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内城市化道路研究综述

国内城市化道路研究综述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49]此外,王小鲁利用统计数字回应了关于中国城市规模发展的争论:中国未来新增城市人口仍将主要进入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大城市。

国内城市化道路研究综述

1.关于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的研究

有关城市化道路选择的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138]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关于城市化道路选择的问题主要有四种观点:[139]第一种是小城镇论;第二种是中等城市论;第三种是大城市论;第四种是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同步发展的“多元城市化道路论”。

关于小城镇理论,费孝通(1986)在他的代表作《论小城镇及其他》里指出城镇化是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区域的过程,这个过程则表现为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40]随着经济的发展,后来的许多学者,在肯定小城镇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辜胜阻、刘传江(2000)就对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有以下观点:农村病、农村工业乡土化、农民就业兼业化、小城镇发展的无序化和单一化等一系列问题和现象是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141]

关于中等城市论,丁国平(2006)等人、陈碧琼(2006)等人、刘雪斌(2006)的研究指出,科学地建设小城镇、积极地建设中等城市、合理地建设大城市是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正确途径。[142]同时还有很多认同中等城市论的专家学者指出,我国的大型城市人口基数大,导致交通混乱拥堵、房价过高、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各种“城市问题”,与此同时,小城镇人口、土地过于分散,导致资源的低效率利用,而积极建设中等城市则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两种问题。

关于大城市论,张正河、谭向勇(1998)指出,在中国选择小城镇发展道路是不得已而为之,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小城镇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是难以胜任城市化的主角的。[143]安虎森、陈明(2005)则提出,要推进我国的城市化,就必须完全抛弃原有的小城镇发展道路,转变为全力发展大城市、加快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并且还要积极整合不同城市之间的关系。[144]肖金成(2008)等人指出,积极发展大中城市是我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的关键载体[145]

关于城市化发展的多元论,高汝熹、阮红(1990)在中国最先提出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圈域经济概念。[146]周一星(1987;1991;1997)等人则创新性地提出了“都市连绵区”这一概念;[147]姚士谋(1992)将“城市群”用来描述等同于“大都市圈”或者“都市圈”的概念;[148]周牧之(2001)指出,从当前国际竞争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应该用大都市圈和大城市群作为主导选择。[149]此外,王小鲁(2010)利用统计数字回应了关于中国城市规模发展的争论:中国未来新增城市人口仍将主要进入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大城市。所以,既不能全面铺开推动现有的几百座中小城市和成千上万小城镇扩张,也不能只发展少数特大城市,要以城市的均衡发展应对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150]周天勇(2003)还在研究中认为,我们既不能过分地强调重点发展小城镇,也不能过分地强调重点发展大中城市,合理的做法是采用多元化的城市化道路。[151]厉以宁(2013)在总结中外城市化道路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不能走西方城镇化的老路,而应该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新路,中国未来的城镇化由三部分组成:老城区+新城区+新社区,以此实现城乡居民的一体化。[152]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了中国目前应当选择“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www.daowen.com)

2.国内关于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研究

关于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涵,学术界对此也早有探究。早在2007年5月,温家宝同志就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进入21世纪以来,学术界对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杨继瑞(2006)认为,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基本内涵是:走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子,增强产业集聚功能,形成结构合理的城市体系,实现集约化和内涵式发展,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153]陈甬军、景普秋(2008)认为,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基本内容是:遵循工业化与城市化、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城市化规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营经济推动的城市化机制;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集约型、可持续的城市化进程;实行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供求管理的城市化体制;实施大中小、多产业类型共存的城市化模式。[154]杨帆(2008)认为新型城市化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新”在科学发展、高效集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特色鲜明、城乡统筹。[155]程必定(2008)认为新型城市化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和文化结构四大结构的城市化转型。[156]姜永生等(2008)系统阐述了新型城市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城乡统筹的城市化、集约发展的城市化与和谐发展的城市化。[157]罗宏斌(2010)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158]张占斌(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和特征包括四方面:一是“四化”协调互动,推动产城融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文明延续的城镇化;二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三是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推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包容性、和谐式的城镇化。[159]倪鹏飞(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160]仇保兴(2012)认为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要重点解决六个方面的突破:从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转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从高能耗的城镇化转向低能耗的城镇化、从数量增长型的城镇化转向质量提高型的城镇化、从高环境冲击型的城镇化转向低环境冲击型的城镇化、从放任式机动化的城镇化转向集约式机动化的城镇化、从少数人先富的城镇化转向社会和谐的城镇化。[161]新华(2014)认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和优势是:以人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首要任务;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服务化协调推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两个非农化和城镇化”相协调,土地节约高效利用;城镇结构和空间布局合理,城镇化地区差异缩小;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集约紧凑,智能高效,绿色低碳,重视文化传承,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更高;由市场推动,政府促进;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积极、稳妥、有序、扎实推进。[162]姚士谋(2014)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应该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追求质量为内涵,通过区域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产业升级转型、集约利用与低碳经济以及生态文明来实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163]孙立行(2014)认为,新型城市化的“新”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新型城镇化” 是集约型的城镇化;第二,“新型城镇化”是惠民型的城镇化;第三,“新型城镇化”是融合型的城镇化;第四,“新型城镇化”是生态型的城镇化;第五,“新型城镇化”是改革型的城镇化。[164]魏后凯、关兴良(2014)认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具体地讲,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科学把握城镇化的规模、速度、节奏,走渐进式城镇化之路;第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多元化城镇化之路;第三,城乡协调、互动、融合发展,走城乡融合型城镇化之路;第四,高效、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走集约型城镇化之路;第五,城镇化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城镇化发展之路;第六,城镇特色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形成合理分工的城镇化新格局。[165]魏后凯(2014)还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上述六个方面的内涵总结为一句话,即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城乡一体、“四化” 同步的城镇化。[166]董晓峰(2017)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指面向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新发展和解决我国城镇化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转变过去粗放型、环境不友好、质量不高、宜人性与社会保障性差等局面,走具有环境友好、宜居生态、社会和谐、知识支撑、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之路。[167]

上述对中国特色城市化的内涵以及新型城市化的内涵的探讨,基本上是沿着两条不同的路径进行的,两者处于割裂状态。为此,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中国特色城市化和中国新型城市化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168]

3.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争论

中国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169]发展哪种规模的城市成为争论的焦点,并由此形成了“小城镇论”“中等城市论”“大城市论”以及“大中小并举论”等多种主张。随着中国城市化道路之争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中国应该走多元化或多样化的城市化道路。如周一星(1988;1992)认为,不存在统一的能被普遍接受的最佳城市规模,各级城市都有发展的客观要求,并提出了“多元化”的城市化方针;[170]辜胜阻(1991)等认为,中国应走一条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并重、“据点发展式”城镇化和“网络发展式”城镇化同步的二元城镇化道路;[171]夏振坤、李享章(1988)提出了城市化道路的“三阶段论”;[172]孟晓晨(1990)提出了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双轨归一说”[173]等。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讨论和争论一直没有中断过,并持续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提出,这些讨论后来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得到反映,表述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1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