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云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特色做法

云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特色做法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云南省“科技入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云南建立工作站有利于实现“四个落地”的科技人才和团队入滇落地。2019年,云南省 GDP在全国排名第20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位列第24位。云南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到,要改变云南经济结构单一和落后的现状,赶上发达地区的发展步伐,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云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特色做法

为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得到贯彻落实,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以及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云南省将科技创新发展的焦点瞄准了“科技入滇”,希望通过科技入滇这个大平台,加快云南省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各个企业和机构可以通过科技入滇积极探索全新模式的区域创新合作,并吸引更多地国内外重要科技成果、了解更多的科研平台,与更多的科技型企业进行合作,引进更多专业的科技人才团队,为云南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力量和动力。

(一)科技入滇

1.科技入滇的时间脉络

1998年以来,云南省各个部门探索云南创新区域发展的新模式,为助力云南创新发展,助推打造科技入滇大平台奠定了基础。尤其是省科学技术厅作为承担云南科技对外开放(科技入滇)工作的重要部门,直接负责了省院省校科技合作、科技入滇对接活动、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沪滇科技成果对接交流等多项活动,为云南省科技对外开放(科技入滇)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云南省的国内科技合作(科技入滇)先后经历了省院省校科技合作时期和科技入滇对接活动两个时期。

从1998年起,云南省开展了省院省校科技合作,从云南实际出发,通过与中科院及国内著名高校的合作,借助这些院所、高校的知识、人才、信息和科学技术优势,使云南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加快企业传统产业的改造并提高企业技术进步的速度。在20世纪末、“十五”和“十一五”期间,通过开展省院省校科技合作,促进了一批省外先进科技成果在云南落地转化,一批科研机构落地云南,为云南经济、社会、科技的全面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2011年10月,为实施好云南桥头堡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云南省政府和科技部举行了省部会商,这次会商正式决定并提出每两年在昆明共同举办一次“中国·云南桥头堡建设科技入滇对接会”。科技入滇对接会是在省院省校科技合作机制为云南省打开国内科技合作新局面的基础上,根据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云南省国内科技合作现状及规划,由科技部和云南省政府共同提出的省院省校科技合作机制的延续和升级。其内涵设定为推进“四个落地”,即推进科研平台、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和团队入滇落地。

2011年,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引导和支持国内外一流的院士专家及其团队赴滇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作为云南省“科技入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云南建立工作站有利于实现“四个落地”的科技人才和团队入滇落地。

在2008年,上海市与云南省共同签署了《2008年沪滇科技对口帮扶与合作工作要点》,这份合约生效后,在两个远隔千里的省份之间搭建起了合作交流平台,极大地便利了沪滇科技成果的对接交流活动。随着合作机制的不断发展成熟,沪滇科技合作也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科技入滇”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上海市的科技资源在滇实现“四个落地”。

从2012年起,已经举办了四届的“科技入滇”对接活动,使云南省的科技创新工作呈现新气象、新局面,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从1998年到2008年期间,云南省内高校与企业单位之间合作的科技项目共立项500多项,累计投入金额高达45亿元,其中省财政专项有6亿多元。并且有60所高等院校、82所研究院所的近万名科研人员参与了省院科技合作工作,也取得了颇硕的成果。其中包括引进的新产品240项、新工艺160项、国外专利300多项、生产线和中试装置380多条,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132个。通过这些成果,云南省培养了很多高学历人才,其中培养了350多名博士、580多名硕士。这次科技入滇为云南省在产值方面增加了400多亿元,新增利税50.76亿元。建成了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丽江高美古“2米级天文望远镜”、国家探月工程40米射电望远镜、昆明高新五华科技园等一批重大项目。

在国内合作方面,举办了8届省院省校科技合作技术成果洽谈会,有效引导省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知识和信息优势与我省重点产业的重大技术需求相对接,促进了科技成果在我省实现转化和产业化。

在引入发达地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入滇建院方面。1998年,云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签订了共建昆明分院的协议,标志着云南省省院科技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此后,通过科技入滇的契机,云南省建立了10余所科研院所,其中主要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〇试验场(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云南烟草科学研究所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促使省外科研院所、央企的科研工作更贴近于云南本地需求。2003年,南开大学在云南设立南开大学云南研究院。随后,云南相继成立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以便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省外科技型企业也通过省院校科技合作进入云南。昆明高新五华科技园,曾先后吸引省内外超过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驻,实现高新技术项目入孵100余项。自2004年至2008年间,科技园实现技工贸总收入累计达106.57亿元。

2.科技入滇的动力来源

第一,云南作为西部省区发展的内需力。云南作为西部地区的边疆、民族和山区省份,由于地处边陲内陆、交通不便等原因,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且不平衡。2019年,云南省 GDP在全国排名第20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位列第24位。云南的经济发展不够强大,关键还在于没有有力支撑的科技能力,没有强劲的创新动力。云南创新资源、独立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都较为薄弱,科技与经济结合紧密度还不高。然而,云南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宝地,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突出。云南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到,要改变云南经济结构单一和落后的现状,赶上发达地区的发展步伐,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省外优势科技资源的进入,能够使云南发挥自身优势快速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第二,云南作为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外推力。在“一带一路” 倡议中,云南的定位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要求云南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的作用,通过内联外通,聚集国内资源,对南亚东南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创新技术、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辐射。云南一方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支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自身条件和能力不足。充分发挥云南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将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有利区位吸引力好好利用,做好沿海发达地区技术和产业转移的承接,从而吸引更多全国优秀的科技资源落地云南。对于云南走向南亚东南亚,促进区域共同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省内创新主体技术创新需求。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头,云南省资源丰富,然而经济落后,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主体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这与云南的地理区位导致的人才、经费等创新资源不足有直接关系,为了做强做大,企业急需引入外部创新资源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科技入滇为云南企业、科研机构提供了吸收省外创新资源的机遇。特别是科技入滇专项和其他科技专项的支持,为企业和省外机构合作提供了支撑条件,调动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第四,省外市场主体技术转移需求。我国经济发达省区,特别是沿海地区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较强,产学研深度融合,科研机构和大学积累了大量应用价值较高的技术成果,需要结合市场的需求进行转化应用,而这些省区的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且资源条件有限,急需向外进行转移。云南省是我国的“有色金属王国”“生物资源王国”,紧邻南亚东南亚,但目前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开发利用水平有限。省外的优势科技资源的发展通过科技入滇有了更多选择,科技入滇为其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3.科技入滇的政策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一直致力于打造大平台服务于科技入滇,同时积极探索开发区域创新合作新模式,并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成果、科研平台、科研企业、科技人才队伍落地入滇进行创新创业,为云南省的科研创新之路提供新的动力。具体做法如下:

(1)科技入滇作为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欠发达地区跨境发展之所以受到制约,根本原因是创新资源的匮乏。创新资源通过科技入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从政策实施以来,四届科技入滇共实现2500余项项目的签约,引进院士专家团队408位,累计突破435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涉及的领域包括杂交水稻柠檬产业、贵金属和铝材料加工等,累计开发338个新产品。持续推进沪滇、京滇、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创新合作,显著提高了云南省外科技创新水平,为云南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2)通过科技入滇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互利共赢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

科技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搭平台、建机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各省(区、市)科技管理部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知名科技企业积极响应参与,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另外,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作用,利用云南的生物、有色金属、水电等资源优势,为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实现了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共赢。

(3)通过科技入滇有效促进云南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云南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清华、北大等签署合作协议,形成省院省校合作创新的长效机制。上海交大、北理工、北航、浙大等高校在云南建立独立法人的新型研发机构或成果转化机构,突破传统机构人员编制、薪酬分配等体制机制束缚,有力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

4.通过科技入滇助力云南脱贫攻坚

上海市、广东省、教育部、中国工程院等在云南开展对口帮扶,通过科技入滇平台支持,一大批院士、专家团队带着使命、感情深入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扶贫,以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为代表的中国工程院澜沧科技扶贫经验被大力宣传推广。“科技入楚”“科技入玉”等推动科技入滇向云南各州(市)延伸,为地方破解创新难题、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平台。

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入滇工作,对深化科技入滇提出了新要求。下一步,云南省将紧密结合云南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供需精准对接,推动科技入滇更加精准发力;紧密结合重构云南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入滇向更高层次发展;紧密结合云南区域协调发展需求,推动科技入滇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紧密结合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科技入滇内外联动。云南省将把科技入滇作为科技对外开放重要战略措施,通过高质量打造科技入滇升级版,助力云南高质量跨越发展。

5.科技入滇的管理模式

自2012年起,已经举办了四届的“科技入滇”对接活动,使云南省的科技创新工作呈现新气象、新局面,科技创新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经过8年的摸索,“科技入滇”已形成年度集中对接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政府推动与企事业单位自主对接相结合、集中签约与分散签约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1)“一个会议系列活动+两个专项”

每两年一次的科技入滇对接会主要包括集中签约、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经验交流等内容。会前,云南省科技厅组织收集全省的技术需求和签约项目,同时对签约项目进行遴选和组织评审,通过科技入滇专项、院士专家工作站专项2个科技计划进行支持。

(2)“一个主会场+几个分会场”

自第三届科技入滇开始,云南省探索了在州市举办分会的模式,首先在楚雄市举办,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第四届科技入滇,扩大了在州(市)举办分会的范围,楚雄、普洱、丽江、大理、玉溪、曲靖红河7个州(市)都分别设立了分会场。这种形式一方面提升了地方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省外代表直接到本地企业调研对接,使合作更加有效。

(3)“一项主要工作+其他分项工作”

第四届科技入滇过程中,云南省科技厅处室之间进行了工作协调,把科技入滇与招商引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三张牌”(绿色食品牌、绿色能源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等科技创新工作结合起来,使省内多项科技创新工作都能通过科技入滇平台获得外部资源的助力,弥补省内创新条件和能力不足的缺陷。

(4)“一次现场活动+若干后续合作”

科技入滇对接会结束后,科技厅内部组织对众多的签约项目进行遴选和评审,确定科技入滇专项、院士专家工作站立项支持项目。同时,由于省内与省外单位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合作关系,确立了合作内容,使省内企业无论是否获得项目支持,都会想办法创造条件来推进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使全省的对外合作始终保持在动态运行中。

6.科技入滇的运行模式

(1)不断深化的科技入楚模式

楚雄州于2016年举办首届科技入楚对接会,2018年举办了2场州级对接会、5场县级对接会。2019年已经辐射到楚雄州的10个县(市),形成了“3+10+X” 的科技入楚模式,即州级层面重点围绕打好“三张牌”举办3场对接会,全州10县(市)结合自身实际和产业技术需求各自举办1场县(市)专场活动。楚雄州结合各个县的产业特点,举办了精细到某一类产品、某一种水果、某一类中药材主题的对接会,如工业大麻、野生菌、白及、软籽石榴、先进装备制造、核桃、早熟杧果、蚕桑丝绸、蔬菜、钛产业、腐乳等。专家们通过调研了解当地的产业水平和具体的技术瓶颈,有针对性地对县(市)产业和企业进行把脉,再把技术和团队带进来,帮助企业向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提升在全国同类产业中的竞争力。

这个过程提升了基层领导干部科技融入经济的意识,他们不自觉地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把科技工作融入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同时,对接会成为产业科研动态的宣讲平台,楚雄州科普宣传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入滇为楚雄州提供了国家级平台和机制。坚持不懈地把科技入楚深化和细化,为楚雄引入全国科技创新资源提供了路径和通道。

(2)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中介模式

昆明市利用中心城市的优势,致力于把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合作与国内合作结合起来,通过技术转移中介机构——昆明博鳌纵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市场化的技术成果转化运营。公司是“汇桔网”西南区域总部,主要经营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和企业生命周期过程中需要的相关服务,包括大数据查询检索、企业智能体检、知识产权托管、知识产权续费、雷达监控、风险预警、知识产权交易等。(www.daowen.com)

公司依托成熟的国内外技术转移网络和平台,已经成功推进了省内很多技术转移项目。

(3)产学研结合的大型科研平台模式

2018年3月,玉溪市政府与中科院绿色城市产业联盟决定依托中科钛领集团(中科院旗下机构)共建中科(玉溪)创新园。中科(玉溪)创新园依托中科院的创新资源优势,集技术研发、技术诊断、技术转移、技术交流与推介等服务为一体,为玉溪市政府及企业提供全面科技服务。

一方面,中科(玉溪)创新园逐一多次地到当地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需求。如果有研发成果能够匹配的技术,就帮助企业直接引进技术成果,对于没有现成技术的,则组织技术专家进行研发。另一方面,中科(玉溪)创新园基于广泛的科研网络资源,邀请政府部门到省外进行技术交流、技术引进、招商引资,这大大提升了政府外联的投入产出效益。目前,已经在玉溪开展了学家小镇、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合作项目,行业涵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现代农业、卷烟配套、互联网电子信息五大产业。

7.科技入滇的成效

“创新、开放、合作、共赢”,云南以崭新的姿态迎来了八方人才。通过科技入滇对接活动,云南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个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创新共同体正在形成。

第一,形成了引进科技资源的全国品牌。由于持续举办,特别是作为科技部和云南省共同推进的重大科技活动,每一届对接活动暨会议安排都由科技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通知,使得活动层次高、影响大,全国各省(市、区)积极响应、支持和参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踊跃组团。“科技入滇”的影响力、感召力不断扩大,每年参加对接活动的省外代表都在200人以上,“科技入滇”成为全国科技、经济等各界广泛参与的重大科技活动,并辐射影响到南亚东南亚相关企业和机构。其中,首届对接会结合重大科技成果展组织实施,省外参会领导和代表达650余人,东南亚6国驻昆总领事馆领事官员也参加对接会。

第二,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对外科技合作网络。通过“科技入滇”的推动,形成了从政府到高校、科研机构再到企业的全方位对外合作关系。云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云南省科技厅与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广东工业研究院、华为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各州(市)政府与省外科技部门、大型高校科研机构、大中型企业签订战略和科技合作协议。云南省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省外的类似机构都签订了有关“四个落地”的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西南生物多样性实验室”;华大基因研究院在云南成立了云南华大基因研究院;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丘成桐教授领衔的美国GI集团在昆明建立了3D打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及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美国Arex能源公司等国内外著名高等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都与云南相关单位实现了合作。成功研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部分成果填补了国内科技空白,促进了云南省的生物医药产业、有色金属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

第三,具备了与省外共建大型科研平台的基础条件。与省外共建的大型科技创新平台是云南省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科技入滇的重大成效之一是吸引了全国著名科研机构、大学来云南共建科研平台。例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都在云南建立了独立法人研究院或成果转移转化机构。目前,平台建设也逐渐呈现由省级向地方发展的趋势。一些州(市)政府积极推动大型科研平台落户地方,如中科(玉溪)创新园、红河创新研究院。其他州(市)建设大型科研平台的积极性也很高,如楚雄州和南京大学、曲靖市与中国工程院也计划建设大型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从历届科技入滇签约的“科研平台”情况来看,昆明、玉溪、昭通、大理、保山、文山等州(市)都与省外重点大学、企业签过共建科研机构的协议。此外,云南省各级政府与省外众多著名科研机构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可以说,云南省大部分州(市)已经具备了与省外共建大型科研平台的基础、资源和条件。

第四,签约项目和“四个落地”卓有成效。科技创新资源缺乏,高水平、可转化科技成果少,是云南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近年来,云南省持续导入科技创新资源,通过4届科技入滇对接活动,目前全省已实现“科技成果、科研平台、科技型企业和科技人才”四个落地累计签约项目2500余项;引进408位院士专家团队,突破杂交水稻、柠檬产业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435项,开发新产品338个;开展沪滇科技合作项目264项,带动社会资金4.51亿元,产生经济效益14.61亿元。此外,引进成立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组织实施一批战略咨询研究项目;北航云南创新研究院在烟草智能制造、虚拟现实技术、区块链等领域启动实施一批科技成果;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为洱海保护提供科技支撑等。

面对其他堵点、难点、卡点,全省创新工作机制,不断纾困解难。除了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的科技成果转化自主权,还深化科技金融结合,通过科技金融结合,全省已带动科技创业投资1.14亿元,为49家科技型企业分担各类创新创业风险约100亿元;省科技厅与农行云南省分行试点建立4600万元“风险金池+科创贷”,向省内83户科技型企业投放105笔贷款约7.13亿元。

第五,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云南省通过定政策、建体系、开源头、解难题,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其中,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对科技成果出让方、受让方、转化服务机构等给予补助。今年已对13个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的项目安排财政奖补资金2830万元;对11个建有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高校、科研院所安排财政资金620万元。

同时,搭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云南省技术市场等。目前,全省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7家、云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2家、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23个,搭建了省、州(市)、县(市、区)三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安排省级财政资金2300万元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覆盖全省的网络化、开放式、专业化技术交易市场,为全省技术交易提供信息发布、知识产权等综合服务。

省科技厅将继续从抓好政策宣传贯彻、支持引导高校院所提供高质量可转化科技成果、建设在线成果转化平台等方面着手,深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鼓励技术成果更多地投入市场,加快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二)沪滇科技合作

沪滇科技合作与对口帮扶,源远流长。多年来,双方高度重视沪滇科技合作与交流,多措并举推动合作深入开展,关系日益密切,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成效越来越显著。云南省科技厅根据西部地区引才的劣势,结合西部地区人才政策发挥优势,主动争取,采用“引进来”“走出去”沪滇合作机制,与上海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实施了一系列的科技合作项目,“赴上海培育一批本土人才、引进一批上海优秀干部和专家、落地一批沪滇科技合作项目”的“三个一批”工作取得实效。走出了一条“借力沿海优势,补齐西部人才短板”的创新发展之路。

1.上海优势逐渐融入云南人才和产业发展

搭建云南“种子站”,播撒科技富民苗。2001年4月,普洱上海科技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等一批引才平台落成,相关机构及时成立。“中心”是上海市科委与云南省科技厅共同支持援建的沪滇科技合作项目,建设总投资采取上海帮扶,云南配套的模式。“中心”成立后,积极发挥职能职责,把与上海进行对口帮扶,开展沪滇科技合作与交流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2012年9月,在上海市技术交易所的支持下,在“中心”成立了多个创新驿站,“中心”立足云南,积极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与辐射带动工作。2013年8月,经老挝国家投资部批准,设立了驻外的上海科技服务站,这些机构为中方科技单位、企业与老方开展技术、经贸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大量的服务。沪滇科技合作的种子已在云南、上海、国内其他地区乃至周边国家生根发芽。

实施好科技“帮扶肥”,引智招商促发展。20多年来,上海市对口帮扶普洱地区已累计投入大量资金,在带来资金、项目、技术的同时,也给云南带来了新观念、新思路、新技术、新信息,为推动普洱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援助和智力支持。“引智”——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上海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切实做好为云南人才培养工作;“招商”——交流是互通有无的合作基础。由上海市科委、云南省科技厅主办的“沪滇科技交流活动”已经成为上海云南交流发展的重要交流支撑平台,通过该平台对接洽谈,使上海方一大批科技项目落地云南并得到资金和技术支持。2018年4月,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生物医药专家,在云南举办了“沪滇科技合作——科技入滇”生物医药活动,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在云南举办“沪滇科技合作——科技入滇”生物医药企业专题培训活动。由上海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复旦大学、国家中药工程技术中心等相关领域专家参加此次专题培训活动,普洱市生物医药及大健康领域研发、生产、种植、加工等相关单位60多人参加此次专题培训活动。

加强技术推广转化“有机肥”,切实增强帮扶成效。沪滇科技合作开展立足于云南丰富的自然环境及生物医药资源,充分发挥上海雄厚的技术支持与资金优势,植根于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经过多年通力合作,生物医药及民族药物研究、地道中药材深加工及特色农副产业发展等方面得到了飞跃性发展。

2012年,沪滇科技合作与交流机制,上海魔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云南进行水晶棉的引种试验种植;墨江海王水产公司积极引进上海食品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的技术,实施“罗非鱼加工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和增值开发”项目;建立了麦康森院士专家工作站。2013年,上海市农科院与云南共同实施《云南大叶茶复合立体生态茶园建设》项目;2018年挂牌成立了上海药物研究所岳建民院士工作站;2018年4月,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生物医药专家,在云南举办了“沪滇科技合作——科技入滇” 生物医药普洱专场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成立了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普洱分中心专家工作站。2019年的科技入滇对接交流活动地点设在红河州的蒙自市。这次活动一共有280多人参加,进行科技成果交流。主要成员来自上海市科技系统与云南省16个州(市)的代表。科技入滇项目的实施主要是围绕云南省重点打造的“三张牌”和八大产业,共促成112个项目签约落地,也获得和筛选技术需求270多项。

随着国家对“一带一路”的倡议与支持,并且实施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长江经济带、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等措施,云南的重要地势越来越突出。云南省如果想利用周边的优势,将自己变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首先需要加大对外开放,积极拓宽区域创新合作的新模式,不断引进和吸引国内外科技成果,主动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切实推进科技型企业与科技型研究团队入滇落滇,为云南省的科学技术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新动能。

云南省想要实现目标,必须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转折点,抓住机遇,扩大内需,促进产业更快更稳地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加快实现新动能对旧动能的替换,全面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以更高的姿态,加快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也需按照国家发展需求,在产业升级带来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做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大转移,在产业转移中抢占先机,着力发展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力争“十四五” 期间,实现云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2.不断深化并巩固沪滇合作成效

上海是我国经济、金融、商贸和航运中心,同时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交汇点,历史发展的积淀和持续不断的探索创新使上海的经济与科技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上海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区域,肩负着建设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时代重任。近年来,上海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也不甘落后,主动抓住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提倡、长江经济带的政策扶持这一重大时代机遇,利用创新驱动,实现产业升级的目的,从而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并在此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些成绩,为云南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学习标杆。

随着对口帮扶、东西部协作进一步加强,云南将抓紧机遇,搭载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顺风车”,力争沪滇科技合作取得新成果,需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加强对口帮扶地区与上海的合作交流。双方围绕已建立的合作工作机制,定期不定期地专项开展科技交流活动,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同时与省政府办公厅等部门沪滇工作整合,统一协调,共同做好帮扶和科技合作工作。充分利用上海的各种优势资源,尤其是上海的技术、人才优势,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利用好专项科技项目,以点带面,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带动边疆民族地区技术进步、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云南这些年来对外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的基础,普洱上海科技服务中心等单位都有着与上海及南亚东南亚合作的基础。利用好我们与周边国家建立的各种合作平台,利用好在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周边国家建立的各种合作平台,加大对南亚东南亚科技合作与交流,配合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在上海通过云南走向南亚东南亚过程中,尝试建立“沪—滇—南亚东南亚”科技合作交流平台。

(三)京滇科技合作

2015年,北京和云南首次开展科学技术合作。这次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利用北京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以及云南省作为桥头堡的战略位置,再加上科技入滇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强区域间的科学技术合作,重点突出与周边南亚地区国家的互动交流及合作,开创高水平、高质量的沿边科学技术交流合作的新局面。同时,此次科技合作活动也结合了海外侨胞的优势,吸引了更多的国际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回国创业,进一步深化和改进两地的创新创业环境,打造出的创新创业新局面。此外,利用了两地科学技术专家的人才资源与致公党专家服务团等有利局面,共同开展各方面社会服务工作,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5年,北京和云南开始第一次科技创新与科技驱动合作。这次合作中主要集中在四个大方面。第一,加大推荐科学技术成果信息互联互通,加大首都科学技术要素在云南聚焦和整合的力度。第二,加快高科技人才的培养。通过启动京滇众创空间人才培养工程,为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供新的空间条件。第三,充分利用云南省的独有的生态、文化特色,与北京的文化科技进行深化融合,发展既有云南特色,又有现代科技特色的产业。第四,组织首都部分科技企业与云南缅甸华商会及企业对接,创建科技驱动合作新平台。

2015年12月18日, 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与东道品牌创意集团共建的“云科东道品牌创意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昆明举行,作为当年京滇科技创新区域合作对接会后第一个落地云南的企业,东道品牌创意集团与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云南优昊实业有限公司确定了合作项目。时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厅长龙江、北京市科委委员刘晖、东道品牌集团董事长解建军等出席了揭牌仪式。会议由云南省科学技术院副院长胡启相主持,来自省内高新区管委会、行业龙头企业、部分高校、研究机构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活动。龙江表示,北京是全国科技资源最富集的地区,正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云南省希望加强与北京的合作,推动北京的优势科技资源与云南的需求和资源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助推云南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金融及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借助云南的区位优势,把首都科技创新资源向南亚东南亚国家转移,实现双赢。刘晖表示,北京市与云南省有着密切的科技合作与联系,中央赋予了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这一个新的城市战略定位,北京责无旁贷要与全国各兄弟省市携手共进,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方面有更大的担当,希望不断加强与云南省科学在技术领域的合作。云科东道品牌创意创新中心落地云南,将推动北京丰富的设计资源、设计机构与云南共享,促进云南优秀文化积淀与现代高科技手段及设计创新理念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云南的资源、文化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为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019年,京滇再次携手进行科技合作。本次论坛以京滇优势产业和资源互补、丰富技术转移市场体系建设及搭建区域内京滇技术转化平台为主要内容,切实分析了当下发展形势,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探讨。此外,由北京的专家分别就知识产权金融、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战略、科技成果转化、地理标志运用、京滇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培训,为云南省50多家企业带来一场知识产权盛宴。未来,昆明市将结合实际制定扶持、支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政策。此外,计划成立昆明市地理标志产品服务中心,建立地理标志专家库,让更多省外、国外的企业了解云南地理标志产品,真正形成优质优价的云南高原特色地理标志产品品牌。

北京和云南的科学技术合作,即京滇合作的运行,通过两地资源、人才、科技等相互合作与交流,可以为企业的科技发展和特色发展提供新思路、新资源,从而促进两地企业向有特色、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科技入滇是云南将其打造成为桥头堡地位的必经之路,通过与其他地区的科学技术合作为云南省当地的企业注入更多的科技创新之力,从而带动企业向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提高云南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

科技入滇是为了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地位,从而为云南的发展注入持续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帮助云南解决各方面的问题,比如科技创新投入方面资金不足、平台缺乏、人才缺失、成果寥寥无几的发展现状。科技入滇给云南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与各省份通力合作、携手发展的方式,共同将科研平台、科学技术、科技发展先进成果、创新型技术人才和团队吸引到云南,为云南的后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在多年的科技合作历程中,与多个省(市)进行合作,如上海、北京、广东等,通过携手互助的方式,云南省落地百余项项目,搭建了十几个科学技术平台,并且促进了科技入滇落户十几家,推动科技成果专业转化百余项。在这样不断的发展中,科技入滇已经建立起了长效机制,有了自身的发展结构,强化了政策支持,为云南科技创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对于云南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科技入滇已经成为云南科技创新发展中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云南省应当总结以往经验,形成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发展模式。应当建立关于科学技术创新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创新机制,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放到重要发展战略位置,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发展内容,这也成为新旧能专业转化的重点突破口。

首先,科技可以借鉴天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发展的措施。实现成果、权利、意愿、保障四方面的“四转”,即有成果转、有权力转、有意愿转、有保障转。通过围绕“四转”主线,进一步促进国家关于科技创新改革精神方面的创新性的制度设计,促进国家法律和改革政策进一步落地实施。坚持制度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过程中,各方主体的行为以及权、责方面制定适当的要求或行为规范,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和落实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强化政策和部门的协同,抓住高校院所成果转化这个重要一环,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要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市场化、专业化机构,培养一批懂技术、懂法律、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建设好当地的技术交易所等平台,提升转化效率。

其次,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深化科技入滇合作的深度,需要找出科技入滇中的薄弱环节和短板,从而进行改进和补齐,形成成果转化立体网络。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要建设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以及开发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深度剖析,找到问题所在及瓶颈原因,针对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度调研,逐一击破,找出发展对策,从而凝聚力量解决问题。在学习国内成功或者典型案例的同时,也应当多学习国际先进案例,吸取其中优秀的经验做法,结合自身特色优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机制及做法。还要了解掌握近年来不同省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态势,总结梳理不同地区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取得的经验,在成果供给、转化机制、市场动力、创新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可以组建科技、经济等领域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将结合若干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点面剖析。争取找到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分层分类,深化细化开展调研,厘清情况,总结各省市的科技转移转化成功经验,凝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和“瓶颈”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对策,建议聚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转化动力的主要方向和途径。着重分析当地发展要素及资本等在推动成果转移转化中同国际先进案例存在的差距时,提出促进创新动力传导,理顺创新链,通畅“双向快车道”的总体思路。

从完整创新链的角度看,完成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科研成果,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只有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才能实现科技创新的价值和使命,也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从世界趋势来看,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数量、质量和转化速度的竞争。

美国的“硅谷模式”享誉世界,其将各类高校、实验室与工业界耦合衔接,建立伙伴关系、完善政策制度、加强政府协调,将研究出的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迅速推向社会,使之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及竞争力。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在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方面形成了很有特色的发展模式,日本的“筑波科学城模式”和芬兰的“奥卢科技园模式”亦是如此,无不彰显出科技成果转化在科技竞争中的关键作用。

从我国的发展来看,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需求,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新变化,只有加快推动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才能实现“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支撑科技创新”的良性闭合链路。从重要领域科学研究的基础性突破到产业化应用,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我们把成果转化的关注点往创新链前端转移,缩短科研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的时空距离。近年来,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科技成果转化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在缩短。从重要领域科学研究的基础性突破到产业化应用,周期越来越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科研人员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从发现病毒基因序列到研制试剂、疫苗再到量产使用,其中的技术创新及转化非常迅速。此外,科教融合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创新发展态势,特别是高校基础性研究的突破,很快就会催生科研机构的技术突破、高技术产业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就要求我们把成果转化的关注点往创新链前端转移,一些技术研发成果虽然还处于原型、样品、样机阶段,但只要转化资金到位,配置专业人才,选择好应用场景,做好产业赋能,就可以把这些实验室成果变成高技术的产品或服务,形成实实在在的产业。

基础研究的源头创新越来越重要。创新要素越来越向创新头部汇聚,后发系统化技术创新面临较多困难。要想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和先机,必须做强基础研究的源头创新,为后续的技术创新、产业应用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点。需求驱动的技术创新活动空间越来越大,应用场景(需求)驱动的技术创新活动要求学科交叉、综合创新,应用场景越来越复杂,驱动技术变革越来越依赖于多领域知识的综合创新。独特的应用场景,为专业技术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同时也塑造了技术的独特性。应加快推进产研、产教深度融合,引导专业研发机构、高校创新团队,面向典型的应用场景,共同突破行业关键技术的转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链各环节的分工越来越明确,创新链中的政、产、学、研、金、服、用等角色定位不同,资源投入和收益需求各有侧重。高校定位主要在科学探索、原创性创新方面,专业科研院所定位主要在共性技术研发方面,专业孵化机构定位主要在成果转化等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定位主要在技术推广应用方面,政府定位主要在创新发展各个环节营造良好环境方面等。

如何做好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类主体协同创新,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推动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的融合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要让全省中小企业找到技术供给;让全省高校院所找到研发需求和股权收益;让高层次人才找到创新创业投资和合作伙伴;让全省园区找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种子企业;让资本找到有价值的投资项目。

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在转型发展向创新发展加速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供给,更需要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创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跳跃。云南省科技入滇的实施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地位至关重要,需要长此以往认真开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