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北欧科技创新:缔造新神话

北欧科技创新:缔造新神话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上,丹麦也是一个“科技创新王国”,丹麦人的创新精神可能比丹麦童话更为久远。丹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名科技大使以吸引投资并与世界顶级科技公司合作的国家。这一系列排名证明丹麦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卓越表现。虽然从这一年开始,丹麦的科技创新有了明确的主管部门,但各部门依然各行其是,科技创新活动远未能整合推出。丹麦政府下设高等教育和科学部,对全国的科技创新事务进行管理。研发投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提起丹麦,很多人的想象是一个“童话王国”。安徒生的作品为这个国家平添了许多天真烂漫的想象。实际上,丹麦也是一个“科技创新王国”,丹麦人的创新精神可能比丹麦童话更为久远。丹麦人的祖先维京人便是卓越的创新者和工程师。在维京时代,维京人发明的战斧、头梳及长船伴随他们的流血征战扬名世界。这种创新精神一直延续至今:在1901—2018年诺尔贝奖获得者中,丹麦共有13位,位列全球第11名;在食品、农业环境科学、药学、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丹麦的人均专利数量一直世界领先。

丹麦医药公司诺和诺德(Novo Nordisk)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市场价值最大的公司,在行业内拥有最为广泛的糖尿病治疗产品,提供世界上一半的胰岛素。丹麦的灵北制药(Lundbeck)和利奥制药(LEO Pharma)也是医药行业的佼佼者。丹麦传统的农业为当下食品科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像科汉森(Chr.Hansen)、爱氏晨曦(Arla)、诺维信(Novozymes)一直在致力于为全球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丹麦的格兰富(Grundfos)和丹佛斯(Danfoss)专注于对供水和供热系统进行改进,引领全球未来环境科学的发展。

实际上,Skype和谷歌地图(Google Maps)也是丹麦人发明的。2017年,丹麦设立“科技大使”一职,负责与脸书、谷歌、苹果等世界级科技公司加强沟通和联系。丹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名科技大使以吸引投资并与世界顶级科技公司合作的国家。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丹麦超过新加坡德国、以色列等国,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七位;在2019年度“欧洲创新记分牌”中,丹麦排名第三位,与荷兰、芬兰、瑞典一起被归为欧盟“创新领导者”;在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丹麦在“创新生态系统”这一指数上排名第五位;在全球智慧城市排名中,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位列第五位。这一系列排名证明丹麦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卓越表现。

丹麦的一大优势便是强大的人才储备,它的科研人员占全职工作人员的比例(1.56%)远超欧盟的平均水平(0.82%)。同为欧盟“创新领导者”,丹麦的人才优势也比较明显(荷兰为0.97%,芬兰为1.41%,瑞典为1.39%)。根据丹麦高等教育和科学部的统计,在丹麦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约为80万人(丹麦总人口约为580万人),这一数字在2040年预计将达到120万人。另外,丹麦对于国外人才的吸引力也是明显的,外国留学生在丹麦的高等教育中占很大比例,尤其是注册在读的博士生,外籍学生比例可达三分之一。

丹麦拥有世界级的科学基础,尤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在工程、水泵涡轮食品工业、土木工程、热过程与装置,以及其他特殊机器行业中,丹麦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优势。

专利是研发产出表现的重要指标。虽然丹麦的专利总数在2015年仅占世界专利总数的0.61%,但是如果按GDP进行标准化计算的话,丹麦专利申请数占世界专利总数的比例达6.24%,远高于欧盟的3.53%。在人均专利数上,丹麦位居世界第九。分领域来看,丹麦在生物技术领域人均专利数排名世界第一,在医药领域人均专利数排名世界第三。

丹麦是人均研究投入公共资金最多的经合组织国家之一。其研发投入相对较高,2017年研发投入约占GDP的3.05%,其中,公共研发保持在GDP的1%左右。这一比例与欧盟及世界其他国家相比都是不错的成绩。

除了优秀的人力资源储备、高水平的科研基础和丰厚的研发投入之外,《丹麦研究与创新系统同行评议》报告还指出,丹麦对于科研系统内多方利益主体的有效整合也是其科研创新优异表现的动力之一。目前,在丹麦已形成多个产业集群。

总体观之,丹麦的科研表现非常出色,尤其在制药和生物技术、能源、工业工程等科技领域,其科技人才资源及专利和出版的表现可谓不俗,其研发投入在GDP中的占比在全球的排名也位于前列,无愧为一个科技强国。然而,丹麦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与其科技强国的地位并不匹配,同时,丹麦科技研发活动的商业转化也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丹麦早期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在农业领域。随着丹麦朝工业国迈进,一个现代的科技创新体系逐渐形成。(www.daowen.com)

丹麦第一次尝试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的政府启动了“技术发展计划”,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创新的措施。对于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宏观建设在21世纪初期。当时丹麦的技术创新体系比较松散,没有一个正式机构负责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事务,而是由政府各部门分散管理。直到1988年,丹麦将教育部改组为教育与研究部(现丹麦高等教育和科学部前身),凸显研究创新的重要性。虽然从这一年开始,丹麦的科技创新有了明确的主管部门,但各部门依然各行其是,科技创新活动远未能整合推出。尽管如此,一个国家级科技创新体系已初具雏形,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以及咨询和资助体系中各主体的职责还是相对明确的。

决策层由三个机构构成。丹麦议会下设教育与研究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法案和动议的处理,对高等教育和科学部部长工作的审查。丹麦政府下设高等教育和科学部,对全国的科技创新事务进行管理。丹麦研究与创新政策理事会则是对研究与创新相关事务向丹麦议会和政府建言献策,其委员会成员共有九名,来自学术界和商界。虽然该理事会与丹麦议会和政府属于同一层级,但是实际上并无对等的权力,并不参与政策制定。

在经历一系列的调整之后,丹麦高等教育和科学部成为丹麦科技创新体系中最主要的协调与管理机构。虽然其他部门,如环境和食品部等,也主持一些部门内的创新活动,但是丹麦75%—80%的公共研发支出都由高等教育和科学部分配、下拨。丹麦高等教育和科学部下设丹麦机构和教育资助署、丹麦科学和高等教育署两个直属机构,管理全国性的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和创新的相关事务。

研发投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丹麦有着成熟的研发活动资助体系。公共科研机构的资金来源,一部分依靠财政拨款,另一部分来自丹麦公立的竞争性基金、私人基金和国际基金。其中,丹麦公立的竞争性基金主要由丹麦国家研究基金、丹麦独立研究基金和丹麦创新基金三个基金构成。

丹麦科技创新资助体系中的一个显著特色便是其庞大的私人基金资助。从丹麦最早的工业基金嘉士伯基金开始,私人基金资助社会研究便成了一种潮流。目前,私人基金会在丹麦的研发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仅诺和诺德基金会在2018年就支出17亿丹麦克朗,主要用于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研发和创新项目。格兰富集团的保罗·杜·耶森基金会也积极参与对研发活动的资助,并且将资助重心放在基础研究领域。2018年,格兰富的基金会共有9 500万丹麦克朗的慈善资助,其中,51%的份额用在科学研究上。

丹麦科研体系中的研发执行层由丹麦的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其他公立研究主体、医院、技术服务组织和企业构成,其中,最核心的研发执行主体是丹麦八所研究型大学。2003年丹麦的大学改革,让大学的权力进一步扩张,政府以合约制的方式对大学进行管理,对其内部事务不做更多干预,同时,这次改革也更加明确大学作为一个服务社会的公共机构的属性。外部力量开始介入大学董事会——校长由董事会任命,而不是之前的由学校内部选举产生。大学校长类似于职业经理人,而非大学内部自治的领导人物。丹麦的大学也由一个相对封闭的实体逐渐变为一个不断适应外部需求的“服务提供商”。由于大多数公共研究机构都并入这八所大学,它们(包括附属医院)共获得丹麦公共研发支出中95%的份额,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占比只有5%。这八所大学每年大概能从丹麦高等教育和科学部获得约89亿丹麦克朗的基础研究资助。

创新网络与集群同样也是科技创新的行动者。丹麦高等教育和科学部目前资助17个国家创新网络。这些网络主要是为了促进在能源、食品、信息通信技术及其他新兴产业领域中知识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协作。

简而言之,丹麦科技创新体系在运作中具有三大特点。第一,集中化管理体制与“超级部委”的存在。与其他国家纷繁复杂的科技创新多头管理的局面相比,丹麦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系统化整合,最终形成以高等教育和科学部为主导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第二,科研管理的充分放权与绩效导向的管理方式。高等教育和科学部在科研管理上充分放权。在考核机制上,高等教育和科学部采取绩效导向的管理方式,即与大学或其他科研机构签订合约,以合约中的目标来引导大学的科研工作,并且根据是否达到这些目标来评估大学的科研业绩。第三,大学的权力扩张与属性转变。随着丹麦12所大学合并成八所大学,以及多家公共研究机构的并入,丹麦的大学实际上已成为丹麦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巨无霸”主体。

丹麦人意识到,面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诸多不确定,研究和创新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出路,也是丹麦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2018年3月,丹麦政府公布《丹麦:已准备好抓住未来的机会——关于丹麦研究和创新的政府目标》报告。报告明确丹麦的研究必须是诺贝尔奖级别的高水准,研究必须有利于丹麦人民的福祉。2018年6月,丹麦科学和高等教育署公布“研究2025”的详细规划。该规划涵盖“新科技机会”、“绿色增长”、“更好的健康”、“人民与社会”四大领域的19个研究主题,作为丹麦公共资助体系将来的重点资助对象。

丹麦在2025年的研究主题上涵盖的领域不可谓不广泛,但是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取向。生物-生命科学是丹麦的优势领域,在2025年的规划中自然不可缺少,这说明丹麦人有意继续保持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数字化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潮流。实际上,丹麦在全世界范围内较早地开展数字化社会的建设,将数字化作为未来研究的方向,体现了丹麦科技创新规划的前瞻性。绿色增长强调的是科技创新要面向可持续的未来。这是丹麦科技创新未来的一大亮点。几乎所有国家都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像丹麦政府和丹麦企业将科技创新的方向放在可持续发展上的并不多。研究“更好的健康”和“人民与社会”进一步体现了丹麦研究的“以人为本”。研究的终极目的,还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也是丹麦“童话王国”的一种信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