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研我们感到,长期以来,我国水利行业一直存在着“重建轻管”的倾向,热衷于上项目,筹资金,忙建设,而对于建成的工程如何保障良性运行,如何稳定管理队伍,始终没有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有政策法制保障的投入渠道,加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水利行业吃国家大锅饭和“等靠要、要分了”的积习甚深,致使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积淀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多。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有:
(1)本应由政府投入的经费不到位,大量公益性支出财政没有承担。在调研中发现,众多纯公益性水管单位本应为各级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但大都被定为差额补助事业单位,即使有拨款,也远远不能满足工程运行费和人员工资。大批综合利用工程管理单位同样承担着大量的公益性任务,但大部分单位财政没有任何补助。不仅工程折耗和维护管理没有补偿渠道和来源,而且连职工的工资发放都缺乏保证。
(2)自身造血功能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水价、电价偏低,水费收取困难。供水水费是水管单位主要收入来源,但是目前供水水价偏低使得供水不能收回成本,更不用谈形成供水产业,实现良性循环。据三省初步统计,农业供水水价仅为成本的1/3左右,而且收取率仅为40%~60%。有的地方甚至更低。另一方面,大多数水管单位没能依托行业和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大力开展多种经营,以多种经营的收入补充管理经费的不足。
(3)水管单位内部事企不分、机制不活。水利工程大部分为综合利用工程,社会公益性和经营开发合在一起,管理单位内部长期事、企不分,两类资产混在一起,界线不清,使得水管单位既不像事业单位,又不像企业单位。既影响了工程的管理,又阻碍了企业的发展。(www.daowen.com)
(4)人才总量过剩与技术人员缺乏并存。人员严重超编、结构不合理是目前水管单位存在的普遍现象。由于安排子女就业及一些地方政府随意安置人员等原因,队伍不断膨胀。据三省资料统计,目前职工人数已是原编制的2倍多,并且每年还以可观的数额递增。而各地水管部门真正急需的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具有高、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占的比例很低,如吉林省仅占2.8%,技术力量薄弱,无法满足规范的技术管理需要,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水平低,更谈不上实施现代化管理,造成了管理单位经济负担沉重,管理成本高,又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了工程的维护管理。
(5)社会保障程度低,医疗、养老负担沉重。由于国家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出台,水管单位现有职工医疗支出和离退休人员养老负担已相当沉重,如果将来全面推行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按目前事业单位的经济状况,难以按时足额交纳社会保险费。这已成为改革中安置分流人员和保障离退休人员生活的一大难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水管单位存在的上述问题愈加突出,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无法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利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水管单位体制改革问题已尖锐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