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的学科导向教育不同,“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是反向的。反向设计是OBE教学设计必须遵循的一个核心理念。它从国家战略、区域行业发展需求以及学校定位、学生诉求以及家长校友期望出发,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详细描述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的时间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及达到的高度。然后,以此反向设计学生在毕业时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毕业要求决定了教学的出发点和教学内容,不是教师想要教什么,而是要厘清达成上述成果需要什么样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以此为基础,设计课程大纲,明确教学目标,确定考核指标,选择教学方法,开展学习成果评价。通过该评价,可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毕业要求,能否正常毕业。同时,学校应对毕业生进行满意度调查以及长期的追踪调查,收集校友的意见和建议,听取雇主的反馈信息,开展第三方独立评估。学校对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的数据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此来判断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
另一方面,在上述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学校又可以进一步深入地探讨为了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需要作出哪些变化,或者是发现新的学科方向及研究领域,从而引导学科的发展。经过一个轮次的实践后,学校应再次调查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并结合国家及区域发展以及形势变化,对自身的使命、定位等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修订及优化。“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过程以及教学实践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持续改进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校所有的活动都锚定于人才培养,从而使得“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得以真正落实。
“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是反向设计,但实施时却要正向实施。这样的教学,使得“需求”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图2−3−1显示了“成果导向”教学的反向设计过程及主要环节。
利益相关者需求、学校使命定位决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国家、社会、雇主、学生及家长等利益相关者对学校教育的外部需求、期望以及学校的使命、定位、价值追求等内部需求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显然要与学校的内外需求相适应。为了清晰地回答到底要“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以及开展专业建设时,要深入地了解并研究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明确自身条件、资源、所拥有的优势、劣势以及未来的价值追求。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清晰地知道应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着力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将来准备让学生获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而这些均影响并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不同,毕业要求是学生在毕业时所应满足的基本条件。基本条件不满足,学生则不能正常毕业;培养目标未达到,则表明学校的毕业要求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不能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足够充分的支撑。因此,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就要求有什么样的毕业要求与之相适应。与其他类型的高校相同,商科院校在确定毕业要求时应该至少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毕业要求要明确、公开、可衡量,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二是毕业要求要符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当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商科三大认证也逐渐进入国内商科院校的视野。因此,如果有可能,在制定毕业要求时还应尽可能地覆盖商科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商科人才国际化的需求。(www.daowen.com)
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毕业要求是指学生毕业时所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即满足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及学分要求,并考核合格。毕业要求包含了对学生的知识要求、素质要求以及能力要求。其中,知识要求规定了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工具性知识、专业知识及其他相关领域知识;素质要求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也关注学生的身心素质;能力要求则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等提出要求。基于上述毕业要求中的预期产出,可以设计出学生应达到的能力目标,并据此构建课程体系,确保每个能力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内容或教学实践活动给予支撑。需要注意的是,课程是实现毕业要求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载体,课程能否有效支持相应毕业要求的达成是衡量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的主要判据。
课程体系决定教学规范。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标准的主要载体。课程体系包括了对学生学习成果发挥支撑作用的理论课程、实践环节以及毕业论文三个主要方面,并按照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联度矩阵设置好要开设的课程、开设学期以及对能力目标支撑的强弱程度(一般可以用学分进行体现)。以毕业要求作为一个维度,将专业所要开设的课程作为另一个维度,通过两个维度的关联关系考察各门课程对毕业要求的相关性及支撑程度。按照这个逻辑,课程体系设置对教学规范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课程体系决定教学计划的执行,指导教学大纲的编制,确定教学内容的选取,指引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此同时,课程体系还对课外实践、学生的成绩考核、教材选用以及师资配备等各种教学规范均提出要求,以此来保障成果导向教育的效果。
通过教学评价检测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学效果的检测及评估,重点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这既包含了对课程体系中所涉及的理论课程、实践环节以及毕业论文等每门课程的考核结果,更包括对学生能力目标达成情况的检测数据。教学评价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最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我国高校“严进宽出”的最关键环节。客观、公正、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让师生双方对学生所收获的学习成果形成一个正确认识,并促使他们对教与学环节重新审视,以及对教与学策略的调整。教学评价不能一蹴而就。按照OBE理念,应该建立“评价—反馈—改进”的循环往复、持续改进机制,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持续跟踪与评估,对各教学环节及教学活动始终保持审视与改进,最终通过形成性评价,运用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OKR)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通过调查与评估衡量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这里所说的调查与评估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例如对毕业生的长期追踪调查访谈;听取毕业生所在单位(雇主)的人力资源部门对毕业生履职情况及各种表现的反馈;委托第三方调查公司对学校毕业生进行第三方评价与数据举证等。上述所有调查数据以及统计结果皆关注毕业生的成长,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毕业生在毕业后的几年内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展现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以及毕业生在某些方面能力的欠缺。通过对调查与评估结果的深入分析解读,学校可以比较准确地评价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以及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始终保持商学院自身的先进性以及对区域发展的高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