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系列相关文件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等陆续发布,特别是随着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的发布,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的区域探索已全面展开,各地结合各自的发展基础和特点,纷纷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或推进目标。本小节选取东部地区的苏州市、中部地区的河南省和西部地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区域案例,分析这三个地区在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实践探索。[7]
1.苏州市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探索实践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经把苏州、无锡、常州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概括为苏南模式,该模式的特征是以乡镇企业带动小城镇发展,以小城镇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经过30多年的发展,至2017年,苏州市的城市化率已高达75.80%,[8]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58.52%[9])高了17.28个百分点,进入成熟城市化阶段。同时,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苏州市的城市化发展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将苏州列为国家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以人为核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成为苏州现阶段推进新型城市化、提升发展质量的核心和重点。
(1)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优势
第一,较强的综合实力成为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强力支撑。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伴而生、相互促进。2016年,在我国工业总产值排名中,苏州位居第一,苏州拥有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工业基地,号称“世界工厂”,其较强的综合实力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17年,苏州市的GDP总量在全国排名第7,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和天津,[10]不仅如此,在这7个城市中,苏州市的人均GDP仅低于深圳市,位居第2。[11]从城市化发展水平来看,苏州市的城市化率已超过75%,标志着苏州已进入成熟城市化阶段。可见,较强的综合实力、领先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苏州成为“最有基础、最有条件、最有希望也最有可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地区。
第二,强劲的县域经济为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县域经济发端于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之初,苏州市的大批乡镇企业抓住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机遇,实现了超常发展,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所以,有一种说法认为,苏州强在县域经济。的确,苏州市所辖的昆山、常熟、张家港、太仓、吴江都是闻名全国的县域经济强县,且连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2017年中国百强县排名中,前四名都是江苏省的,而其中位居第一、第三和第四的昆山、张家港和常熟这三个县均是苏州的,苏州的超强县域经济可见一斑。县域经济的领先发展,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改善农村面貌、富裕农民等方面具有关键性影响,也为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有力促进了“三农”难题的破解。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在苏州市小城镇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现代农业进程也随之加快。苏州大力推进的“四个百万亩”工程,[12]提高了苏州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科学化程度。苏州市91%的承包地实现了规模经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2013年,苏州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157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1∶1,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苏州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破解“三农”难题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案例。
第四,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苏州素有“人间天堂”“鱼米之乡”的美誉。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建设绿色苏州、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苏州的一个重要特色和努力方向。在我国提出要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强调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大背景下,苏州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并加快推进“四个百万亩”、阳澄湖生态优化、生态园建设、十万亩湿地建设、河道水质提升、东太湖综合整治、吴淞江流域整治、大气清洁、土壤山体修复和垃圾及污泥无害化资源化等十大工程,使苏州市的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极大提升了苏州的城市化质量。
第五,文化传承创新城市化发展水平。苏州市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凸显了苏州城市化特色,一批历史风貌保存完好的古城、古镇、古村不仅体现苏州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特色和优势,更彰显了苏州城市化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实力。通过传承与创新历史传统文化,并融合新型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苏州提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苏州把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突出的文化优势,并将之融入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有效地提升了苏州城市化发展水平。
(2)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一,土地资源“瓶颈”挑战。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具有不可再生、供给有限、位置固定等基本特性,对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苏州在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土地资源“瓶颈”的制约。在苏州8488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中,超过40%的是水域面积,基本农田占地只有325万亩。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苏州城镇建设用地的获得将越来越困难,如何破解土地资源“瓶颈”,成为苏州有效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二,资源环境“瓶颈”挑战。仅就工业总产值而言,苏州市已超越上海,成为全国第一大工业城市。苏州全市GDP位居江苏第一。从产业结构看,苏州的制造业尤为突出,占比超过50%。截至2017年末,苏州全市有常住人口1068.4万人,其中,其中户籍人口691.1万人。[13]由于如此众多的人口密集分布在相对狭小的区域,苏州必然面临着较大的节能降耗减排压力,所以加快推进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逐步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是苏州市必须直面的严峻挑战之一。
第三,体制机制“瓶颈”挑战。苏州市要完成建设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打造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就要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结构,深化户籍、土地、教育、医疗、养老、社会管理等诸多领域、诸多层面的改革,而这些领域和层面的各项改革之间的关系又极为复杂,有些改革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如何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如何统筹协调推进各领域改革,是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又一个重大挑战。
(3)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做法
第一,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苏州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时,着力消除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实施“三大并轨”,即城乡低保、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全面并轨,使苏州市人无论从事农业还是工业、无论农村户籍还是城镇户籍,在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均等;二是大力推广“新村镇”理念,学校、医院、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村镇成为农村人口享受城市生活的新家园。三是在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基础上实施“七个一体化”,[14]使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有了着力点,有效地推进了改革试点建设。
第二,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在国家提出的要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思想指导下,苏州市依据不同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生态类型,把各镇区分为区镇合一模式、产业集聚模式、古镇保护模式、现代农业模式、综合开发模式、绿色生态模式六类,其中,以吴江区为试点探索的区镇合一模式,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打破行政界限、统筹协调区域发展,既优化了资源配置、实现了功能互补,又提高了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15]苏州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提出了“三形态”[16],即根据各行政村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状况确定各自的主要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同时,苏州市还推动“三集中”,实行“三置换”。[17]在推动“三集中”时,苏州市还特别强调了集中居住区规模要适中,农业经营规模要适度,规划保留村庄规模要适宜,这三个“适”,是苏州市在立足实际、统筹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冷静思考和科学谋划。[18]
第三,集聚集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集中”是苏州市集聚集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具体体现。“三集中”就是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积极推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一方面有利于实施“退二还一”“退二进三”;[19]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产业链式发展,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改善农村社区居住环境,完善配套服务设施,进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有利于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科技化、机械化、标准化和市场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进而有效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第四,融合发展贯穿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融合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苏州市的融合发展主要包括城乡融合发展、产城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融合发展。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苏州市以“七个一体化”为改革重点,通过实施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的规划合一或规划融合,统筹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产城融合发展方面,苏州市按照依城促产、以产兴城的思路,以“四个百万亩”工程推动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拓展,以“接二连三”、1.5产业、2.5产业等新思路,促进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并有力促进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融合发展方面,苏州市明确“生态、生产、生活”的功能定位,在发展生态农业中实现生态质量和农业农民的经济效益的“多赢”,让农业生产、田园风光和新村镇建设相互融合,打造拥有田园生态美景的新家园。
第五,深化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苏州市推进新型城市化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如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苏州市以“三个置换”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探索,从而建立土地资源增值收益共享机制,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最终保障了农民的长期收益。[20]此外,苏州还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和社区股份合作社这“三大合作”,“三个置换”与“三大合作” 成为相辅相成的配套改革措施,由此形成了“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村村有物业、年年有分红”的新格局,从而使苏州农民真正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受益者。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苏州市通过城乡社保“三大并轨”[21]推动社保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率先实现了城乡之间在低保、基本养老、医保这三个方面的一体化,成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举措。
2.河南省推进新型城市的探索实践
在现代化初期阶段,河南以强农兴工为主要任务,走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之路;在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河南通过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功能的完善,促进人口和产业的集聚,进而推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以实现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四化”同步发展。
(1)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
第一,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河南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截至2017年末,全省总人口10852.85万人,常住人口9559.1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794.8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0.16%,[22]比全国平均城市化水平低8.36个百分点。河南省是我国新兴工业大省,其工业增加值多年在中西部地区名列前茅。2017年,河南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6∶47.7∶42.7,第二产业高出全国平均水平高7.2个百分点。从河南的产业结构状况来看,河南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因此要振兴河南,实现中原崛起,必须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但河南的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其城市化率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鉴于此,河南应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在“三化”协调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户籍、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
第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具体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城乡规划相互衔接。要充分发挥规划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建立健全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镇规划等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实现城市和农村规划的无缝对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纳入城镇体系规划,将城镇设施延伸至农村,依照城镇社区建设理念,统筹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实现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产业升级、转型,使现代产业体系与城镇体系相适应,同步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化进程,进而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高效农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等特色产业,加速要素集聚,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是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立足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城乡优势互补、利益共赢、融合发展。实现城乡要素和产品市场的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的金融、技术、产权和劳动力市场,提高利用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实现城乡设施一体化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规划、建设、发展的一体化,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拓展延伸城际轨道交通网,提升农村公路等级,在城乡之间实现高效连接;实现公共服务共享,提高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形成综合统一的电力、邮政、信息等方便快捷的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实现生态共建,统筹生态廊道、水系与环保、绿化的设施及布局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第三,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首先,要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不断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城镇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其次,要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建成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后,要加大各级政府投入,按照城市社区建设理念,完善配套设施,实现“六通六有两集中”,“六通”即通四级公路、客运、自来水、电、有线电视、宽带;“六有”即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连锁超市、文化活动室、公共活动场所、幼儿园(5000人以上的配建小学);“两集中”即垃圾集中收集、污水集中处理。完善“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垃圾收运系统;支持具备条件的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与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对接,进行污水集中处理;远离城镇的新型农村社区,因地制宜地选择投资成本小、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的污水处理技术,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2)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着力点(www.daowen.com)
第一,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促进协调互动发展。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是要建立符合河南实际的新型城镇体系。首先,要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构建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长区域,提升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加快路网建设,建成以郑州为中心的半小时核心圈、1小时紧密圈。[23]其次,要强化郑州的龙头作用,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充分体现郑州的中原城市群核心增长极地位。最后要增强县城的承载承接作用,按照现代城市的理念和标准,提高县城承载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
第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融合发展,这就需要完善城镇功能,促进要素集聚,推动以城促产,以产兴城。充分发挥郑州、洛阳等特大中心城市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等优势,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高端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其他中心城市在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的同时,要着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产业能级。发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素成本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因地制宜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扩大服务业规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三,加强载体平台建设,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强载体平台建设,使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特色商务区等成为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首先,要着力规划和建设城市新区,使之成为一批千亿级现代产业发展高地。其次,要狠抓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建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平台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最后,在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着力发展特色商业区和商务中心区,使之成为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区、城区经济增长中心和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
(3)河南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主要做法
河南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第一人口劳动力大省,其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一些做法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早在2003年,河南在发布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河南“三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2011年9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体现了国家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意图,即如何闯出一条既不牺牲农业和粮食,又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这成为中央的嘱托、人民的期望、全省的承诺。2016年9月,河南颁布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全面阐释了河南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以及具体实施办法,是全省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根据这一文件,并结合河南的实践探索,河南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步伐。主要措施包括:首先,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省各地纷纷制定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具体实施方案,使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比如,2015年2月,洛阳市颁布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通知》,并修订完善相关的户口管理办法。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的区分,实行城乡一元化户籍登记;全面放开县城和建制镇落户限制,并将中心城区的落户条件放宽为参加城镇社会保险1年以上、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本人及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和父母均可迁入。这项改革大幅度地降低了城镇地区落户门槛。其次,全面推进居住证制度。使居住证与基本公共服务挂钩,保障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与户籍人口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例如洛阳市推进居住证与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险、就业指导、便民服务等民生问题的衔接,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全力保障居住证持有人的市民待遇。[24]再次,全面解决随迁子女就学问题。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就是要切实贯彻执行就地就近入学政策,使随迁子女能主要在公办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在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完成学前教育,并享受相关免费政策等。最后,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使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无后顾之忧。这就要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资源型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在农村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农村空置宅基地有偿流转和退出机制,以实现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和优化配置。
第二,加快现代城镇体系构建。具有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是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高的重要标志。河南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就是要建成以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为先导,以郑州都市区为核心,以各地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为支撑,以不断壮大的新兴中小城市为战略支点,以重点小城镇为农村腹地辐射点的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功能互补的现代城镇体系。
第三,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实施棚户区改造,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市容市貌;二是加强城市交通网建设,真正做到“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三是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四是加快新型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智慧化服务水平。
第四,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为先导,以绿色、低碳、集约、紧凑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平台,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实现城乡要素互补、资源共享的城乡一体化发展。[25]
3.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探索实践
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截至2017年末,宁夏城市化率达57.98%,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但仍然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入21世纪后,宁夏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以培育沿黄城市为重点,以打造大银川都市区为引领,着力优化城镇布局,促进大中小城镇梯次发展。21世纪第二个十年,宁夏提出要作为一个大城市来规划建设的新思路,并在城镇规划体系完善、生态移民、交通基础设施以及扩大开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
(1)宁夏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思路演进
2002年6月,宁夏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城市化推动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同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九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做大、做强、做美银川市,着力打造“两翼三区一市”的“大银川”,全面提升银川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2006年10月,自治区党委九届十四次全会提出按照“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和谐永续”的要求,建设沿黄城市带,打造“黄河金岸”。要充分利用宁夏在沿黄地带分布的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四个地级市,以及平罗、青铜峡、灵武、贺兰、永宁、中宁六个建制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联通城市群之间的高效便捷交通走廊,把这十个市打造成为集聚发展、联动发展、优势突出的沿黄城市群。
2011年4月,自治区启动实施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统筹山川、城乡发展,以加快宁南地区建设。2012年6月,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把宁夏作为一个大城市来规划建设”的城市化理念,提出要加快沿黄城市带建设,增强银川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石嘴山、吴忠、中卫等沿黄骨干城市的功能完善,着力打造西部重要的城市群。2014年2月,宁夏召开了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讨论了《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要构建“一主三副、核心带动,两带两轴、统筹城乡,山河为脉、保护生态”的城镇化总体空间布局,形成“都市区、副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级配合理的城镇体系,力争走出一条符合宁夏实际的新型城市化之路。2014年8月,宁夏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了新型城市化发展目标。2017年11月,宁夏发布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确定了宁夏新型城市化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步骤,为宁夏新型城市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2)宁夏推进新型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一,城镇化落后性、滞后性的挑战。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自治区,宁夏城市化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尽管2017年宁夏的城市化率已达57.98%,但依然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4个百分点。与工业化进程相比,宁夏的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城市化率增长速度低于非农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城市化发展滞后,成为制约宁夏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城镇发展小而散的挑战。宁夏的城镇体系构成不合理,从“一主三副”的城镇体系核心区发展情况来看,首府银川市作为全区最大的城市,2017年人口为134万人,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石嘴山市的人口分别达到133万人、124万人、112万人、48万人。按照50万~10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100万~500万人口为大城市,500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的标准划分,宁夏全区内无论大城市还是中等城市都存在数量偏少的突出问题,没有特大城市,小城市也普遍偏小,未能形成大中小城镇协调联动发展格局,偏小的城镇规模,必然导致总体实力偏弱,也导致吸纳转移人口、集聚资金技术等资源、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弱势问题。
第三,生态环境复杂性和脆弱性的挑战。宁夏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天然草场退化、引黄灌区耕地盐渍化等问题突出。尽管宁夏近年来在治理水土流失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宁夏依然面临着如何尽快构建西部生态屏障、坚守耕地红线,如何推进生态补偿与生态修复,如何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巨大挑战。
第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挑战。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天蓝、地绿、水净,但是宁夏拥有以煤炭为主的高碳化的资源禀赋,煤化工、盐化工等特色主导产业均是高碳产业,从而形成产业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随着宁夏跨入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凸显,如何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以节能降耗减排作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统筹协调产业发展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宁夏面临又一现实挑战。
(3)宁夏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主要做法
第一,完善规划体系。在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宁夏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先后研究制定了《宁夏城市化发展纲要》《宁夏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年)》《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等一系列重大规划,同时还完善了镇村布局规划、大银川都市区等区域规划、专项规划,进一步编制了宁夏沿黄经济区总体规划和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等,并制定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塞上农民新居、城镇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专项规划,扩大了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为推进宁夏新型城市化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第二,加快建立多层次城镇体系。21世纪以来,宁夏一直十分重视城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出要加快推进以银川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区建设,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沿黄城市群为骨干,石嘴山、固原、中卫三个副中心城市加快发展,与银川市相互呼应、分工协作、互补发展;形成城镇功能定位明晰、等级序列合理、空间布局优化的多层次城镇体系,这些城市化发展思路为宁夏推进新型城市化明确了发展蓝图和功能定位。
第三,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特别是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早在2003年,宁夏就出台了《关于鼓励引导农民变市民,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放宽了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只要符合下列三项条件之一就可以申请入户:有合法固定住所、有稳定职业和稳定收入来源、按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2011年,宁夏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一制十二档”的统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一制三档”(2020年改为“一制一档”)的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城乡统筹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的省份。2013年3月,银川市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放宽了外地来银务工就业人员的落户条件,即外地来银务工就业人员,凭签订的劳动合同和连续三年本地养老保障缴费凭证,可迁入本人、配偶及未婚子女户口。2014年8月,宁夏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了宁夏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转移。决定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规定凡是宁夏农业人口,只要在建制镇和中小城市有合法稳定住所或职业、有意愿、有能力的,可直接转为城镇户口。《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进一步深化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具体措施涉及居住证制度、农民工市民化财政支持政策、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进城落户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等多方面内容。[26]
第四,深入实施开放宁夏战略。宁夏提出要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和美丽宁夏。开放宁夏位于“四个宁夏”之首,表明宁夏要深入实施扩大开放战略,立足区位交通优势,抢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 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使宁夏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涌入宁夏,从而为宁夏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提供资源保障、物质基础和市场需求。
第五,探索绿色低碳城市化发展之路。宁夏不同的城镇有着不同的发展特色、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基于此,宁夏提出了宜居宜业型、山水园林型、滨河水韵型、生态旅游型等各具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力争探索出一条绿色低碳的城市化发展之路。此外,宁夏还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以生态移民为重点,通过生态移民推动生态涵养、生态修复、扶贫攻坚,在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过得好的同时,为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了保障。宁夏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等为载体,强化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环境保护,推进大银川都市区黄河两岸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植树造林,加强湿地保护,推进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格局,改善城乡环境质量,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