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特
最初和丹尼尔·卡尼曼的几次见面,有一次是在吃晚餐的时候。当时,《魔鬼经济学2》刚刚出版。
“我喜欢你的新书,”丹尼尔说,“它会改变世界的未来。”
我得意扬扬地笑了。然而,丹尼尔的话还没有说完,“它会改变世界的未来——但不是变好。”
虽然我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有共鸣,但他是第一个当面对我这么说的人!
或许有人还没有听说过他的大名,丹尼尔·卡尼曼不是经济学家,却是有史以来对经济学影响最大的非经济学家。作为心理学家,他凭借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开拓性研究,成为唯一一名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非经济学家。我认为,并不夸张地说,他可以位居有史以来影响最深远的50名经济学思想家之列,也是最具影响力的10名在世经济学思想家之一。
那次晚餐后的数年间,我得以和丹尼尔熟识。每次见他,我都能从他身上有所领教。我认为,他独特的出众之处在于,他能看到本应显而易见的东西。这些东西不被他指出来,人们便会视而不见。
现在,他面向普通大众创作了一部佳作——《思考,快与慢》,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行为经济学浅谈著作——这样的著作会成为人们长期津津乐道的话题。丹尼尔很慷慨地同意解答“魔鬼经济学”博客读者的问题,问题转述如下,其回答也如下。
问:您和该领域的其他人所做的大量研究证明,我们常常会做出非理性决策,但对增加理性程度的方式有何研究?您是否对此也有过尝试?
答:当然试过,很多人都试过。我认为自我改善并无可能成功,不过在高风险的情况下三思后行也不失为良策。(即便是这条建议的价值也遭到过质疑。)改善决策过程在组织内的成功率更高。
问:宾州州立大学的管理人员选择掩盖橄榄球教练杰里·桑达斯基[8]的性犯罪情形,您的研究对他们的这种冒险行为是否有启示?
答:在此类案件中,如今将丑闻公之于众会产生立即见效、易于想见的巨大损失,而拖延的灾难性后果却含混不清、有所滞后。想必很多隐瞒不报的行为便是由此产生,假如人们相信隐瞒不报会对个人造成恶劣后果(如本案所示),未来我们所见到的隐瞒行为或许会减少。从这一角度来看,该大学的董事会采取果断行动很可能会在将来带来有益影响。(www.daowen.com)
问:列维特说您认为《魔鬼经济学2》会让世界变坏,您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答:《魔鬼经济学2》探讨了全球变暖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这句评论只是针对此内容而已。我以为,对某些方案做出正面阐释可能会让读者以为既然问题易于解决,便不必过于担心。这并非严重的分歧。
问:您的研究和作品如何帮助处于医疗业供需两端的人改善决策?
答:我认为,如不改变从业环境,就不能指望患者和医疗服务供应商的选择发生变化。按服务收费的诱因非常强大,健康无价的社会规范也深入人心(尤其是在费用由第三方支付的情况下)。行为变化的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的推动能够起作用的环节在于对系统改善的规划。必须提出的问题是“如何让医生和患者易于向预定方向改变”,这又与“为何他们仍然不想改变”密切相关。提出这一问题时,你或许常常会发现,对环境做出某些成本不高的微调会令行为产生显著变化。(例如,我们知道,人们在相信别人也纳税的情况下,更愿意纳税。)
问:您是否能谈谈幸福与满足感的关系?
答:可以。(一般而言)在当下感到幸福与事后感到满足不是一回事,人们在和所爱之人相处时最易感到幸福,而在完成获得高收入、维持稳定婚姻等传统目标时最易感到满足。
问:在其他方面很聪明的人却不认可科学思想或依据的正当性,对于如何规劝这些人,您是否有所建议?
答:将思想内容与思考机制区分开来会有所帮助。有的偏见(如先入为主的观念、不科学的信仰、特定的刻板印象)为内容偏见,很可能有文化局限性。有的偏见(如无视数据、无视歧义、我们容易形成刻板印象的普遍事实)是运用一般心理机制难以避免的副作用。
问:阻碍女性在以男性为主的领域工作的一大因素,是否有可能是这样的环境要求女性付出额外的心力?
答:形成自我意识劳心劳力,定然不利于发挥。此外,自我意识越强,你就越有可能将他人的态度解读(有时是误读)为性别偏见,这难免会雪上加霜。然而,希望仍然存在:处在稳定的环境中,与熟悉的人交流时,自我意识很可能会减少。趋势似乎是有利的:男性态度日渐改善,多种以男性为主的职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事,所以未来的情况很可能会优于以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