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重点
重点的确定要突出大理州的资源特点,还要从地县科技人员少、水平低、力量分散,科研设备落后分散的情况出发;安排重点项目所需的投资要与州的经济实力和企业的技术承受能力相适应。
今后十五年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将放在花钱不多,而又对国民经济有影响的方面。可以概括为“一个开拓、两个支持、三个面向”。即开拓技术市场;支持一批“短、平、快”的科技项目,支持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面向工农业生产,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协作,面向本地资源,抓好开发性课题研究,面向产业结构的调整,重视适用技术的研究。
战略重点将围绕一个产业(即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二个领域(交通、流通)、五个行业(食品、纺织、冶金、建筑建材、机械)、三个层次,(开放城市大理、集镇与坝区、广大山区)展开。
重点的内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在农业区划的指导下进行,关键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提高种植业、养殖业品种的产量和质量。在粮食基本自给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求和价值规律,逐步优化经作、牧业、林果、渔业、副业等产业结构。
发展交通要根据国家“七五”计划对西部地区的部署,建设与内地和沿海联系的铁路干线;大力抓好公路建设;发展地方民航事业。按照这一部署,拟议中的广下铁路、大理机场将会提到议事日程,为大理发展铁路、空运,形成综合运输系统开创新局面。但也必须看到,大理的交通运输即使到2000年,仍然是以公路为主,因而必须对现有公路干线进行技术改造,提高通过能力;大力发展区、乡公路,提高公路密度。
大理州的商品经济不发达,要按贸、工、农、科(技)的原则,处理好商品生产和科技支持的关系。对于出口创汇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商品,人民生活必需的副食品生产,应优先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新技术、先进技术加以支持,逐步建立一批商品和副食品生产基地,促进流通领域的发展。
大理州五个重点行业,是根据资源和现有的工业基础提出来的。随着本州经济实力的增长,将会在这些行业形成新的企业,逐步建立起符合大理特点的群体产业结构。要优先支持这些行业对基础设备,基础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关键设备和工艺配方,做好吸收消化工作;增强开发新产品的能力,缩短与国内先进水平的差距。
(二)战略布局
1. 地区布局。把大理州划分为三个层次。大理市的工农业生产技术代表本州的先进水平,将优先考虑工业的发展;各县城镇和坝区,是粮食、经作和牧业的依托,有发展加工工业的基础;广大山区对振兴大理经济有很大潜力。今后十五年将按照这一布局,各有侧重的发展。
(1)以开放城市大理为中心。大理市经济基础较好,一九八四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州的51.7%:人均工农业总产值是全州的1.8倍,是落后地区的2.5倍;大理市又是滇西的交通和流通中心;大理市在科技人才(工业科技人员80%分布在大理市)、常规技术传统技艺、产品开发、技术引进等方面,都比其他县有优势,无疑将代表本州的先进水平,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技术,必然首先在大理市得到发展,再向州内辐射。
(2)对各县城镇为中心的坝区,主要是把科学技术引向农村,以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加工技术为主;根据工农业生产需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新技术;重视适用技术的研究;组织必要的协作攻关。
(3)山区、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科技、文化都较落后,要从放宽政策上给出路。先治穷后治山,长短结合,以短养长,使山区农民树立起依靠科技进步致富的信心。从开发利用本地资源入手,选择一批投资少、见效快、技术成熟的“短、平、快”项目,纳入星火计划;大力普及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推广畜牧业、林果业的优良品种和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抓好开发性课题研究。
2. 农业布局。考虑到农业科技有一定的优势,按农业人口和耕地面积平均占有农技人员的数量高于云南和全国(大理每万人6.7人、每万亩5.17人;云南为每万人5.7人和每万亩4人;全国为4人和2人)低于先进的江苏省(每万人12人);获省奖的科技成果中,农业占88.2%,州奖成果中,农业占78.5%:从国外向国内转移的46个农业科技项目中,大理已推广应用23项;在稻、麦、豆的育种、高产栽培方面取得全省、全国水平的成果。因此在稻,麦、豆、烟、奶牛等方面,要求跟踪全国先进水平;旱粮要求达省内先进水平。
但人均占有耕地低于全省、全国,宜农荒地不多,后备资源贫乏;旱作农业占一半以上,生产条件差;中低产田地占85%左右;自然灾害频繁,粮食自给有余的难度大。要振兴大理州的农业,必须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抓好一批对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骨干产业。建设好烤烟、奶牛、肉牛、生猪、山绵羊、水产品、核桃、水果、茶叶、油桐、速生树、香料药材、食用菌等的优质商品基地,作为现在的起步产业,尽快形成今后的支柱产业。
粮食和经济作物要依托坝区,面向中低产,努力提高产量和质量。科技工作的重点是,抓好主要粮食作物的品种选育推广工作,要求到2000年更新品种两至三次;抓好高产、稳产、低成本栽培技术;培肥地力措施的应用研究、推广。使水稻、田麦、蚕豆等作物产量,达到或接近当时国内先进省区的水平。(www.daowen.com)
烤烟生产,根据择优布局的原则,将以东南部县的坝区为主,今后15年面积基本稳定(约四十万亩),重点是猛攻质量,提高效益。烤烟质量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市场有竞争能力,逐步开辟国际市场,积极发展出口烟叶生产;卷烟生产要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在国内占据稳定的市场。科技工作的任务是尽快实现种植区域化,品种良种化,栽培规范化,烘烤程序化,分级标准化;卷烟生产,主要是引进先进设备,引进新技术、研究或引进新配方,发展安全烟、混合型卷烟,创出本州的名牌烟。油料、糖料的发展潜力有限,为保证食油、食糖基本自给,必须采用先进技术,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下功夫。畜牧业的发展,将同时向坝区和广大山区两个层次展开。应大力发展草食牲畜。要以建设人工草场和饲料生产为基础,畜种改良和良种推广为中心,防疫为重点,畜产品加工为目的。实行种草、养畜、加工的配套建设。在城市郊区和坝区抓好养猪成套技术的应用研究推广,建设好瘦肉型猪的商品基地。力争到2000年建成十万头左右的大理州“奶牛片”;要抓死“邓川黑白花奶牛”育种的协作攻关,1995年育成具有地区特色和国内先进水平的小型黑白花奶牛品种;研究提高邓川奶牛区产奶量的适用技术;抓好奶公犊的综合开发技术。禽蛋生产以大理市为主,建立现代化养鸡场,带动郊区、郊县两户的发展,满足城市的供应。山区抓好肉牛商品基地开发技术研究;羊的发展要考虑适应本州毛纺和制革工业的需求。
水产养殖要充分发挥本州水面资源优势,合理利用水域,不断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对大中型水面,以保护和增殖为主,搞好洱海渔业区划,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改良生物区系,提高水域生产率;小水面以发展养殖为主,大力开发库塘、稻田、网箱、温流水养鱼的高产技术;发展人工养殖黄鳝、泥鳅;引进繁殖优良鱼种;研究饲料和鱼病防治技术:积极发展水生经济植物,引进良种示范推广。
蔬菜,主要抓好干热河谷地区早熟、反季菜的商品生产技术;建设好城市郊区、工矿区的商品菜基地;充分发挥各地有优势的大宗蔬菜品种和水生蔬菜生产;向山区普及推广蔬菜生产科学技术。利用杂交优势,引进或培育蔬菜良种,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研究蔬菜保鲜、贮运、加工技术。
林果业,主要是面向广大山区,重点抓死近期见效的核桃、水果、茶叶、油桐等开发技术。计划“七五”期间分别新增5万亩左右,到2000年建成以西部县为主的30万亩“核桃带”;以山区为主的30万亩水果生产区和20万亩茶园;以云龙、永平为主的20万亩油桐基地;建立云南松、华山松母树林和采种林基地10万亩;大力推广百日苗育苗移栽技术,保证“七五”期间20万亩基地造林质量,提高人工林的比重;速生丰产林配套技术的应用研究,“七五”的重点是抓好5万亩蓝桉人造纤维原料基地和以黑荆树、圣诞树为原料的五万亩栲胶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薪炭林,引进或选育本地各种速生、高产,高热值,多效益、萌生力强的树种进行示范推广:在宾川等于热河谷,进行柑橘、石栗、西蒙得木、泡桐等果木的开发研究;利用林区杂木进行人工栽培香菇、木耳、天麻等的开发研究,逐步形成商品生产基地;对野生菌类、药材、花卉等资源,除采集加工外,应做好繁殖保护工作,进行引种驯化、人工栽培和加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在抓好种植业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开展木材综合利用。如纤维板、胶合板、刨花板、单板、纸浆、栲胶、活性炭、松香、松针粉等产品;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保鲜、贮藏运输技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 工业布局。大理州资源优势不突出,开发利用程度低;经济发展水平低,优势产业不突出;工业装备和生产技术较落后;产业结构的基础脆弱。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不应寄希望于较单一的结构,因此提出五个行业作为战略重点。近期内可有先有后,但不宜过于强调优先,否则会形成优而不先(机械),或先而不优(食品)。要看准一项,支持一项,见效一项。力争尽快形成符合大理实际的群体产业结构和多方面的经济技术优势。
由于现有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不多(2.83亿元),技术进步的重点,要放在引进关键先进设备和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或创造优质产品上面。
大理州工业结构的现状是:以食品工业为主,其次是轻纺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今后要加强能源建设,大力发展食品工业,积极开发矿业,巩固提高轻纺工业,促进建材、机械等工业的发展。食品、轻纺、建材、机械等行业的布局以大理市为主;冶金、能源等工业将分布在有资源优势的各个县。
能源建设重点是有计划地扩建和新建一批煤矿,加快小煤窑的发展步伐;“七五”期间建成全州电网,抓紧小电站建设前期的勘测设计工作,力争在2000年时建成装机容量25万千瓦的发电能力,以满足全州2000年耗电十亿度,耗煤90万吨以上的能源需求。还要大力推广各种节能炉灶和家用电器产品:引进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开发利用的先进技术和材料。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贯彻中央“放开、搞活、管好”的矿业方针。加速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建设新企业;积极争取兰坪铅锌矿冶炼厂建在大理州。“七五”前期先后扩建、新建投产的有:云龙锡矿(日采选500吨)、北衙铅矿(粗铅每年5000吨)、鹤庆锰矿(锰铁每年5000吨)、大理冶炼厂(锰铁4000吨)、巍山锑品厂(每年1000吨)、永平钻铁厂等。对剑川铅锌采选厂、祥云铜钼厂、永平铜钴矿、大理铂钯矿、云龙、剑川铁矿、云龙银铅矿等的开发利用,要抓紧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工作,新建一批小而富的矿业基地,尽快形成大理州的冶金生产企业群。科技工作要为小型采选厂开发成套设备(或提供设计);提高锡、铅、锰、锑、钴等金属的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发展冶金产品的精加工;开展电力炼铁技术的应用研究。
纺织业,主要分布在大理市,现有7个全民企业,属我省的骨干,1985年产值7212.8万元,分别占市工业产值、税利的30.7%和38.8%。科技队伍占职工总数(7232人)的5.5%,科研和新产品开发有一定的基础。近年来引进一些先进设备,提高了产品的竞争能力。要加强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加速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发展人纤,化纤及毛纺新产品;研究织物染整技术,不断拓宽花色品种,巩固提高纺织业的优势。
建材工业,大力发展水泥生产,加速大理石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轻质建材,农用建材,水泥制品等,满足工业及民用建筑的需要;提高小水泥标号,降低煤耗的工艺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大理石开采及加工的新技术新设备,研制旅游工艺品等。
加速机械行业的技术改造,除巩固提高现有的风机、除尘设备、活塞、标准件、锅炉等优势产品之外,要开展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农田作业及农村运输机械,乡镇企业及工矿设备的开发研究,力争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
4. 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据卫生局1984年统计年报,每万人口平均有医务人员22.3人,未包括大理医学院,流研所、六十医院等),地方病种复杂,药材资源丰富,山区、民族地区缺医少药和环境卫生状况尚未改变。要抓住这些特点,积极开展地方病、常见病、多发病的流行规律和防治研究工作,不断引进新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医疗器械,发掘白族民间医药学宝库,开发药物新品种;还要送医送药上山,把大理州的医药卫生工作推向一个新水平。环境保护工作,首要的任务是建立生态农业,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其次是搞好工业布局,治理三废污染;重点是维护洱海的“高原明珠”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