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指示,中共大理地委决定成立大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由杨增慰负责筹建。筹备组与大理农校、下关市委、福星公社党委协商后,确定所址设在大理农校内,由农校借给住房;向下关市福星管理区划拨土地60亩做试验场;向大理州农场、祥云、剑川县农场,抽调行政、科技干部2人,工人16人;于1959年3月10日正式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我1959年9月毕业于昆明农林学院后,与同班的5位同学一齐被分配到刚成立的大理州农科所工作。同年还有大理农校的毕业生6人,也分到大理州农科所。据统计,1959年州农科所的职工人数共38人,其中,科技人员20人,行政2人,工人16人。
1960年精简机构中,又把大理州土地利用队,大理州果树畜牧场和刚成立的大理州科委(仅有行政人员宋长荣1人)撤销,并入大理州农科所。调入科技干部7人,行政1人。职工总数46人,科技人员26人,行政3人,工人17人。
我们聚会在新年(1960年元旦)
1961年初,中共大理地委决定把大理农校与大理州农科所合并,为改革农业教育制度,实行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及半工半读制;校长兼任所长;教师有计划地参加科研实践,科技干部有选择地给学生上专业辅导课;学生除读书外,要参加科研活动并承包大田生产;使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利于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1961年调出科技人员11人,其中,下放回家4人;精减下放工人18人。职工总数41人,其中科技人员19人,行政3人,工人19人。
1962年,滇西大学撤销,农学系教师及部分设备并入州农科所。当年调入科技人员20人,调出6人。职工总数62人,其中科技人员35人,行政3人,工人24人。
1963年,调入科技人员9人,调出3人,职工总数71人,科技人员57人,行政2人,工人12人。(www.daowen.com)
1964年,所校分开。调出16人,其中大理农校6人,调入5人。职工总数58人,其中科技人员46人,行政3人,工人9人。
1965年为配合大理地委在大理县凤仪公社办样板田,州级农水系统下放到凤仪公社为样板田服务,州农科所也从下关迁往凤仪。向凤仪公社借用原凤仪县招待所和派出所的牢房作为住宿、办公用房;向凤鸣管理区征用荒坡及田地125.26亩,作为试验场及生活区用地,经逐年建设,至1976年建成生活区用地51.88亩,房屋建筑面积8066平方米后,归回向凤仪公社借用的住房,全部搬迁至新址。
1965年调入科技人员10人;调出13人,组建州茶桑果药站5人,州农机所3人;职工总数54人,其中科技人员44人,行政4人,工人6人。州农科所从1959年到“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期间,先后有州农场、州果树畜牧场、州土地利用队、州科委、州农干校、滇西大学(农学系)、州蜂兔学校等七个机构撤销,人员并入州农科所;同时又调出科技人员50余人组建了州茶桑果药站,州农机所,充实了大理农校教师队伍和各县农技站(15人)。此后又建立了州植保植检站,州种子公司,州土肥站等机构。
经历了借宿大理农校;所校合并、分开;搬迁凤仪等变动。成立各级政府(革委会)以后,又从州农科所调出一批科技骨干,多数当任了县处级以上领导。据州农科所所志载,至1988年先后调离大理州农科所的科技人员共108人。
大理州农科所1959年3月成立,到1968年期间的机构设置分为:作物组、土肥组、植保组、后勤组、办公室、饲养场。1968年12月成立革委会后,只有政工组和生产组之分。
1959年建所后,派出科技人员3人,首次在大理、祥云、永平县建立农村科技基点。我从1960年起至1963年,连续4年先后带领杨周吉、岳光明、李德骅、刘有德等同志,在漾濞河西、永平中屯、大理七里桥蹲点,从事蚕豆锈病、小麦腥黑穗病、水稻螟虫与稻瘟病的防治研究;1964年又在弥渡红岩、寅街科研基点,带领韩述仁、李云鸿、王惠贤等同事,在大理农校红岩分校建立网室,开展水稻螟虫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在寅街进行蚕豆锈病的研究。1964年底至1865年8月,云南省委从省级机关、部队和17个地州市抽调干部5800多人,组成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团,在大理、宜良两县开展“四清”运动试点。我参加了大理县“四清”工作团,海东分团上和工作队,负责下和村和队部秘书工作。“四清”运动结束后,地委决定把州农科所从下关迁往凤仪,配合地委在凤仪公社举办中心样板田,要我回州农科所,参加办样板工作。
1966年5月开始,农水系统集中学习批判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把一大批老干部轰下台,下放州五七干校劳动,接受工农兵再教育。后来又发生武斗,科研生产瘫痪,人员逃离单位,直到1968年成立各级革命委员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