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是决定条锈病流行程度的内在因素——
第一次流行原因是南大2419小麦良种丧失抗锈性能,我州从1950引进南大2419小麦品种,至20世纪60年代初推广面积达40万亩,从1961年后开始发病,到1963年大面积发生条锈病,已丧失抗锈能力及在生产上的使用价值;开始用“778”等品种更新。
第二次流行原因是“778”等小麦良种丧失抗锈性能,我州从1962年由云南省农科院引进“778”小麦良种,经1963~1965年多点试验示范后,进入大面积推广,用以取代感病的2419、滇西洋麦等品种,到1970年全州推广“778”25万亩,占当年小麦面积的35%。20世纪60年代末与778同时推广的小麦品种印度798、阿波、阿夫、欧柔等品种,均丧失了抗病性,严重感染条锈病。
第二、三次流行原因是大理州农科所选育推广的小麦品种63和凤麦13号及78系等品种,感病严重造成。
1965年大理州农科所用“778”、阿波、欧柔、“798”、51麦等作为亲本,杂交了一批组合,经选育于1969年,培育出63、0910、24-26、32、29-31等5个品种,通过1970~1972年多点试验示范,1974年全州推广这些品种共35万亩,但1973~1974年已严重感病。
1966年州所从1965年用欧柔“×778”的杂交后代中,进行系统选育,于1970年选出一个单株,进行加速繁殖和试验、示范,1974年命名为凤麦13号,1975年后大力推广,到1978年全州推广凤麦13号55万亩,占小麦面积的55%,获得小麦大丰收。丽江推广凤麦13号后也出现了亩产825.42公斤的高产,创全国小麦高产纪录。州农科所荣获1978年云南省政府科研一等奖,并出席了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
1979年以后,凤麦13号(含凤麦1~17号)、墨卡等推广品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以1981年最重,持续到1983年。造成第三次诱病流行。
1974年大理州农科所又用凤麦10号、11号为母本,墨波为父本杂交,于1978年育成78系、79系新品种,到1983年全州推广78、79系约20万亩,作为不抗条锈病的过渡性小麦品种使用。
两次推广使感病品种凤麦的种植面积达70%以上,导致全州第四次小麦条锈病大流行。
小麦63、凤麦13号、78、79系等品种,从育成到推广面积最多时,大约为5年,也是感病最为严重的时候,开始进入更新换代时期,也就是说这些品种的使用寿命仅为5年左右的时间。
第五次流行,1997年条锈病再度回升,全州主栽品种为凤麦、墨麦、绵阳三大系。1995~2000年全州感病品种年种植面积在13.3万~16.3万亩;中感品种10万~15万亩。发病严重的品种主要是:德国巨穗麦、新都762、抗锈2号、精选9号、绵阳20、绵阳24、2114等;原高抗品种8124、751等发病逐年加重,S001年也零星发病。
秋早地麦是条锈病传播的桥梁——(www.daowen.com)
大理州从1977年开始提倡种植秋麦,1980年发展为3000亩,到1989年全州种植秋早地麦13万亩,总产1500多万公斤(115.4公斤/亩);1990年种植面积近14万亩。
科研结果表明,秋早地麦是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繁衍导致流行的策源地。我州1979~1983年和1989~1991年的两次小麦条锈病大流行与秋早地麦的发展密切相关。
条锈病流行频繁的主要原因是越夏范围广,秋麦面积大,越夏菌源直接以当地的秋麦作为桥梁传播、繁殖,为田麦的春季流行积累了较多的菌源;另外,越夏区又是新生理小种产生的策源地和小麦品种抗锈性变异的易变区。
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发生变异——
大理州以往发生的几次小麦条锈病大流行,都是由于新的致病生理小种出现,使大面积推广品种丧失抗诱性而严重感病所致。
1963年小麦条锈病第一次大流行时,是条中13号、16号生理小种侵染南大2419,使之丧失抗病性和栽培价值;20世纪70年代初,大理州的条锈菌生理小种有条中11号、11A、19号、18号等,以条中11号、11A为优势种;1973~1974年条中11号小种侵染63、24、26等推广品种;1975~1979年,锈菌生理小种发生了变异,由条中19、18、17、11、20、21、23、24、25号组成,以条中19号为优势种;21、23号小种日益剧增,24、25小种存在着危险性;1979和1980年以条中23、21号小种占优势,比例相应为50.0%和33.3%;1981~1982年优势种为25号小种,比例高达47.8%~52.3%。
1978年后,随着凤麦13号和墨麦品种种植单一化,条中19号小种上升为优势种,使凤麦13号丧失抗性,导致1979~1983年的锈病大流行;1990年条中19号又侵染不抗病的78、79系。
我国从1957~1987年,先后鉴定出29个小种,29号小种已发展为全国的优势种。1989年出现频率达40.3%,致病范围广、侵染率高。据测1988年云南仍以条中19号小种为主,出现频率达40.3%。80年代末我州大面积推广的0483、0230、普170等免疫、高抗品种,开始感染条锈病,对致病生理小种未作研究。
我州在掌握了1963~1982年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年份的生理小种组成状况之后,又在弥渡县开展“全国小麦品种抗性变异观察圃” 的研究,于1990年和1997~2000年,在观察圃和重点县采集大量生产品种和观察品种的病叶标样,送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鉴定。结果大理州条锈病生理小种较复杂。1998年后发生较大变化,水源致病类群为优势小种,占58.8%;1999年上升为92%,其中以水13、水11为优势小种类型,水3、水2存在,1999年新出现水8、HY-3、CY22。
通过生理小种的监测,为小麦品种的合理布局和再利用以及抗锈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