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球主要国家城市化进程及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分析

全球主要国家城市化进程及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分析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此,本书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深入地研究当今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典型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化道路,并在全球城市化的视角下重点研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内涵,希冀对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的顺利实现有所裨益。

全球主要国家城市化进程及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分析

综上所述,中外学者对城市化与城市化道路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为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战略的制定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积累了丰硕的文献资料,为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同时也应看到,这些研究大多数侧重城市化或城市化道路的国别研究,对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典型的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化道路的系统比较研究还较少,对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特别是对这一道路的“中国特色”的具体体现以及其“新”在何处等,还缺少深入的研究。尤其缺乏在全球城市化的视角下,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实现路径的系统、深入研究,更缺少对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故此,本书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深入地研究当今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典型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化道路,并在全球城市化的视角下重点研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内涵,希冀对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的顺利实现有所裨益。

【注释】

[1]冯奎.中国城镇化转型研究.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5.

[2]A.Sedra.Effects of urban land use on surface temperature in Berlin:case study.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Development,1867,10(2):128-137.

[3]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4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0.

[5]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经济增长.常勋,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87.

[6]沃纳·赫希.城市经济学.刘世庆,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22.

[7]赫茨勒.世界人口的危机.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52.

[8]C.Wilson.The dictionary of demography.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86:225.

[9]蔡俊豪,陈兴渝.“城市化”本质含义的再认识.城市发展研究,1999(5).

[10]LouisWirth.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38,44(1):1-24.

[11]山鹿城次.城市地理学.朱德泽,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106.

[12]高珮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增订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407.

[13]参见山鹿城次.城市地理学.朱德泽,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106.

[14]参见许学强,等.现代城市地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47.

[15]J.Friedmann.Using neural networks and GIS to forecast land use changes:a land transformation model.Computers,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002,26(6):553-575.

[16]D.Harvey.Characterizing the urban environment of cities and towns:a template for landscape planning.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8,87(3):210-222.

[17]M.Castells.Using the sleuth urban growth model to simulate the impacts of future policy scenarios on urban land use in the Baltimore-Washington metropolitan area.Environment and PlanningB:Planning and Design,2003,31:251-271.

[18]参见范双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19]高珮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增订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409-411.

[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1.

[21]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34.

[22]参见张贵,李靖,丁梅.国外城市化与产业发展关联的研究述评.生产力研究,2012 (3).

[23]K.J.巴顿.城市经济学.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4]城镇化与小城镇课题组.国外城市化:译文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情报所,1987:93.

[25]R.E.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宋俊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

[26]城镇化与小城镇课题组.国外城市化:译文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情报所,1987:94.

[27]城镇化与小城镇课题组.国外城市化:译文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情报所,1987.

[28]转引自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陈一箔,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78:72.

[29]R.E.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宋俊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3.

[30]转引自康少邦,等.城市社会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8:265-304.

[31]参见王维峰.国外城市化理论简介.城市问题,1989(1).

[32]Ray M.Northam.Urban geography.New York:John Wiley&Sons,1975.

[33]周牧之.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281.

[34]山田浩之.城市经济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

[3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346.

[36]钱陈.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主要理论和模型评述.浙江社会科学,2005(2).

[37]D.Black,J.V.Henderson.A theory of urba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9,107 (2):252-284.

[38]P.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 (99):483-499.

[39]杨小凯.经济学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0]参见程开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及理论模型述评.经济评论,2007(4).

[41]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0.

[42]H.钱纳里,M.赛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43]R.E.Lucas.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3-42.

[44]R.L.Moomaw,A.M.Shatter.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bias toward large citie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6,40:13-37.

[45]J.V.Henderson.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3,4:275-341.

[46]J.C.Davis,J.V.Henderson.Evidence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3,53:98-125.

[47]郭晔,赵艳群.城市化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9(1).

[48]S.Poelhekke.Urban growth,uninsured risk and the rural origins of aggregate volatility.EUI Working Paper ECO,2008(26).

[49]参见陈甬军.中国城市化发展实践的若干理论和政策问题.经济学动态,2010(1).

[50]Shahid Yusuf,Weiping Wu.The dynamics of urban growth in three Chinese cit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51]R.J.R.Kirkby.Urbanization in China:town and countr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 1949-2000 AD.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5.

[52]William L.Parish.Urban policy in centralized economies:China∥Tolley,Thoms.The economies of urbanization and urban polic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World Bank,1986.

[53]参见何志扬.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54]Reeitsu Kojima.Introduction:population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Developing Economies,1996(4):349-369.

[55]成德宁.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城市化的趋势、问题与对策∥唐磊,鲁哲.海外学者视野中的中国城市化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85.

[56]简新华,何志扬,黄锟.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51-52.

[57]吴楚材.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0.

[58]胡欣.城市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6.

[59]洪银兴.城市功能意义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经济学家,2003(2).

[60]崔功豪,等.城市地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69.

[61]蔡俊豪,陈兴渝.“城市化”本质含义的再认识.城市发展研究,1999(5).

[62]刘勇.我国城市化回顾与展望.中国经济时报,1999-04-14.

[63]高珮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增订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

[64]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47.

[65]王振亮.城市空间融合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8.

[66]秦润新.农村城镇化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8.

[67]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理论与政策框架.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4:17-18.

[68]季任钧,景普秋.“三农”问题的症结及其解决途径.理论与现代化,2004(2).

[69]赵煦.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革命与工业化.兰州学刊,2008(2).

[70]王新娜.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生产力研究,2011(6).

[71]蒋贵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动因.发展研究,2009(2).

[72]曹广忠,刘涛.中国省区城镇化的核心驱动力演变与过程模型.中国软科学,2010(9).

[73]蒋凤旋,杨春.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城市规划,1995(6).

[74]蔡建明.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及发展战略研究.地理科学进展,1997(6).

[75]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48.

[76]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地理学报,1998 (5).

[77]赵勇.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4).

[78]戴永安.中国城市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2).

[79]参见何志扬.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80]林泉.城市化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城市问题,2001(4).

[81]代合治,刘兆德.复合指标法及其在测度中国省域城市化水平中的应用.城市问题,1998(4).

[82]张耕田.关于建立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探讨.城市问题,1998(1).

[83]范双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84]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09—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012.

[85]吴江.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研究.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86]刘静玉,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10).

[87]陈映雪,等.环首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以张家口怀来县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13(7).(www.daowen.com)

[88]李文正.陕南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与提升策略研究.江西农业学报,2013(6).

[89]曾志伟,等.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12(3).

[90]王兴平,李迎成.中国新型城镇化门槛标准的量化研究.规划师,2013(12).

[91]牛晓春,杜忠潮,李同昇.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价——以陕西省10 个省辖市为例.干旱区地理,2013(3).

[92]赵永平,徐盈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与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我国省际 2000—2011年的经验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93]杜忠潮,杨云.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及其空间差异综合测度分析——以陕西省咸阳市为例.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

[94]参见何志扬.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95]10周一星.城镇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科学决策,2005(8).

[96]陆大道,宋林飞,任平.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如何走向科学发展之路.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97]周迪.城市化过快导致诸多问题.上海证券报,2007-01-16(A05).

[98]蔡昉.加快城市化,培养新的消费群体.领导决策信息,2000(4).

[99]杜鹰.我国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0(9).

[100]蔡继明,等.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经济纵横,2007(7).

[101]李杨,燕志华.金融危机下推进城市化“物美价廉”.新华日报,2008-12-03.

[102]王建.加快城市化是下一轮宏观刺激的方向.华夏时报,2009-04-18.

[103]章光日,顾朝林.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被动城市化问题研究.城市规划,2006(5).

[104]国家城调总队,福建省城调队课题组.建立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统计研究,2005(7).

[105]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1(7).

[106]孔凡文,许世卫.论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城市问题,2005(5).

[107]王恩哥,等.全球化视野的我国城市化“病态”倾向与若干政策建议.改革,2007(7).

[108]赵泽林.理性看待城镇化:质量先行.中国集体经济,2008(7).

[109]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4(6).

[110]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经济研究,2010(12).

[111]魏后凯,等.中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报告.经济研究参考,2013(6).

[112]吴垠.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以刘易斯拐点期为背景的理论、模式与政策研究.经济科学,2015(2).

[113]简新华,何志扬,黄锟.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68.

[114]周干峙.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发展研究,2006(4);吴良镛,吴唯佳,武廷海.从世界城市化大趋势看中国城市化发展.科学新闻,2003(17);陆大道.中国城镇化应循序渐进.北京科技报,2007-12-03.

[115]简新华,刘传江.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世界经济,1998(4).

[116]姚士谋,等.21世纪中国城市化模式探讨.科技导报,2004(7).

[117]张鸿雁.正确把握中国城市化的总体模式.社会科学报,2007-09-06.

[118]参见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理论与政策框架.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4:28-31.

[119]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93-95.

[120]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62-63.

[121]张宏霖.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122]高珮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增订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55.

[123]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9-130.

[124]周文,余志斌,连洁.城市集中度的测定指标和影响因素——我国经济发展对城市集中度影响的回归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7(3).

[125]李秉仁.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的原动力.城市发展研究,2000(2).

[126]程开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及理论模型述评.经济评论,2007(4).

[127]李秀敏,赵晓旭,朱艳艳.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研究∥中国西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与社会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342-353.

[128]王婷.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化.人口研究,2013(5).

[129]喻开志,黄楚蘅,喻继银.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财经科学,2014 (7).

[130]蔺雪芹,王岱,任旺兵,等.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地理研究,2013(4).

[131]张泽,胡日东.我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传导效应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宏观经济研究,2014(5).

[132]刘志敏.城镇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分析.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133]战明华,许月丽.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关联效应、城市化与经济内生增长——转轨时期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个解释框架与经验结果.经济科学,2006(3).

[134]阳立高,廖进中.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经济拉动作用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9(3).

[135]段瑞君,安虎森.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9(3).

[136]王建.用城市化创造我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宏观经济管理,2010(2);王建.结构调整应以城市化为中心.宁波经济,2010(7).

[137]陈可嘉,臧永生.福建省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1(11).

[138]为避免重复论述,本小节仅简要梳理国内学者有关城市化道路研究的部分有代表性的成果,对国内学者关于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新型城市化道路以及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研究成果的较为详细的梳理,可参见本书第八章的相关内容。

[139]参见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理论与政策框架.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4:18-19.

[140]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141]辜胜阻,刘传江.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142]丁国平,等.中国城市化战略的经济学分析.特区经济,2006(8);陈碧琼,宋先超,陈春玲.西部城市化的现状及发展道路.统计与决策,2006(11);刘雪斌.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143]张正河,谭向勇.小城镇难当城市化主角.中国软科学,1998(8).

[144]安虎森,陈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城市化推进的路径选择.南开经济研究,2005(2).

[145]肖金成,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改革,2008(7).

[146]高汝熹,阮红.论中国的圈域经济.科技导报,1990-05-01.

[147]周一星.城市发展战略三议.财贸经济,1987(12);周一星.中国的城市体系和区域倾斜战略探讨∥张秉忱,陈吉元,周一星.中国城市化道路宏观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99-107;赵永革,周一星.辽宁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2).

[148]姚士谋.我国城市群的特征、类型与空间布局.城市问题,1992(1).

[149]周牧之.城市圈:中国21世纪城市化战略的引擎.现代城市研究,2001(4).

[150]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10(10).

[151]周天勇.城市及其体系起源和演进的经济学描述.财经问题研究,2003(7).

[152]厉以宁.中国城镇化须适合中国国情.理论学习,2013(2).

[153]杨继瑞.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探索与思考.高校理论战线,2006(11).

[154]陈甬军,景普秋.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理论及发展目标预测.经济学动态,2008(9).

[155]杨帆.新型城市化及其评价指标.理论学习,2008(9).

[156]程必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兼论成渝试验区的发展思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

[157]姜永生,范建双,宋竹.中国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基本思路.改革与战略,2008(4).

[158]罗宏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意义.湖南日报,2010-02-20.

[159]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160]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江海学科,2013(1).

[161]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行政管理改革,2012(11).

[162]简新华.新型城镇化与旧型城市化之比较.管理学刊,2014(6).

[163]姚士谋,等.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地理科学,2014(6).

[164]孙立行.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辨析.区域经济评论,2014(1).

[165]魏后凯,关兴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重点.河南社会科学,2014 (3).

[166]魏后凯.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9.

[167]董晓峰,杨春志,刘星光.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探讨.城市发展研究,2017(1).

[168]魏后凯,关兴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重点.河南社会科学,2014 (3).

[169]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各种观点的综述,可参见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2002(2);王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的若干观点述评.上海经济研究,2002(9).

[170]周一星.对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讨论.城市规划,1988(3);周一星.论中国城市发展的规模政策.管理世界,1992(6).

[171]辜胜阻.二元城镇化战略及其对策.人口研究,1991(5);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196-201.

[172]参见杜受祜,丁一.中国城市化道路——思考与选择.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1-17.

[173]孟晓晨.中国城市化的双轨归一道路.城市问题,1990(1).

[174]有关中国城市化道路之争的详细述评,参见本书第八章第一小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