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弱质性农业无法支撑城市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弱质性农业无法支撑城市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如此,改革开放前我国还是通过抽取农业剩余为工业化提供资金,使得作为一个弱质产业的农业更加脆弱,这种以牺牲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工业化战略,既削弱了其赖以发展的农业基础,也不利于城市化的有效推进。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相较于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仍然比较缓慢,农民靠天吃饭的局面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农业的基础还是比较脆弱。

弱质性农业无法支撑城市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相对于二、三产业来说,农业由于受制于自然规律而具有先天不足或劣势,即农业是典型的“弱质产业”。我国农业的弱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的自然风险大。迄今为止,我国农民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也就是说,农业仍然无法避免自然环境的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发生。而我国又是一个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农业始终面临着较大的自然风险。二是农业的市场风险大。目前我国农业仍然是以家庭为主要经营主体,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都比较低,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缺乏应对能力,再加上许多农产品具有鲜活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等特征,也加大了农业的市场风险。三是农业的自我积累能力不足。由于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极少,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1/3,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农业的商品化程度也不高,加之始终存在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致使农业经营的自我积累能力不断降低,农民只能以非农收入来弥补农业经营的货币投入。四是农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像大米小麦玉米等许多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是缺乏价格弹性的,即这些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的反应程度较小,当市场上出现农产品供过于求时,必然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进而产生增产不增收或“丰收悖论”现象。

尽管如此,改革开放前我国还是通过抽取农业剩余为工业化提供资金,使得作为一个弱质产业的农业更加脆弱,这种以牺牲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工业化战略,既削弱了其赖以发展的农业基础,也不利于城市化的有效推进。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行、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两权分离”、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实施、农业税的彻底废除、农业补贴的广泛实施、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等等,这些重大改革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把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四化”协调发展,作为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任务之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相较于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仍然比较缓慢,农民靠天吃饭的局面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农业的基础还是比较脆弱。所有这些情况都表明,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障碍[61]不能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必须进一步加大扶农支农力度,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减少农民,富裕农民,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程度和专业化、一体化水平,夯实城市化发展的农业经济基础。(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