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从大理的州情出发,是研究本州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和依据。
以洱海为中心的白族地区,接受汉文化最早,历史上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与中原地区差别不大。大理州的资源种类多、数量少,开发利用程度低,近期优势产业不突出。经济发展水平属发展中的地区,在全国为不发达地区。州内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极不平衡,这种差距主要是以地理的差异表现出来。要缩短这种客观上在的差别,必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才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大理州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现状
大理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滇中高原与滇西纵谷接合部位,地处滇西交通枢纽和门户,是云南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自古即作为第三条“丝绸之路”—蜀(四川).身毒(印度)道之要隘,又是南诏国、大理国的首府所在地,曾经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世纪初,大理、下关等处的工商业迅速兴起,商号遍及西南省区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同时近代工业开始萌芽,以白族为主的商业资本发展,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独树一帜,对云南近代经济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目前,大理市仍然是云南西部的一个重要的经济、交通、文化、科技城镇,对开发滇西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大理州共辖12县(市),其中有3个民族自治县,共居住着23个民族,1985年底总人口2812300人,其中少数民族1299800人,占46.22%。少数民族人口中,白族885100人,占31.6%。
根据州民委1984年调查,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在坝区的占47.68%,半山区的占11.75%,山区占21.91%,高寒山区占18.4%。白族人口集中分布在大理州中北部和云龙等五县市。
据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州总人口中受过各种文化教育的有1354800人, 占总人口中应填写文化程度总人数的57.92%,文盲982800人,占42.08%。每万人中平均有大学生18.4人(白族达30人),高中生285人,初中生1224人,小学生3466人。人口文化素质的特点是:文盲数量大,少数民族和妇女文盲比重高;初、高中学生质量差;高、中级科技人员缺乏。
据州民委调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理州民族地区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粮食总产由1979年的4.585亿公斤,增长到一九八四年的5.655亿公斤,人均口粮由182公斤增加到223公斤;农业总产值由3.12亿元增加到5.41亿元;人均纯收入由52元增加到158元;1984年底少数民族“两户” 已达33700户,占被调查少数民族农户222000户的15.8%,民族地区的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全州少数民族中已解决温饱问题的有76万多人,16%的农户开始走上富裕的道路。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大理州民族地区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生产条件差,和坝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按中央划分贫困地区的标准计算,经过1984、1985年的努力,贫困面虽已缩小,但1986年经各县、市和州委、州政府确认,全州尚有贫困乡478个,占乡镇的44.5%,人口783000多人, 占农村人口的29.4%。其中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特困乡209个,占乡镇的19.4%,人口304000人,占农村人口的11.9%,在特困乡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22000多人。
从大理州少数民族的分布、文化素质、经济状况及资源特点来看,当前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科技,关键是如何加强对山区的开发问题。
(二)大理州资源优势及产品特色评价
1. 资源概况及评价
土地资源:全州总面积为28356平方公里,折合4253万亩,人均15.7亩,低于全省17.8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4人,高于全省每平方公里84人。土地的利用状况是:耕地48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1.3%,人均1.73亩;林地2869万亩,占总面积的67.45%,荒草地552万亩,占总面积的13%;居民用地48万亩,占总面积的1.13%;交通用地16万亩,占总面积的0.38%;水域83万亩,占总面积的1.95%;余为其他用地。从总的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面积看,高于全国,低于全省,耕地也是低于全国和全省,属人多地少型,而且宜农荒地不多,后备资源贫乏。
气候资源:全州年平均温度摄氏15度,最热月平均气温20摄氏度,最冷月平均气温8.7摄氏度,气候温和。年均太阳辐射量每平方米141千卡,年日照时数2250小时,年降水量570至1100毫米,但分布不均,75%集中于7、8、9这三个月,干湿分明,特点是日照充足,量多质好,利用潜力大。
水和水能资源:全州年均降水量为298.7亿立方米,地表水径流量105.92亿立方米,地下水径流32.32亿立方米,总计有水138.2亿立方米,人均5193立方米,较全省、全国丰富;全州控制水量为7.743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56.65万亩,保灌面积118.28万亩;金沙江、澜沧江流经大理州的河段和支流,可开发的水力资源共1015.8万千瓦,其中属大电806.88万千瓦,小电194.7万千瓦。已开发西洱河25.5万千瓦,占大电蕴藏量的3.16%;开发州内小电站5.1万千瓦;共开发30.6万千瓦。
矿产资源:据现有资料,全州有金属、非金属矿44种,矿点388处,已查明48个矿床(大型5个,中型18个,小型25个)。在17种金属矿中,锡、锰、锑、铂、钯有相对优势,并已形成一定开采规模。非金属矿27种,其中大理石著称于世,储量1亿多立方米;石灰岩(1亿吨)、石膏(1千万吨)、岩盐(3632万吨)等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建材工业和食盐化工。煤炭已查明储量6779吨,远景储量仅1亿吨,资源不足,尚未找到炼焦煤,对发展冶金工业有制约。
生物资源:大理州自然气候条件复杂,生物种类繁多,种质资源丰富。据有关部门初步普查,有粮、油、烟品种1142个,畜禽品种68个,树种188种,水果33种(不包括品种),鸟31种,兽26种,植物药材787种,洱海有鱼贝类34种,水禽45种,苍山上有高等植物176科,1892种(变种),花卉品种有690种,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尤其蝶类多达199种。长期以来,大理州已形成了一批国内外负有盛名的地方品种,如邓川牛、大理马、漾濞核桃、大理雪梨、洱源梅子、马厂当归、大理茶花、高山杜鹃等。
森林资源:全州有林地1187万亩,森林覆盖率27.6%。活立木总蓄积量5552万立方米,其中针叶林占81.5%,是云南省主要用材林区之一。大理州森林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是:①分布不均,一般西多东少,相差悬殊。苍山以西的云龙、永平、漾濞、洱源、剑川等五县,总蓄积量3971万立方米,占全州总蓄积的71.5%,其余七个县仅占28.5%。②各材种比例不协调,用材林占83%,防护林13.9%,水源林0.7%:薪炭林1.6%。③全州森林资源占全省资源的6.7%,人均20.8立方米,低于全省人均数近10立方米,加之目前采伐量大于生长量,每年净消耗109万立方米。
旅游资源:大理州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是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以苍山、洱海为中心,州内分布景点120多个,景.区素以“风、花、雪、月”名扬中外,加之气候优势,民俗、民情、民居,都具有独特风貌,对国内外游客很有吸引力,开发潜力较大。1985年接待了37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观光考察人员11700。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大理州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科学技术发展中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2. 产品特色
(1)在第一产业中,商品率高,有市场、具有发展前景的产品为:
烤烟:是大理州的经济支柱。1985年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5万亩,产量4849.28万公斤,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烤烟先进地区之一,是云烟的后起之秀。
奶牛:洱源县有24600头,是全国的奶牛基地县之一。剑川、大理、弥渡、巍山等县市开始发展部分奶牛新区,将逐步形成大理州的“奶牛片”。全州有奶牛约3万头,1985年产奶14234吨,生产乳制品1513吨。
核桃:主产于漾濞、永平、云龙三县。漾濞核桃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全州现有面积约10万亩,年产量750万公斤以上,每年上调出口200多万公斤,远销欧美各国。
水果:属全省重点产区之一,1985年面积64600亩、产量2729万公斤,以温带水果为主,梨约占总产量的70%;梅子面积1万余亩,年产量75万公斤以上,梅制品销往广东、上海、港澳、日本等地。
茶叶:制茶工业历史悠久,主产品沱茶,被评为国家优质产品,苍山雪绿被评为省内名茶。目前种植面积7.1万亩,产量9.6万公斤,虽不能与省内外主产区相比,但生产、销售都不受市场制约,有发展前景。
香料:宾川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种植香叶质量好、产量高,年产香叶油已上百吨,全部上调出口。全州适应种植桉树,桉叶油年出口量在250吨以上。两个产品,均属全省优势。
药材:植物药品种767种,约占全省的60%,蕴藏量(37万担)丰富,马厂当归、茯苓、猪苓、天麻、苍山贝母等畅销国内外。
(2)第二产业中具有资源或技术优势的产业为:(www.daowen.com)
食品工业:卷烟、制茶、制盐、制糖和乳制品等工业,有资源或技术优势。
轻纺工业:大理是云南纺织工业的重点地区,现有7个全民纺织企业。产品有棉纱(5280吨)、人造纤维(2500吨)、布(2234万米)、毛毯(25万条)、人造毛皮、毛巾、针织内衣、床单等。一九八五年产值为7212.8万元,分别占大理市工业产值的30.7%和税利的38.8%。产品适销对路,引进一批先进设备,具有一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纺织原料人造纤维有余,但棉毛缺乏。造纸、皮革、塑料、印刷、包装、电池等轻工企业的产品,在滇西具有一定的优势。
森林工业:下关木综厂制材能力每年20万立方米,即将建成年产1万立方米的胶合板车间;云南木器厂年生产胶合板5千立方米,还有制材家具生产;年产2千吨的下关烤胶厂已试车投产;大理市有木制品加工单位5个,以制材、家具生产为主。
建材工业:1985年生产水泥15万吨,机制砖1825.6万块,大理石板料1.8万平方来。建材资源丰富,发展前景较好。
冶金工业:粗铅、锡精矿、锰铁、锰粉、锑品等金属的选冶已初具生产规模,产品有市场。
制药工业:立足我州药物资源开发的黄莲素、岩白菜素、竹红菌素、益脉康、近视乐等产品,在省内外有一定市场;其他新产品的开发前景也较广阔。
以上产业、产品是构成和支撑大理州经济的基本格局。
“六五”期间共完成出口商品上调额9305万元,名列全省第一。
(三)大理州经济、科技的发展变化与全国水平的比较
1.经济现状评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六五”期间,大理州各级党委、政府坚决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整个国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持续稳定发展。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全省、全国的水平。1985年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多;乡镇企业产值比1984年增84%;财政收入比1980年翻了1.7番;但是全州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在低基数下取得的高速度。
从1985年的一些人均占有水平,可以看出大理州和全国全省的差距。如人均社会产值和工农业产值,只为全国的47%和34.6%,为全省的86.5%和66.4%;人均国民收入为全国的63.9%,与全省接近;人均农业产值(不含村办工业)为全国的76.8%,略高于全省:人均占有粮食,比全国少80.5公斤;农村人均纯收入为全国的61.2%、全省的71.8%;人均工业产值为全国的19%、全省的44%;人均财政收入为全国的36%;社会商品零售额为全国的56.7%。
在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上,全国大体各占三分之一,趋于协调发展;而大理州为6∶3∶1,尚未达到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
2.国民经济发展预测
根据全国“七五”计划的主要指标,结合大理州的发展速度,对大理州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可能达到的水平,作了粗略的预测。工农业总产值,分别按9%、8%、7%的递增率计算,到1995年可实现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2000年力争达二点五番,20年平均递增8.96%。农业总产值按7.5%、7%、6%的递增率计,到200年实现翻两番,20年平均递增7.46%。工业总产值按11%、10%、9%的递增率计算,到2000年实现翻三番,工业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51.8%,20年平均递增11.56%。按州委、州政府要求工农业总产值1990年达20亿元(预测为18.9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达10亿元,年递增12.5%。州计委计划“七五”期间抓好十个改扩建项目,到1990年新增产值3亿元,企业挖潜、改造,增加产值2亿元,就可在1985年(4.96亿元)的基础上翻番,达10亿元,年递增15%(预测产值为8.35亿元,递增11%)。国民收入按7%、6%、5.5%的递增率计,到2000年时,翻二点五番,人均收入为814元,20年平均递增9%。人口根据计划生育办的预测,到2000年时为350万人,20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14.6‰,高于全国“七五”期间平均12.4‰的水平。人均占有指标与全国的差距将会扩大,预计到2000年大理州人均占有工农业产值只相当于1984年的全国水平;人均国民收入接近全国1990年的水平:人均占有粮食略低于全国1985年的水平。
3.科技现状评价
科学技术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得到迅速发展,在改革中稳步前进。科技管理机构日益完善,专业研究队伍逐步成长,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充实;科技群众团体迅速发展;党对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农、林、牧、副、渔各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工业技术有了进步;医药卫生取得喜人成绩;科技改革开始起步;为全州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科技管理工作已初步形成由州、市、县科委和委、办、局级的科技科(室)组成的一支管理队伍,对加强计划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组织协作、攻关和成果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是显著的。仅“六五”期间共完成省、州重点科研、推广项目225项,其中省列75项,各县市还安排了一批项目;三项经费投资共192万元;在经费管理上,执行有偿合同项目共47项,安排经费30.85万元,应回收17.4万元,占投资数的56.5%;成果管理方面,清理上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果,1978年以前,受省政府表彰35项;受州政府表彰,102项;1978~1980年受省奖励的重大科技成果21项;1979~1980年受州奖励的成果共175项;“六五”期间(1981~1984年)获省奖成果13项;州奖成果224项(不含其他系统);1982年奖励省优质产品5项,1984年政府又奖励优质产品24项。科技成果奖金6年共支出5.39万元。还制定了《大理州科技成果奖励条例》,从1986年起又制定了“大理州科技进步奖励条例”,在省州奖励的同时各县市和部门还奖励了一批成果。
州科委先后组织了一批协作攻关项目,如凤麦、“墨麦”的良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水稻滇榆一号、桂朝二号的高产研究;宾川经作粮作综试和农业综试区推广;玉米杂交种试验推广;棉花枯黄萎病、烤烟优质适产、甜叶菊开发研究等;邓川奶牛的考察及育种……这批项目对提高大理州的科技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起到重要作用。据1981~1984年对46个粮食经作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统计,4年累计科技投资(包括部门投资、但不含成本)151万元,产值增加4683.4万元,每投资1元科技经费产值增加31元,效益十分明显。
专业科研队伍逐步成长。“六五”期间先后建立了州林科所、食用菌所、科技情报所、烤烟研究所、矿冶开发研究所等5个,全州现有独立非独立科研所9个,职工281人,其中科技人员170人,工程师级为27人。多年来他们在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蚕豆的育种、高产栽培、植保、烤烟、棉、糖、经济林果等的试验推广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对地方病的防治研究和矿产资源的开发方面也有新进展;这些研究所历年共获省、州科技成果奖励项目108项。
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加强。初步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良种繁育、植保、土壤肥料、牲畜配种、改良、畜病防治、林果业、农机和水电水产等科技服务体系和医疗卫生网;计量、测试、设计、环保、地震、科技情报等方面也建立了一批服务机构。在试验研究、成果推广、技术服务、专业培训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群众科技团体。现有州级32个,4800余人;县级40多个,近4000人。对开展学术交流,普及科技知识,咨询服务等做了拾遗补阙的工作。
自然科学技术人员,一是数量少,据1985年统计,平均每万人口占有科技人员32.6人,低于全省45.2人和全国77.4的水平。二是素质差,高、中级科技人员只占3.67,大大低于全省11.7%和全国27.3%的水平;35岁以下的人数占50%,高于全国1.5倍,36~45岁的人数比全国低一半,46~50的人数接近全国水平;中年科技人员,多数知识老化,缺乏学术带头人,低水平的重复劳动情况很普遍。三是专业结构不合理,根据1985年统计,在自然科技人员中,工程技术占18.6%,农业技术占15.2%,医药卫生占48.1%,教学占16.7%,科研占1.36%。从农、林、牧、渔业内部结构来看,搞粮食的比重过大,经作人才不足,牧业有待加强,林业力量薄弱(每4万亩有林地只有科技人员1人),水产人才缺乏(每万亩可养殖水面有科技员0.55人)。工业科技人员分别占职工人数的比例为:煤炭1%,冶金1.8%,建材2.2%,机械5.3%,纺织5.5%,电力6.4%。卫生技术人员按主管局一九八四年的统计,占自然科技人员的55.6%,高于全省5.2%。四是管理人才缺乏,随着改革的深入,科技人员从事管理工作或提拔到领导岗位的趋势不断发展,但仍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特别是缺乏边缘学科的管理人才,如社会、经济、科技协调发展方面的机构和人才,今后很有必要予以加强。
大理州科技工作和先进地区比较还有很大差距。表现在综合攻关,新品开发能力差;一些工业项目多年拿不出成果;科研机构不完善,设备条件差,研究方向任务不明确,科技力量薄弱;重大成果不多,农业成果较零碎,适应范围小;科技投资不足,无法选择开发研究项目;课题管理分散,经费带有“照顾情绪”的性质。
4.影响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
(1)经济不发达。新中国成立后大理的工农业生产和全国一样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但由于受资源和铁路交通的限制,我省经济建设和三线建设的重点,没有转移到滇西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结构,长期得不到改变,商品经济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在落后的经济水平和社会环境中,智力开发和人才培养工作,不可能摆到重要的位置上来。而智力开发缓慢和教育事业的落后,又反过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2)科技上山的外部条件没有改善。由于山区的交通、文化、科技水平低,生产条件差,经济收入少,一些地区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科学技术即使送上山,也由于没有人掌握而扎不了根,优良品种或先进的农科技术上山后,因肥、水管理不能满足,发挥不了高产的作用……,加之过去受“以粮为纲”的思想影响,使山区的优势不能发挥,劣势也不能转化。
(3)科技投资不足。“六五”期间,省、州、县三级科委用于我州科技发展的三项经费共192万元,科学事业费138万元,合计330万元;州经委用于工业试验推广的省代帽费20.5万元(1982~1984年八项专项费):卫生局1980~1985年从事业费中安排用于科研的5.75万元;州农牧局1981~1984年省下拨的专项费和地方机动财力用于农牧业科研推广的经费约141万多元(不含薄膜补助135万元和各种普查、培训、仪器设备、茶桑改进、种畜、检疫、饲料、农机经费在内)。以上有关部门用于科研推广的经费总数约500万元。占“六五”期间州财政收入4.878亿元的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