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Japan),简称日本,首都为东京(Tokyo),人口约1392万(2019年10月)。日本全国陆地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他6800多个小岛屿,总人口约1亿2616万(2019年11月),[86]人口密度347.8人/平方公里(2017年)。[87]
在亚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日本是亚洲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之一。日本是典型的国土面积狭小和资源贫乏的国家,但在处理城市和乡村、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关系方面有其独特的经验,其城市化道路也显示出自身的特点。
日本的城市化起源于明治维新时期(1868—1912年),并且与工业化相伴而平行发展。明治维新给日本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其工业发展急剧膨胀,从19世纪后期纺织工业的崛起到战后重工业的迅速发展,使日本逐步形成了著名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同时带来了人口向这些地区的聚集,导致城市化迅速发展(见图5-3)。
图5-3显示日本城市化进程呈现出与其他国家相类似的“S”形曲线,且表现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日本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特征,可将整个日本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划分为四个阶段。[88]
图5-3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统计学会城市统计委员会.200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56.
1.城市化起步阶段(1868—1920年)
1868年明治维新前,日本是农业生产为主导的国家,当时农业劳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87.9%,工业就业人数仅占4.1%,城市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天皇迁都东京,提出“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目标。1868—1885年,日本在接收幕府和各藩经营的军工厂和矿山的基础上,引进英国等西方先进国家的技术设备,聘用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建设了一批兵工厂、采矿场,以及以生产纺织品、水泥、玻璃、火柴为主的民用“模范工厂”,开始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体制变革和城市改革,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日本城市化初期,开始对城市进行扩展,推行了改造旧城、建立新城的举措。并且在1871年废藩置县,1889年设立市町村制,当时一共建了39个市,这些新旧城市都一样,建筑密度大,道路偏窄,但路网密集。其中东京、大阪、名古屋由于建立了大机器工业,集聚了大量涌入城市寻找工作的农村、小城镇、小城市的人口,商业较兴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这3个城市的城市人口分别从1913年的99万人、32万人、39万人猛增到1920年的125万人、43万人、60万人。一些偏内陆的城市或工业基础薄弱的城市,由于没有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大型企业,则发展缓慢。例如,原本是日本5大城市之一,位于日本海一侧的金泽,人口从10万人下降到8.2万人。[89]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工业产值增长了3倍,快速完成了工业资本积累,工业产出首次超过农业产出。日本工业的持续增长导致对工人需求的增加,城市迅速集聚了大量迁移人口,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迅速上升。1889年,城市数量为37个,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相比为11.75:88.25,至20世纪20年代,城市数量上升到85个,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相比为18.04:81.96,而村的数量从5.8433万个减少到1.0796万个,农村人口仍占绝大部分。(www.daowen.com)
2.城市化迂回停滞阶段(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
1920—1930年,超过半数的日本就业者到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城市人口达到了1544万人,占全国总人数的24%,有近1/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和经济向城市区域集中,城市化开始进入启动阶段。1938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上升到38%,与1930年相比增加了12个百分点。日本《国势调查》统计显示,人口增幅最明显的是1920年至1935年,城市人口超过10万人的城市15年间,人口增长了1000多万,年均增长73万。同期,城市总人口中新增人口7成以上。[90]《国势调查》资料还显示出战前人口集中流向东京一极的现象,1920年、1930年和1940年东京府的外地出生人口分别为173万人、264万人、343万人,分别占东京府人口的46.8%、48.9%、47.4%。集中在城市的人口中有65%是异地出生的,而这部分人口中,又有46%的人口集中在东京、大阪、京都等6大城市中。20世纪30年代的4大产业带——京滨、阪神、中京和北九州工业带促进了劳动力向重工业城市集中,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继续增长,到1940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为37.7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大量城市居民为躲避轰炸而迁居农村,1945年日本城市化率降至27.8%,与5年前相比下降了9.92%。战争遏制了日本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中断了日本的城市化进程。战争结束后,大批退伍军人解甲归田,以前滞留海外的归国人员和城市遣散人员等返回农村,致使农村人口急剧增加,与此同时,城市人口有所下降,但城市的数量仍在持续增长。战后重建激活了日本经济,再次引发大量日本国民移居城市以寻求工作,城市人口开始恢复性上升,到1947年日本城市化水平恢复到33.11%,但与1938年相比,还低6.89个百分点。
3.实现高度城市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
这期间,由于战后初期通货膨胀的影响,日本经济的重建计划受阻。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使日本的经济获得转机,工业产值急剧增长,城市人口又开始大量增加,1950年日本城市化水平迅速恢复到37.5%,日本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55年,日本经济开始稳定增长,工业产量上升,市场商品逐渐充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56.1%。1956—1973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工业产值增长了8.6倍。这期间,日本城市区域的移民数量大幅度增长,城市空间也随之向外围扩张,由此形成了东京、大阪、名古屋3大城市圈。在移民高峰时期的1960—1964年,超过300万人口从欠发达的农村、集镇和小城市进入大城市圈。此后的20年,3大城市圈人口年均增长75万人,至1975年总计新增人口1500万人。2011年3大城市圈的人口近70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1%,劳动就业人口占全国就业人口的2/3。此外,日本2/3的企业集中在3大城市圈内,其工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3/4,是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发展的重点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就业的产业需求也随之改变。1963—1973年,日本的农外部门年均向农民提供8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近60%的岗位是第二和第三产业。产业的升级创造了更多的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劳动人口素质的提高,使城市化的发展在量和质的方面得以提升。1950—1970年,城市数量从254个增加到644个,增加了1.5倍多,而村的数量则从8357个减少到637个,减少了92.4%。[91]1960—1970年,城市化水平以年均2.51%的速度增长,至1975年城市人口为8392.5万人,城市化率达到75.9%,日本已经实现高度城市化。
4.城市化的继续发展与完善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
1996年日本城市化率为78%,比20年前仅仅高2%。21世纪初,城市化率为78.68%,4年只提高了0.68%,到了2014年,城市化速度有所提升,高达93%,[92]日本城市化到了完善阶段。城市化进程从调整发展到完善,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石油危机和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日本的经济遭受严重打击,经济增长率大幅下滑。企业在承受重创之时,纷纷寻找出路,将企业搬至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等较低的国家或地区。企业的迁移导致就业岗位锐减,城市工业吸收新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城市化速度明显放缓。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城市病”问题日渐突出,再加上农村地区的低廉房价和优美环境,出现了人口从大都市向外迁移的“逆城市化”现象。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城市的移民总量迅速下降,大都市人口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在这一阶段,由于大城市的过度开发,城市的各种配套资源严重不足,环境破坏严重,日本城市人口开始从他们定居的大都市中迁出,搬迁至一些地方性的中心城市和小城市(镇),致使一些小城市(镇)出现人口上升的现象。而大阪、名古屋等大都市区人口则出现负增长的局面。东京在1993年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早在1990年人口就开始下降,当时总人口为816万,到了1992年底降至799万,减少了17万人。这一时期日本出现城市人口郊区化的特点,大城市人口的迁移,意味着人口城市化在日本大都市区域外的更大范围内实现。
城市化的高度集中所带来的城市病,迫使日本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对过度集中的大城市开始实施分散性措施。通过将东京等各大城市的部分城市功能逐渐分散到周围的各县,建设区域多层次的城市化空间,大都市区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开始向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过渡,同时,加快了一些具有生产功能的工厂向周边地区甚至海外的迁移、扩散。而都市圈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核心,其中枢的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在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下,周边的圈层由近到远发展成为具有特色的城市,如具有科技含量的专业性新城,远郊工业疏散、文化、娱乐城市等。人口在大都市区周边集聚靠拢,城乡差别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都市圈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东京圈,它最终形成了太平洋海岸的巨型城市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