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蚕豆小叶病的传播与防治措施

蚕豆小叶病的传播与防治措施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60年底至1961年初,宾川县的蚕豆由于受蚜虫的猖獗危害,导致蚕豆小叶病毒病突然流行,使1961年全县8.4万亩蚕豆严重减产,单产从正常年的100多公斤跌到28.6公斤,总产损失500多万公斤。进一步证实了蚕豆蚜虫是蚕豆小叶病的传播媒介。宾川在此后两年通过大面积防治蚜虫的实践,有效控制了小叶病的发生危害,1962年全县8.4万亩蚕豆,防虫面积达8万亩,1963年8.69万亩蚕豆防治8.5万亩蚜虫,有效控制了小叶病的发生危害。

蚕豆小叶病的传播与防治措施

1960年底至1961年初,宾川县的蚕豆由于受蚜虫的猖獗危害,导致蚕豆小叶病毒病突然流行,(当时并未确定是什么病害)使1961年全县8.4万亩蚕豆严重减产,单产从正常年的100多公斤跌到28.6公斤,总产损失500多万公斤。病害突发后,大理地委十分关注,郑刚书记亲自点名,要州农科所派植保技术人员前往调研,我接到通知后,没有交通工具,只能走路;又是吃不饱饭的年代,所长去厨房给我带上一包煮过的甜菜丁在路上果腹充饥。我只身从下关出发走到现在滇西水泥厂的位置后,为避开绕山顶走的公路,而选择了走小路,但我并不知道路在何方?一路上也遇不到行人,无法问路,只好往宾川方向闯,甜菜已经吃完,怀着完成党委交给我的任务的使命感,不顾饥饿劳累,终于在一天之内走完60多公里路,赶到了宾川。

到宾川后我找到宾川棉作站搞植保的邹贻俊等同志了解情况 ,调查现场,共同分析研究。从病症上看,病株叶片变小、黄化,茎基部丛生分枝;割除地上部分后,仍然发出竺枝;我认为“小叶、黄化,植株矮化,分枝竺生等特征”,应该属于病毒病害类型。按病理常识,蚜虫是传播病毒的媒介。据棉作站调查,1960年苗期(11月)和花期(12月),百株蚜量为118头和3029头,比1959年同期高11.4倍和16.6倍,1961年1~2月仍高出头年的15.4倍和6.8倍,导致了小叶病的突然流行。后经棉作站试验:用土壤、种子、病株汁液,人工接种健株均不发病;采用小叶病株的蚕豆蚜虫,接种在人工控制的无病蚕豆苗上,10头成蚜取食30分钟后,可使蚕豆发病率达100%。进一步证实了蚕豆蚜虫是蚕豆小叶病的传播媒介。只要加强蚕豆蚜虫的防治,小叶病是可以控制的。

宾川在此后两年通过大面积防治蚜虫的实践,有效控制了小叶病的发生危害,1962年全县8.4万亩蚕豆,防虫面积达8万亩,1963年8.69万亩蚕豆防治8.5万亩蚜虫,有效控制了小叶病的发生危害。使蚕豆亩产从1961年的28.6,恢复到120公斤,恢复到历史水平。(www.daowen.com)

我到宾川把蚕豆病情拿准之后,立即返回下关,直奔地委会向领导汇报,到门口时被门卫挡住,问我是干什么的。我经过连续几天的奔命赶路和调研,的确显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但我根本顾不了形象,难怪门卫不让进。我告诉他,我要向郑书记汇报我到宾川县调查蚕豆病害的发生情况 ,看你还敢阻拦!我终于向党委领导和宾川人民交了一份经得住科学验证和历史检验的答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