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立信任,越来越容易

建立信任,越来越容易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制度的不断革新,包括语言、国家、法律和文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让更大范围内的陌生人之间更加容易地建立信任关系。与此同时,开放和共享的互联网技术、机制和内在的逻辑,也推动了信任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合作也因此有了全新的可能性。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是构成生态文明DNA的双螺旋,也是阴阳和合的两面。这两个元素加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我们未来的方法、机制、制度乃至价值观的灵魂。

建立信任,越来越容易

社会制度的不断革新,包括语言、国家、法律文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让更大范围内的陌生人之间更加容易地建立信任关系。

现代化是全球化的基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将沟通的便利性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物联网的发展目标,就是把全世界(包括所有的人和物)都连成一个网络,“万物互联,实时互动”将成为未来社会最根本的特征之一。类似脸书、优步这样的平台,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几年内覆盖全球人口的很大比例,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开放的全球网络基础,而这只是整个大趋势的开始。

与此同时,开放和共享的互联网技术、机制和内在的逻辑,也推动了信任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合作也因此有了全新的可能性。从1991年的Linux(操作系统)开源社区,到2000年之后的维基百科、Hadoop(一个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GitHub(一个面向开源和私有软件项目的托管平台),再到2015年谷歌的TensorFlow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和2016年百度的深度学习开源平台PaddlePaddle……基于在线网络的全球大规模开放协同,极大地加速了互联网技术进步的进程,而技术进步本身又为协同赋能。尤其是21世纪初出现的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井喷式的发展浪潮,把人类带到了一个人工智能大爆炸的全新时代,数据智能正在快速成为生产力提升的源泉。换句话说,数据智能就是生产力。

沿着历史演进的脉络,技术进步让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生态时代。万物互联的网络就是这个生态的载体,而是否拥有基于数据的智能,将成为物种能否在这个大生态内生存、繁衍的基本要求。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是构成生态文明DNA的双螺旋,也是阴阳和合的两面。这两个元素加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我们未来的方法、机制、制度乃至价值观的灵魂。未来20年,大创新的核心都在于如何将这两个基本原则创造性地应用于不同的场景,从而带来新的价值创造。

站在通往未来的门槛边缘,我们直觉地意识到,未来取决于人类群体智慧的进步和机器智能快速发展之间的纠缠。

商业的内在逻辑正在被重写,我们在为此欢欣鼓舞的时候,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机器联网后,人类在发挥个体创造性的同时,能否通过协同网络形成某种更高层级的群体智慧,将影响人类未来的整体生存状态。

毫无疑问,这些基本原则并不仅限于商业领域,整个人类社会都将因此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人的重复性脑力劳动都在快速被机器智能取代的时候,创造力便成为人类的基本贡献。相应的教育体系、社会分配体系、我们对自身以及所处社群的认知,甚至我们对幸福和痛苦的理解,都将随之发生根本改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网络和智能一方面使得更有创造性、更有价值的工作拥有了更低的进入门槛、更多的实现渠道和更好的收入水平,这是我们的希望所在。但另一方面它们也使得很多简单重复且缺乏创造力的工作岗位被大量替代,从这个角度看,无疑又是绝望之音。

纵观历史,我们要看到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如果说农业时代是经验的时代,工业时代是知识的时代,那么互联网和数据时代就是创造力的时代。未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将由人类的想象力驱动向前,一切都将围绕创造展开。经济学家周其仁有一句话概括得非常到位:“文明的一次次传承和复兴,就是一步步找回对人的尊重。”人不应该做那些重复性的工作,而应该多做创造性的工作,这个想法一脉相承,一直引领着人类的文明之火绵延至今。(www.daowen.com)

我们当前的很多担忧,其实是在用既有的价值观、规则机制和法律体系来看待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被我们忽略的,恰恰是人类主动基于整体利益去建立新的价值观、规则和法律的能力。

人类的整个历史进程,就是以更新的技术,在更大的群体范围内,共同寻找更优的解决方案,积累更大的文明成果。

在整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一直都在试图从商业的角度探讨如何构建未来的智能商业,甚至是它的社会基础原则。也许基于过去二十几年互联网的演化,我们发现了未来的一些基本规律,但在本书行将完结之际,我之所以要从新文明的角度再去探讨未来的可能性,是因为我们今天能够想象到的,都可能仅仅是未来极小的一部分。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会极大地超越我们今天所有的想象。

历史上充满了这种看似荒谬的预测,在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刚刚被发明的时候,IBM的首席执行官就曾提到全世界只需要几台计算机就够了,时至今日,计算机已经成了整个人类社会最基础的设备。

仅仅十年前,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毫无心理准备,自己的生活将因智能手机的普及而截然不同。所以,当我们今天在质疑人工智能、区块链到底能走多远的时候,唯一制约我们的可能就是自己的想象力。

我们今天讨论的一切到底会对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产生何种影响,这本身也是一件远远超出我们想象力的事。如果未来真的有一天,人工智能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地取代人类,那么这个社会应该靠何种机制运作?美国已经有人开始讨论是否需要社会每年投入巨额补贴,把这批被取代的人养起来。但是养他们的目的何在?他们在社会中该起什么样的作用?他们将扮演何种角色?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人类经过1000多年的努力,终于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建立了所谓的现代文明体系,但是当技术让我们拥有了新的可能性时,国家、社会、民族、自由、宗教,所有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可能都将挑战我们想象的极限。未来究竟怎么样,谁也无法预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现在,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