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驱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事关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本节将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科技经费的投入使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表2-3 我国西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数量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1—2014年)
由表2-3可知,2011—2015年,我国西部地区高校的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在581~643所,2011年西部地区高校数量占全国高校数量的比重为24.1179%,2015年这一比重为25.0718%;我国西部地区科研机构的数量在987~997所,占全国科研机构的比例约为27%;我国西部地区企业的数量在39351~50591个,占全国企业的比例约为13%。可见,我国西部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数量均比较少,尤其是企业,西部地区高校的数量不足全国的1/4。我国西部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数量远远小于同期东部平均水平,2011年东部地区高校的数量为同期西部的2.0155倍,2015年这一比值下降至1.7212倍,2011年东部地区科研机构数量为同期西部的1.7603倍,2015年下降至1.6137倍,2011年东部地区企业数量竟然为同期西部的5.8639倍,2015年下降至4.6756倍。可见,西部地区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数量均远远小于同期东部的平均水平,尤其是企业,西部地区需尽快引进并扶持当地企业的发展壮大。
表2-4 西部地区产学研R&D经费投入情况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0—2014年)
由表2-4可知:2000—2015 年,西部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 R&D 经费投入均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2000 年高校 R&D 经费投入是 10.4678 亿元,2015 年是 151.8205 亿元,增长了 141.3527 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 19.52%;高校 R&D 经费投入占全国高校 R&D经费投入的比例平均保持在 16%左右,16 年间,最高比例约为 17.5834%,最低比例约为 13.6414%。2000年科研机构 R&D 经费投入为 60.9819 亿元,2015 年为 484.8651 亿元,增长了 423.8832 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 14.82%;科研机构 R&D 经费投入占全国科研机构 R&D 经费投入的比例平均保持在 23%左右,16 年间,最高比例约为 24.9524%,增长了 969.9191 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 23.74%。企业 R&D 经费投入占全国科研机构 R&D 经费投入的比例平均保持在 10%左右,16 年间,最高比例约为 11.7079%,最低比例约为 9.1796%。可见,西部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 R&D 经费投入过少,高校R&D 经费投入不足全国的 1/5,科研机构 R&D 经费投入不足全国的 1/4,企业 R&D 经费投入仅仅约为全国的 1/10。
(二)存在的问题
与全国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可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www.daowen.com)
1.区域创新体系相对封闭
西部地区因其发展较东部地区来说较落后,且因很多现实的内在因素,其创新体系间的联系较弱,在发挥整体效应时,效果不明显,如各子体系之间和每个子体系内部之间的联系直接影响着协同效应;且西部地区各创新体系、部门间存在严重分割、信息孤岛等问题,各要素之间难以相互作用,科技资源利用不够充分、资源分离等严重影响着科技成果的转化。资源若得不到合理配置及利用,则对成果的转化及产学研的合作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2.创新体系网络尚未形成
各创新体系的紧密结合是创新能力强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其显要特征则是各产学研主体间存在紧密、多元的关系网。关系网联系越紧密、网络化程度越高,则创新能力则越强。而西部地区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都远不及东部沿海地区发达,且地域较辽阔,各机构之间联系合作有限,部分科研单位受设备仪器及人才保障等因素的限制,其研发能力相对有限,因此各类有效创新活动则难以开展,产学研合作也较为滞后。
3.激发创新的条件有待改善
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建设既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前提条件。但是,从西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实来看,创新体系建设的环境条件尚待改善。表现在:一是政府对全社会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导向能力较弱;二是科技基础条件薄弱,科技基础设施普遍比较落后,难以得到必要的公共科技基础支持。
4.产学研保障机制有待提高
利益共享机制不完善,则难以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大力发展。产学研的进行会涉及各方的利益,包括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结果等各个方面,利益分配的冲突则会影响整个合作进程的发展及合作的结果。要想进行深入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必须具有完善合理的保障机制,不能因一方利益而损害整体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利益分配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及分配则又是重中之重,各主体有自己不同的所属部门,但不能因为保护自己单位利益而影响整个合作的结果。合理明确的产学研保障机制是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一环。
5.企业“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引进”现象严重
虽然西部地区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模仿创新引进高科技项目,但是,引进新技术或高科技项目后,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一段时间以后,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旧设备的老化,企业不得不再次引进技术。这样就造成“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引进” 的恶性循环。
6.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由于体制原因,长期以来科技成果的价值以及人员职务晋升,都是单纯地以获得国家经费多少、发表论文数量、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来衡量的。这种评价体系仅体现了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而忽略了其“市场价值”,结果导致科研不是面向市场需求,仅仅是单纯追求学术价值和地位而进行的与实际相脱节的空洞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