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将“关键时刻”这一概念作为一种启发式工具,用来确定哪些中国的政策挑战将丹麦的政策经验转化成中国的能源政治。“时刻”这一概念用于识别:自2005年以来中国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政策挑战;变革中的核心代理人如何通过干预(说服和动员)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招募政策参与者;参与者如何通过政策流程制定并实施解决方案;最后如何设计处理异议、阻力或“背叛”的策略[34]。
将“关键”添加到“时刻”一词之前,是为了找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源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核心政策挑战。确定关键时刻可以使我们将精力集中在那些尤其难以解决的棘手政策问题上,因为这些问题“与社会多元化(利益相关者的多重利益和价值观)、机构复杂性(跨机构合作和多层次治理的背景)和科学不确定性(可靠知识的碎片化和空白)相关”[35]。
为了阐明观点并找到“关键时刻”(见表10.1左栏),笔者首先分析中国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等相关政府机构,自2007年以来发布的中国能源政策重要文件、行业规划和能源政策指南(见附录1)。同时,通过分析中丹项目文件(见表10.1右栏),介绍丹麦在关键时刻提供帮助、解决棘手政策问题意见的时间点、方式及原因。
表10.1 中国能源转型和中丹合作中的关键时刻
续 表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www.daowen.com)
中丹合作始于两国政府于2006年达成的风能发展计划,中国国家能源局及其能源研究所是主要对口单位(MOU1)。截至2018年年底,双方已签署15项重要能源双边协议(见附录2),丹麦能源署是丹麦方面的主要公共政策参与者。
后文分析的总体目标是从相关参与者的角度检查政策学习和转化的经验,并且了解这些做法是否有效,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国内的政策转化。为此,笔者与参与双边合作的关键专家和官员进行探索性、半结构化访谈,以了解他们在实践中如何看待及开展政策转化的工作。
图10.1列出的研究方法强调了政策转化过程中的四个关键维度(箭头),它们遵循上面所列出的政策转化维度的顺序(编号的单元格)。笔者添加了一个新的维度来详细说明结果(第4维度)。图10.1的第二行描述了每个维度下的分析单元。
图10.1 政策转化分析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第1维度列出了中国能源转型的关键时刻,以及双边合作如何应对相关联的政策挑战。第2维度分析了参与者形成对政策学习和政策选择看法的意识形态基础。第3维度研究了所使用的具体转化时间和工具。第4维度从实践者的角度探讨中丹能源合作的政策影响,如何克服变革的阻力,合作创造的公共价值。关于公共价值,笔者研究了合作者对于通过政策转化创造了哪些公共价值的看法,如何商定并传播公共价值,以及它们是否针对中丹合作定义的最终公共价值结果做出回应,即在2100年将全球温度上升控制在2℃以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