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镇数量、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镇数量、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虽历经曲折,但总体上看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数量快速增长,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城市体系和空间布局趋于合理。可见中国城市数量增加之快,规模扩大之迅速。此外,到2017年,中国还有县级市363个,建制镇21116个,它们的规模各异,分布于全国各地,这表明中国已建立起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规模结构逐步合理化的城市体系。长江中游城市群的GDP也达到4.5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7%。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镇数量、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

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虽历经曲折,但总体上看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数量快

速增长,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城市体系和空间布局趋于合理。主要表现在:

(1)城镇数量增长较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新建、改建、扩建了一大批工业城市,以支持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到1978年,中国的城市数量达到193个,其中,有13个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27个50万~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它们共占城市总数的20.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数量增长加快,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到1998年中国的城市数量发展到668个,以后稳定在660个左右。2017年中国有城市661个,比1978年净增468个,年均增加12个,是1949—1978年年均增加量的近6倍。2017年,在全国29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人口400万以上的有19个,200万~400万的有42个,100万~200万的有100个,50万~100万的有86个,20万~50万的有42个,20万以下有9个。[21]2014年,在世界28个人口10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中,中国以拥有6座城市位居榜首,印度以拥有3座位居次席,并列第三的是日本、美国和巴西,它们都各自拥有2座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从世界特大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来看,1990—2014年,在年均增长率超过4%的7个特大城市中,有5个是来自中国的城市,它们分别是深圳(10.42%)、广州(5.62%)、重庆(4.87%)、上海(4.49%)、北京(4.40%)。其中深圳、广州和重庆也是这一时期年均增长率最高的三个城市(见表7-4)。可见中国城市数量增加之快,规模扩大之迅速。与此同时,中国建制镇的数量也不断增加,1978年,中国有建制镇2174个,到2017年发展到21116个,净增18942个,年均增加485.69个。

中国城市规模也随着城市数量的快速增加而不断扩大。1949—2017年,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由5个增加到161个,全国城镇总人口也从5765万人增加到81347万人,年均增长约1111.5万人。从地域规模看,城市建设用地自1949年的大约458万亩增加到2017年的大约8273.3万亩,增长了大约17.06倍。[22]

(2)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城镇人口增长迅速,从1949年到1960年,中国城镇人口由5765万人增加到13073万人,共增加了7308万人,增长了约1.3倍,平均每年增长约664万人,年均增长率达11.52%。尽管中国城市化水平在1961年之后有所下降,但城镇人口依然在稳定增长。在1978年至2017年的39年间,中国城镇人口由17245万人增加到81347万人,净增64102万人,年均增加约1643万人,是1949—1978年间城镇人口年均增加量的4倍多。

表7-4 2014年人口超过1000万的世界特大城市(www.daowen.com)

续表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4 revision.New York:United Nations,2014:93.

(3)城市体系逐步合理化,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新的特征。首先,从城市规模结构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只有5个特大城市,7个大城市,18个中等城市,102个小城市,它们占中国城市数量的比重分别为3.8%、5.3%、13.6%、77.3%。到1978年底,中国有6个2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共有城市人口1865万人,占全国城市总人口的15.5%;有7个100万~2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共有城市人口1123万人,占全国城市总人口的9.4%;有27个50万~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共有城市人口1995万人,占全国城市总人口的16.6%。至2017年,中国拥有19个人口400万以上的大城市,42个人口在200万~400万的大城市,100个人口在100万~200万的大城市,即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共有161个;人口为50万~100万的中等城市有86个;人口在50万以下的小城市有51个,其中,42个为人口20万~50万的小城市,9个为人口20万以下的小城市。大、中、小城市占全部29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比重分别为54.03%、28.86%、17.11%。此外,到2017年,中国还有县级市363个,建制镇21116个,它们的规模各异,分布于全国各地,这表明中国已建立起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规模结构逐步合理化的城市体系。其次,从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看,目前中国的城市发展已经迈入城市群(城市带)发展时期,并形成了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五大国家级城市群。此外,还有9个区域性城市群和6个地区性城市群也正在规划和形成之中。

2014年已纳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中的成渝城市群,以3.7万亿元的GDP占到了全国6%的份额。长江中游城市群的GDP也达到4.5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7%。[23]2015年,长江三角洲26个城市的总面积为212739km2,仅占全国总面积的2.21%,却创造了135502亿元的GDP,占全国GDP的20.02%;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的总面积为54939km2,占全国的0.57%,创造了62267.45亿元的GDP,占全国的9.20%;京津冀14个城市的总面积为222341km2,占全国的2.31%,创造了72052.69亿元的GDP,占全国的10.65%。[24]三大城市群,以仅占全国5.09%的总面积创造了占全国39.87%的GDP,彰显了三大城市群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巨大作用。城市群的形成体现了中国城市化空间结构的新特征,并大大提高了其所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