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群建设的质量标准优化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群建设的质量标准优化方案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④ 实践操作为了实现对学生国际贸易业务运营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中的实际操作必不可少。表 512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本测试合格标准如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群建设的质量标准优化方案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国家新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我国高等教育目标也发生着变化。大学的培养目标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学生特点进行调整,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专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满足学生专业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机兼容,突出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特色。

(1) 能力质量标准

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育人导向,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导向,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和结果满意度,适应全面开放新格局需要,培养懂国际规则,能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自由竞争的专业人才。提倡教学改革过程中,突出持续改进,突出过程管理,突出结果导向,把常态监测和定期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及时评估,及时反馈,持续改进,推动人才质量不断提升。

因此,本专业的课程群建设以国家教育改革基本要求为基础,结合课程特点,建立以下专业能力质量标准,如表5−1−1所示。

表5−1−1 国际贸易业务运营与管理能力的质量标准

(2) 课程建设方案基本标准

① 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在保持原有教学大纲内容不变的前提下,课程群中的四门课程就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进行了密切沟通和内容取舍,保证教学内容做到有效衔接、流畅,为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取、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加深及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打造一个循序渐进、知识能力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途径。

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不能造成教学内容前后失调,没有前面基础知识铺垫,使得学生无法学习新的知识,或使得学生接收的信息混乱无序;也不能浪费时间重复讲述基础知识;更不能拔苗助长,讲述过于深奥的理论内容,疏于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每门课程根据其在课程群内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

② 师资培养

鼓励教师及时学习最新的实务操作知识,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根据最新的业务实践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保证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最新的业务实践,而不是学习课程上的陈旧过时知识。

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参观学习、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与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多渠道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③ 教材选用

尽可能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或教育部指定的教材。

④ 实践操作(www.daowen.com)

为了实现对学生国际贸易业务运营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中的实际操作必不可少。合理安排实际操作时间,设计实际操作环节,提高实际操作质量,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⑤ 学生能力培养的体现

学生能力培养贯穿整个课程教学中,通过各门课程中的学生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平时作业,电脑模拟操作练习等,对学生各个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和实践,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每门课程结束后的课程考核可以较为全面地体现学生在某个方面的能力培养水平。待所有课程结束后,第三方的考核平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和客观的测试和评价。

(3) 考核标准

作为最终考核,本课程群拟采用第三方检测的方式,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全国外贸单证员考试系统提供测试。测试共分两大部门,第一部分是与实务相关的基础知识测试,第二部分为综合能力操作题,测试单证的填写、信用证的开立与修改、单据制作和使用等,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测试。教师将根据学生各部分测试成绩,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如表 5−1−2 所示。

表 5−1−2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本测试合格标准如下。

① 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平

学生的测试合格率达到80%以上。

其中1.1、1.2、1.3和1.4基本知识测试及格以上比率达到80%以上。

② 综合能力操作测试

a. 国际结算方式选择和信用证使用能力:及格以上比率达到80%以上。

b. 单据制作和审核能力:及格以上比率达到80%以上。

c. 进出口报关和通关能力:及格以上比率达到80%以上。

d. 国际贸易运输和保险业务运营能力:及格以上比率达到80%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