

我州在“六五”期间,科技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同先进地区比较,我们的水平还比较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1.综合攻关能力差,特别是工业上缺乏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究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

2.科技队伍结构不合理: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技人员数量少,据州人事局1984年统计,每万人中有30人(29.7人),我们从主管局(工业、教育、科研)的调查数和全州平均数(11261人/278.14万人)为40人,低于1982年全省平均42人和全国61人的水平。高中级科技人员只占4.16%,低于1982年全省9.26%和全国17.08%的平均水平。据人事局调查冶金煤炭纺织建材等行业的科技人员,只占职工人数的1.8%~2.2%。

3.科研条件差,机构不完善,方向不明确:我州现有9个独立,非独立科研所,半数以上基本没有什么研究手段,其余的所也只有常规的、比较陈旧的设备;有些所方向任务不明确;科技力量也很薄弱,个别的一所只有一个技术员。

4.科技投资不足,无法选择开发研究项目,课题分散,经费也是撒“胡椒粉”,多数带有照顾性质。

5.科技成果比较零碎,多数成果只能在小范围内应用,特别是农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