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防洪工程的建设,蓄滞洪区相应暴露出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大局的防洪安全,而且对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稳定造成很大影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快给予解决。根据我们这次调研,认为当前蓄滞洪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防洪工程标准低、安全设施少,不能满足防大汛的需要。蓄滞洪区的情况历来比较复杂,特别是牵涉到安全建设与分洪损失赔偿、社会经济发展与管理等问题,因此长期以来,相关的政府领导和部门对蓄滞洪区往往是说的多、做的少。也有相当一些人认为蓄滞洪区就是临时装水的地方,只要水能装进去就可以了,不是保护的对象,其建设投入多一点、少一点,无关紧要。因此,蓄滞洪区的防洪建设(包括安全设施建设)投入历来很少,近年来还呈明显减少趋势。如:湖北省是我国蓄滞洪区大省,其国家级蓄滞洪区面积达8835平方公里,区内人口达497万人,承担分洪任务367亿立方米,但蓄滞洪区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减少,1998年共为2.7亿元,1999年为1.74亿元,2000年为1.13亿元,到2001年只有0.5亿元。荆江分洪区建成后,从1963年到2000年38年国家投入安全建设资金仅2.6亿元,年均不到700万元。我们对各流域1998年以来蓄滞洪区的投资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蓄滞洪区投资明显偏少,且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
表3 1998~2001年蓄滞洪区建设投资情况表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带来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蓄滞洪区围堤标准明显偏低,断面小,隐患多,并且多数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封闭圈,难以抵御较大洪水和完成有效的蓄滞洪任务。这种状况与其它防洪工程极不协调,一旦发生大水,仍可能出现十分紧张的防洪抢险局面。如1998年大水之后,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投入了数百亿元进行了加高加固,面貌焕然一新,即使再发生1998年同样高水位的洪水,将不会再出现抢修子堤和堤防险象环生的危急局面。但是由于多数蓄滞洪区围堤没有进行相应的处理,因此,很可能是江河干堤没有险情,蓄滞洪区堤防已经岌岌可危,千军万马不得不去抢守蓄滞洪区围堤,以及实施大量的人员转移。更为严重的情况是若遇更大洪水,需要运用蓄滞洪区时,可能蓄滞洪区早已溃决,已经不能发挥关键作用了,将可能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
二是蓄滞洪区分洪配套工程明显不足,多数蓄滞洪区进排洪水目前尚无闸门控制,分洪时靠临时爆破扒口,无法控制分洪流量,不仅给防洪调度增加了难度,而且不能有效利用蓄滞洪区的宝贵调蓄库容,将造成防洪库容的浪费和加剧了蓄滞洪区的淹没损失。据统计,目前长江流域的40个蓄滞洪区中只有荆江和杜家台这两个蓄滞洪区有闸门控制,海河流域的26处蓄滞洪区,只有三处建有进洪闸。
三是蓄滞洪区安全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分洪时人员和财产安全转移的需要,将严重影响蓄滞洪区的及时调度运用。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主要包括安全区(或称保庄圩)、安全台、避水楼、转移撤退道路以及通信预警设施等。
蓄滞洪区现有转移道路偏少,标准低,路况差,多为砂石路面。基层的同志普遍担心,可能还没有实施分洪,道路已经泥泞不堪,众多的人员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转移到安全地区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甚至在转移中就会因道路的原因造成人员伤亡。据了解1998年荆江分洪区群众转移就有60多人在转移中因各种原因死亡。(www.daowen.com)
安全台面积严重不足。淮河行蓄滞区安全台是20世纪80年代按人均面积21平方米建设的,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面积已远远低于原规划标准。我们在现场看到,群众生存空间很小,周围环境极差。据了解1991年淮河大水,许多安全台上人畜混杂,拥挤不堪,臭气熏天,甚至人死了也无处安葬,生活环境极其恶劣,很容易发生疫病传播流行,造成严重后果。
安全区(保庄圩)的标准也明显偏低,隐患多,日常维护管理薄弱。荆江分洪区共有54万人,在’98大洪水中,按照防洪预案,实际只有36万人实施转移安置,还有18万人在21个安全区内就地避洪。由于安全区围堤问题很多,且多年不用,一旦分洪,安全区围堤有可能出现严重险情甚至溃决,“安全区不安全”。
避水楼是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的必要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在蓄洪转移不及的情况下,解决少量人员临时避洪和财产安置问题,是在关键时刻保全生命的非常措施。国家补助建设避水楼的标准很低,一般在每平方米百元左右,绝大多数要靠地方政府和群众自筹解决,避水楼一般结合公共设施和居民楼建设,由于避水楼要经得住在洪水中长时间浸泡,要求采用强度较大、安全性好的框架结构,需要的资金相对较多。受投资所限,实际建设面积比规划标准要低得多。长江流域修建的避水楼最多,共有5067栋,面积48万平方米,按人均3平方米,只能解决26万人避洪,仅占长江流域蓄滞洪区总人口的3.8%。江苏黄墩湖蓄滞洪区的避水楼,人均面积不足1平方米。同时由于配套设施跟不上,蓄洪时群众在避水楼上短期生活(包括用水、医疗卫生等)没有保障。
蓄滞洪区的通信设施相当薄弱,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在一些蓄滞洪区建设的报警器早已不能使用,90年代中期建设的部分通信预警反馈设施也已处于淘汰边缘,市场上已没有销售,由于缺乏维护经费,设备难以正常使用。通信预警设施在分洪运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分洪前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分洪命令传送到每家每户,需要准确获悉分洪前的人员撤离情况。目前这种通信状况将给分洪运用带来很大困难。
2.蓄滞区工程管理十分薄弱,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经费无着落,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全国98处蓄滞洪区中,有设置专管机构的只有湖北省的荆江、洪湖和杜家台3个分洪区,寥寥无几,现有的这些管理机构还面临着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湖南省洞庭湖区各县水利局下设水委会,负责管理蓄洪垸,机构改革后下放到乡镇,职工工资没有着落,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工作。这些都是造成蓄滞洪区建设和管理始终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
3.蓄滞洪区政策法规不完善,社经管理混乱,发展无序,群众生活十分困难。社会经济发展无序,人口增长缺乏有效控制,几乎成为每个蓄滞洪区的共性问题。武汉市东西湖区是保护武汉市安全的重要蓄滞洪区,由于多年没有运用,加上管理不力,随着城市的发展,该蓄滞洪区大约有1/3已被开发建设成了新市区,国家科委和台联还联合在区内建立了开发区,甚至作为立法、监督机构的武汉市人大的会议中心也建在蓄洪区内。我们在当地进行调研时,地方政府提出要求摘帽的问题。这些都反映出了地方政府和部门防洪意识淡漠、法制观念不强,更暴露了蓄滞洪区管理的薄弱。
多数蓄滞洪区群众生活十分困难,与非蓄滞洪地区群众生活形成明显对比。由于管理上的混乱,加上蓄滞洪区建设发展的政策不明确,蓄滞洪区成为人们望而生畏的地方,不敢投入、不敢建设、不愿指导,以致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旱涝难收,农民也不敢多投入,多数蓄滞洪区成了当地最贫困的地区。如湖北省杜家台分洪区部分属武汉市蔡甸区管辖,蔡甸区去年人均收入达2800元,而其蓄滞洪区的人均收入还不到800元。安徽省的蓄滞洪区多数是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全国蓄滞洪区人口1800余万,是一个不小的群体,解决这些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当前一项重大课题和任务。
4.补偿资金缺口大。2000年5月《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颁布实施,当年河南省发生大洪水,3个小蓄滞洪区先后蓄洪运用,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拿出补偿资金1.7亿元。按照这样的补偿标准初步测算,荆江分洪区运用一次,补偿资金达25亿元,如果按6∶4的比例,中央财政拿15亿元,地方财政拿10亿元,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压力都很大。如果发生1954年那样江淮大洪水,中央和地方一次要拿出数百亿元用于补偿,困难将更大。我们在调研中,地方也十分担心遇大洪水,几乎无力补偿。届时还有可能会出现死保分洪区不分洪的情况,这就违背了制定补偿办法的初衷,不能在防洪调度中顺利启用蓄滞洪区,危及大局安全。
5.配套资金不落实。国家对于蓄滞洪区的投入,要求地方按1∶1的比例配套资金,省级财政往往把负担压到蓄滞洪区所在地。蓄滞洪区地方财力一般都很差,群众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为保护大局利益,本身就要做出很大牺牲,这种情况下还要承担蓄滞洪区工程建设的配套资金,不仅不合情理,实际上也很难做到,结果就是配套资金不落实,影响蓄滞洪区工程建设,达不到预期的建设目标。湖北省杜家台分洪区的群众说了一句很形象的话,叫做“自己花钱买绳子上吊”,说法虽然偏激,却暴露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