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作为世界城市化过程中的几个榜样国家之一,其城市化的发展有其鲜明的特色,例如城市化发展中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等。可以说,德国在城市化过程中注重提升城市功能,注意保护人文景观,重视城市建设与自然的协调,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以下几点是德国城市化道路的主要特征。
第一,工业化、科技革命推动城市化快速发展。德国工业化、城市化与英国、法国等国家相比,启动较迟,但发展很快,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齐头并进、后来居上的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是以纺织业为主的手工业生产占主导地位的国家。19世纪40年代中期,一些矿井已经运用机器采煤,少数机器制造厂开始制造纺织机、蒸汽机等,工业以工场手工业和分散小手工业为主。19世纪50—70年代,德国从大量出口农产品、进口工业产品转变为出口工业金属制品等,进口农产品,工业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达到13%,超过占10%的法国,德国工业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开始兴建铁路,钢铁冶炼、煤炭及机器制造业得到发展。与此同时,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德国在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获得了202重大成果,科技发明居世界第二位。随着工业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与体系也发生了改变,城市功能也从单一向多功能转变,成为集工、商、贸易为一体的综合型城市。1871—1910年,德国城市化水平从36.1%增长到60%,提高了23.9个百分点,城市化发展迅猛。
第二,大中小城市同步发展,形成均衡发展的城市圈。德国的中小城市数量多、规模小,城市的发展、规划合理均衡。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与其工业发展相关。工业发展造成地区差异,德国西部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城市化速度也是西部高于东、南部。20世纪初德国东部的柏林、勃兰登堡、汉堡人口增加了97.7万人,东部等其他地方人口基本是迁出的多。西部工业发达地区人口迁入多,但农业地区人口迁出的多。大规模人口流动改变了东西部人口结构。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东部人口流失,城市化率负增长4.3%;西部城市化率增加了4.1%。1875—1901年,东部布雷斯劳人口增加了28.2万;西部科隆人口增加了38万。农村人口流动在相互邻近的小城镇之间此消彼长,相对平衡。
德国城市依据各自的产业特点,各司其职,其城市格局是典型的中心分散模式。首都柏林拥有340万人口,第二位的汉堡只有170万人口,第三位的慕尼黑只有120万人口。到2005年,前4位的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基本维持不变甚至下降(见图5-1)。截至2010年,德国共有2065座城市,其中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82个,聚集了全国30%的人口,其余人口分布在规模为2000至1万人的小城镇,没有出现特大、超大规模的城市。而且各个城市定位明确,主导产业突出,一个城市不承担多项职能,表现出很强的专业化分工。如:法兰克福、慕尼黑是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城市;柏林、波恩是文化城市;杜赛尔多夫、纽伦堡则是以机器制造为主的工业城市;海德堡、弗莱堡是著名的大学城或旅游文化之都,汉堡是海港城市和贸易中心,鲁尔工业区是重工业基地。
中小城市的产业差异,容易打破城市间的平衡。德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整合各产业区域,在这些规划区域内,以大城市为领头羊,将其周围分布的中小城市串联起来,形成互补性城市圈。德国拥有11个城市圈,[47]各区域都具有商业、文化和政治中心,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资源配置紧密相连,集聚了全德70%的就业人口,其辐射力、竞争力能与其他国家大城市抗衡。
图5-1 德国四大城市1950—2005年占全国人口的比重
资料来源: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7.转引自肖辉英.德国的城市化、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世界历史,1997(5).
第三,财政政策在实现城乡平衡发展中发挥引导作用。德国大城市人口趋于稳定,但农村人口流失严重,为了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德国政府从立法、规划、配置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进行调控。首先从各地方财政平衡入手,通过高财政收入的富州去补贴低财政收入的穷州,进行帮扶。如:慕尼黑所在的巴伐利亚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州,靠这种补贴的财政收入通往富裕之路,如今的巴伐利亚是德国最富有的州,每年反哺其他州的财政收入也最多。其次在基础设施方面,良好的交通、通信,水电供给等,城乡基本无差异。最后在生活配套方面,有关电视、电话、网络等通信设施、购物餐饮等衣食住行、休闲娱乐乡村和规模各异的城镇一样配套齐全。当地发展良好的中小企业,为人口就业提供了保障,医疗、教育等基本需求,也可以就地满足。中小城市较高的生活质量,缓解了中心城市资源和人口的集中现象。1985年有3750万人生活在0.2万~10万人的小市镇,占总人口的61.4%。实现了城乡地区的平衡发展。
第四,城市管理注重文化特色,城市布局与自然融合。德国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都十分严谨、严格。在城乡规划中无论是土地使用还是环保、交通等重要情况,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同时将使用权限交给各州,让地方政府在建设管理中能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合法、合理的决定,避免资源浪费。在城市建设方面,德国历来重视对历史文化和古建筑的保护,重视城市特色的建设。在维持城市的文化特征方面,德国也经历了迂回,20世纪50年代,旧城区曾发生大规模的改造,城市因改变而现代化,但失去了原有的建筑风貌与韵味。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德国政府及民众认识到保护文化特征的重要性,制定了相关城市建设补贴法规,各地一部分有价值的传统建筑和特色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慕尼黑、法兰克福以及莱茵河谷地区,作为核心城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海德堡、弗赖堡、曼海姆这些中小城市都各具文化特色,历史与现实相得益彰。城市建筑与自然保护方面,德国政府将自然保护放在首位,城乡生活的污染严格按相关法规处理,资源的节约利用,环保科学。城市建筑与自然融合,每座城市都有独自的特点与身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森林环绕城乡,处处体现出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www.daowen.com)
第五,再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面临的新问题。20世纪90年代,由于城市人口、交通拥挤等原因,城市居民大量迁移至郊区居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近几十年,随着农村青年人口流向城市,发达城市开始了“再城市化”。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一个10年,德国14个大城市中除了2个工业城市,12个大城市人口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总体上德国人口呈下降趋势(见表5-4、图5-2),城市化进程面临新课题。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出现财政收入降低、出生人口下降、老人空巢等现象。随着人口减少,地方税收下降,财政压力巨大,维持交通、水电、学校等基础设施以及小村镇老年人的就医和护理越来越难,欠发达地区政府面临挑战。另一方面,城市交通、住房、就业、环境及居民的福利和社会保障问题也格外突出,城市政府未来如何吸引高水平人才、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任重而道远。
表5-4 德国14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率(%)
续表
资料来源:郑春荣,夏晓文.德国的再城市化.城市问题,2013(9).
图5-2 2000—2010年德国人口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郑春荣,夏晓文.德国的再城市化.城市问题,201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