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于对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化道路的分析和比较得到启示

基于对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化道路的分析和比较得到启示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对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化道路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到如下启示:1.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工业化是一个高劳动生产率的产物,能创造出足够的物质基础。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印证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循环和相互促进关系。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率先启动城市化进程的国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的城市化仍落后于当时的欧洲和美国等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基于对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化道路的分析和比较得到启示

基于对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化道路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

工业化是一个高劳动生产率的产物,能创造出足够的物质基础。工业化进程带动了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从而推动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技术变革给工业经济带来了繁荣,人口开始从分散地区流入城市而成为工业生产要素,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数量、规模的扩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升了产业结构和城市的规模经济效应。工业化是城市化进程的物质基础,城市化为工业化服务,且制约着工业化的发展,此消彼长互为动力。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印证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循环和相互促进关系。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率先启动城市化进程的国家。工业化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为人们提供较传统农业更高的报酬,人口的流动不仅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劳动生产率,也促使英国一些小矿业村转变为新兴工业城镇,因此英国城市数量、规模不断增加。法国工业化进程不同于英国,其小农经济导致城市化进程相对迟缓,并以中小城市的发展为主体。德国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代表,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提高创新能力,工业效率突飞猛进,使德国的工业发展紧跟英国,迅速占据世界工业的主导地位。产业实力的提高,使城市经济对农业人口的吸收能力增强,进而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工业化是美国城市化的直接动力,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随着农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美国的工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资料得到改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科技热潮,农业机械化和电力的应用、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对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加拿大的工业化是从19世纪70年代才真正开始的,但随后50年的工业化进程,大大促进了加拿大的城市化发展,到1921年,加拿大城市化水平就上升到48.0%,基本实现了城市化。日本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较晚,到明治维新后才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的城市化仍落后于当时的欧洲和美国等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五六十年代,日本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快速工业化带动下,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成为高度城市化的国家。

2.城市化是一个由初期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演变过程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自然演变通常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首先是初期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城市化的速度较慢,生产率水平低下,人们获得报酬的途径有限,收入普遍较低,城乡差别不大,贫富矛盾和缓;中期发展阶段,科技进步促使生产效率提高,城市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农业人口的大规模转移,使处于区位劣势的农业发展更加滞后,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明显偏向工业生产,因此,这一时期,城乡差距扩大,少数人拥有更多的财富资源;后期调整完善阶段,此时,城市化已经发展到了高级阶段,工业化区域人口密集,城市化人口占总人口的大部分,城市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趋于合理。而由于人口的流动,在获得工业化提供的技术后,农业经济得到大的改善,农业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缩小了城乡差别。在科学技术和工业背景下,各产业社会劳动生产率趋于平衡状态,城乡达到一体化。与此同时,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这些特征可以看出,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集聚的关键是收入的分配是否对劳动者有吸引力。否则,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将面临困境。这就要求政府在城市化进程的不同时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控修正,比如:城乡收入差别的控制适度,可以避免贫富矛盾带来的社会冲突,避免农村经济遭受损害,避免城市病等。

3.多元化的城市化道路

首先,从城市结构来看,各国由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和自然条件等基本国情不同,有的国家走的是以大城市或大都市圈为主的城市化道路,如美国、日本等,有的则走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如法国、德国等。[94]所以走以大城市或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还是走大中小城市并举的城市化道路,并没有固定的模式,而必须根据本国国情作出合理选择。其次,城市化的发展形式表明,每个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其发展形式体现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内外协调、自下而上的城市化与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并行。这些对于人口分布广泛,区域经济差距大的中国特别重要。

4.发展农业现代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城市化和农业人口减少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现代化推动了城市工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完成,现代工业反哺农业生产,先进技术的使用,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的收入,缩小了城乡差别。在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政府一方面通过对土地的合理规划和分配将土地集中起来,发展现代化的农业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是鼓励部分农村青年转移到城市企业就业;二是在政策的扶持下,促进青年农民创业,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稳定农业经济的发展,避免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给城市造成压力,与此同时,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没有因为城市化的深化而降低生活质量。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推动了城乡一体化。

5.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与政府宏观协调相结合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土地、资本等经济要素的流动与配置,是以市场为主导与政府协调相结合的。发达国家城市治理的历史清楚地说明,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解决诸如基础设施建设、污染治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问题,这时政府的合理干预和积极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单靠市场机制或政府计划来推动城市化的单一主体发动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如:美国城市化早期奉行市场自由,缺乏政府的干预引导,导致过度的郊区化,致使城市发展规划的结构性失衡、城市的盲目扩散、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破坏等问题出现。由此可见,资本导向型城市化的发展中,自由放任的市场对非营利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同样,城市化进程也不能完全依赖政府的力量,同时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比如:在城市化和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日本政府在把市场行为和市场规律作为主体的基础上,制定了土地可持续发展与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空间利用与产业布局的规划,以政府的协调弥补“市场失灵”,从而引导城市化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政府过度干预和政府缺位的问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行政、经济和法律调控相结合,以便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注释】

[1]在2017年GDP世界排名中,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6个发达国家的排名分别是第6、第5、第4、第1、第10、第3位(数据来源:http:∥www.8pu.com/gdp/ranking_2017.html,2018年11月24日),即它们都是世界上GDP排名前10位的国家,再考虑到世界各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先后顺序,即先西欧,后北美,最后才是亚非,所以在研究上述6个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及城市化道路时,笔者将按照先英国、法国、德国,然后是美国、加拿大,最后是日本这样的顺序,逐一展开研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英国国家概况.https:∥www.fmprc.gov.cn/web/.

[3]https:∥data.worldbank.org.cn/country/GB.

[4]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5]简新华,何志扬,黄锟.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91-97.

[6]黄润中.英国经济发展之路析示.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2).

[7]简新华,何志扬,黄锟.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92-93.

[8]丁建定.1870—1914年英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9]黄润中.英国经济发展之路析示.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2).

[10]吴海峰.英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借鉴.经济研究参考,2016(63).

[11]周应华,等.英国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8).

[12]简新华,何志扬,黄锟.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95-96.

[13]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7.Washington:The World Bank,2008.

[14]F.Bedarida.A social history of England 1851-1975.梅休因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版。转引自廖跃文.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城市化的发展特点.世界历史,1997(5).

[15]JamesWalvin.English urban life,1776-1851.London:Hutchinson,1984:154.

[16]廖跃文.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城市化的发展特点.世界历史,1997(5).

[17]钟水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54.

[18]辜胜阻,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133.

[19]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21.

[20]王章辉.近代英国城市化初探.历史研究,1992(4).转引自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 发展历史逻辑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21.

[21]Aidan Southall.The city in time and spa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315.

[22]Aidan Southall.The city in time and spa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316.

[23]刘景华.城市转型与英国的勃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4:159-160.

[24]Aidan Southall.The city in time and spa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316.

[25]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22.

[26]JamesWalvin.English urban life 1776-1851.London:Hutchinson&Co.Ltd.,1984:12.

[27]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22.

[28]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23.

[29]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23.

[30]王章辉.近代英国城市化初探.历史研究,1992(4).转引自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 发展历史逻辑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24.

[31]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24.

[32]Aidan Southall.The city in time and spa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320;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24.

[33]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27.

[34]P.Ogden.Migration and geographical chan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54.

[35]廖跃文.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城市化的发展特点.世界历史,1997(5).

[36]辜胜阻,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133.

[37]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25-126.

[38]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94-95.转引自辜胜阻,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134.

[39]辜胜阻,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134.

[40]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法国国家概况.https:∥www.fmprc.gov.cn/web/.

[41]https:∥data.worldbank.org.cn/country/FR.

[42]杨澜,等.法国城市化历程对当今中国城市化的启示.法国研究,2008(4).(www.daowen.com)

[43]布罗代尔,拉布鲁斯.法国经济与社会史:第3卷(下册),巴黎:法国大学出版社,1976:735.

[44]Roger Price.A social history of nineteenth-century france.London:Hutchinson Education,1987:735.

[45]E.Ackerman,F.Braudel,E.Labrousse.Histoireéconomique et sociale de la France.Paris:Presses Universitaries de France,1977:465.

[46]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德国国家概况.https:∥www.fmprc.gov.cn/web/.

[47]德国的11个城市圈分别是:莱茵—鲁尔区、柏林—勃兰登堡区、法兰克福—莱茵—美茵区、斯图加特区、慕尼黑区、大汉堡区、纽伦堡区、不来梅—奥登堡区、莱茵—内卡区、汉诺威—布伦瑞克—哥廷根—沃尔斯堡区和德国中部城市圈。

[48]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美国国家概况.https:∥www.fmprc.gov.cn/web/.

[49]林玲.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66.

[50]这一美国城市统计中的重要区划标准最早是在1910年的美国人口统计中首次使用,其内涵后来几经变化,目前大体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人口超过10万,其中5万以上生活在城市的区域。这一标准在实践中已经取代了美国建国以来一直沿用的以2500人为底线的城市标准。现在美国以大都市区和非大都市区,而非城乡作为划分人口的标准。

[51]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7.World Bank Publications,2007.

[52]白国强.美国郊区城市化及其衍生的区域问题.城市问题,2004(4).

[53]仇保兴.国外模式与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人民论坛,2005(6).

[54]董继民.农业现代化与美国城市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1).

[55]关于美国城市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分期界限问题,学术界还未取得一致看法。比如美国城市史研究专家、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王旭认为,应该以20世纪20年代为界来划分美国的城市化和大都市区化,而南京大学教授任东来认为,20世纪40年代是一个更容易理解的分期界限。参见王旭.美国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任东来.从城市化到都市区化——评王旭的《美国城市史》.美国研究,2001(4):133-141.

[56]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统计学会城市统计委员会.200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65.

[57]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80-81.

[58]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加拿大国家概况.https:∥www.fmprc.gov.cn/web/.

[59]刘军.加拿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2-13.

[60]Trudi Bunting,Pierre Filion.Canadian cities in transition.Toronto: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76.

[61]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8 revision.New York:United Nations,2018.

[62]韩笋生,迟顺芝.加拿大城市化发展概况.国外城市规划,1995(3).

[63]高鉴国.加拿大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特点.文史哲,2000(6);林玲.加拿大城市化与城市经济的特点.世界经济政治,1993(7).

[64]https:∥thecanadianencyclopedia.ca/en/article/urbanization/.

[65]刘军.加拿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56-57.

[66]刘军.加拿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59.

[67]李巍.略论加拿大城市的起源.史林,2008(2).

[68]https:∥thecanadianencyclopedia.ca/en/article/urbanization.

[69]林玲.加拿大城市化与城市经济的特点.世界经济与政治,1993(7).

[70]https:∥thecanadianencyclopedia.ca/en/article/urbanization.

[71]A.R.McCormack,Ian Macpherson.City in the west.Winnipeg:University of Winnipeg,1974:276.

[72]https:∥thecanadianencyclopedia.ca/en/article/urbanization.

[73]林玲.加拿大城市化与城市经济的特点.世界经济与政治,1993(7).

[74]李巍.略论加拿大城市的起源.史林,2008(2).

[75]Gilbert A.Stelter&Alan F.J.Aritibise.The Canadian city.Ottawa:Carleton Unoversity Press,1984:152.

[76]https:∥thecanadianencyclopedia.ca/en/article/urbanization.

[77]张桂霞,李玲.加拿大人口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其变化.世界地理研究,2004(2).

[78]https:∥thecanadianencyclopedia.ca/en/article/urbanization.

[79]韩笋生,迟顺芝.加拿大城市化发展概况.国外城市规划,1995(3).

[80]https:∥thecanadianencyclopedia.ca/en/article/urbanization.

[81]昊纪先,赵德演,高玉芳.加拿大经济.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7.

[82]高鉴国.加拿大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特点.文史哲,2000(6).

[83]张桂霞,李玲.加拿大人口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其变化.世界地理研究,2004(2).

[84]韩笋生,迟顺芝.加拿大城市化发展概况.国外城市规划,1995(3).

[85]The Canada year book 1997.Statistics Canada,1997.转引自高鉴国.加拿大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特点.文史哲,2000(6).

[86]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日本国家概况.https:∥www.fmprc.gov.cn/web/.

[87]https:∥data.worldbank.org.cn/country/JP.

[88]参见简新华,何志扬,黄锟.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19-123.

[89]满颖之.日本城市化的历史演进及其发展趋势.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86(2).

[90]本多竜雄.日本人口问题の史的解析.农村人口问题研究:第6卷,1952,6:30.转引自简新华,何志扬,黄锟.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21.

[91]简新华,何志扬,黄锟.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22.

[92]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4 revision.New York:United Nations,2014:198.

[93]曾宪明.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变迁:国际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176-177.

[94]周牧之.要小城镇,也要大城市圈:关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另一种思考.中外交流,2002(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