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红电商的影响力快速提升,它们的队伍也日渐壮大,有好事者还为这种现象取了一个专有的名词,叫作“网红经济效益”。疯狂崛起的网红经济效益引来了越来越多的传统商家、企业的窥探与模仿。商机一旦被人知晓,就会迅速变为潮流。一时间,网红成为一种红极一时的社会现象。
其实,打造网红的过程和那些娱乐公司打造明星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同的,几乎都是像流水线一般培养、推出。比如网红运营机构就是从传统的淘宝运营直接转型为网红孵化的。它们在第一时间疯狂抢占市场,占领社交电商的流量入口。随后,再由自己打造的团队配合供应链系统,为网红店铺提供产品与供应链支持。
在传统商业时代,流量的入口是有形的,大多集中于那些一线商圈的实体店。到了互联网时代,最大的流量入口已经变成淘宝的搜索框。在下一个时代,我认为流量入口的天平很可能会开始向那些有大量“粉丝”的网红倾斜。如今的传统企业必须进行思考,审视自己的企业品牌是否能在这样的时代存活;自己的品牌与那些网红相比,究竟有没有一战之力。
我们同样以上面提到过的张大奕为例,来看一下成功网红品牌的打造之路。既然张大奕是模特出身,她的淘宝店自然以女装为主。凭借自身的外形优势和对服饰潮流的敏锐嗅觉,张大奕很快就有了自己店铺的第一批“粉丝”,这个队伍还在不断扩张。在淘宝的第一年,她的店铺就实现了从0到“皇冠”(淘宝店铺等级,好评超过1万笔就被称为“皇冠”卖家)的突破,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其“粉丝”的复购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张大奕的成功,靠的绝非仅仅是运气或者所谓的时势,而是她对“粉丝”的耐心与责任心,以及她的颜值、个性、品位等一系列的原因。有一次,一位“粉丝”对张大奕店铺中的一款围巾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条围巾的价格太贵了。这个问题引起了张大奕的注意,因为这样的问题对于商家来说是无法避免的,也是消费者与商家之间一条看不见的信任鸿沟。为了打消“粉丝”的顾虑、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张大奕专门拍摄了一条长达5分钟的小视频,详细剖析了这条围巾的价值所在。这一举动赢得了大量“粉丝”的赞赏,飞速上涨的销量就是最好的证明。至于在评论区与消费者互动,耐心回复所有的问题和质疑,还有在微博等平台上发布照片、文章,赠送礼物等更是家常便饭。
有数据显示,在2016年的“双十一”购物节,张大奕的店铺成为首个销售量突破1亿元的女装店。2017年初,张大奕的个人微博“粉丝”量更是达到将近500万。拥有如此庞大的“粉丝”队伍,张大奕的店铺想不火都难。艳羡之余,请大家不要忽略另一组数据:截至2017年2月,张大奕共发布了超过1万条微博,回复的评论更是不计其数。这才是她能够成为人们羡慕对象的根本原因。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每一个网红的发展路径大多不同,并且大家对于单个网红能不能真正算得上品牌、未来能不能演化成品牌、网红品牌有多大的可延续性等问题还有很大的争议,但我认为,单就网红现象本身,就已经值得大家深入观察和思考了。(www.daowen.com)
其中最有研究价值的莫过于网红现象背后的根本性变化,我将其总结为市场和品牌的互联网化,而这无疑是之前两个大浪潮(广告互联网化和零售互联网化)的延续。
网红经济的出现,终于让我找到了用互联网的思维、方法和模式做品牌运营的门道,且听我细细道来。
一个典型的网红,其实往往从类似新浪微博这些平台上开始积累自己的“粉丝”,她们在微博或者微信里,聊的往往都是一些非常生活化的场景,比如穿什么衣服、如何进行服饰搭配、参加了某个活动、到哪儿旅游等个人话题。她们甚至会和“粉丝”讨论一款服装的设计细节,在网红的淘宝店里还经常能看见“粉丝”为网红加油鼓劲、网红对“粉丝”一一答谢的场景。网红的运营机制与C2B模式的客户第一、客户驱动原则极为吻合——先跟客户产生连接和互动,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认同,然后才有品牌。换句话说,品牌是网红和“粉丝”共同创造出来的社区认同的结果。
每个人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样的属性优势与劣势同样明显。优势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劣势是每个人从本质上都是孤独的,渴望被关注和理解。正因为有这样的需求,人类组建了社会,选择了群居生活抱团取暖。互联网的诞生、移动通信工具的进化,使得人们进行交流的限制被无限缩小,人们越来越容易找到自己的圈层。网红电商之所以能够得到“粉丝”的狂热追捧,就是因为他们敢于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个性与心情,这样的属性自然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有相似性格的“粉丝”加入。
随后,这些网红电商通过自己的喜好和价值观,对所有的商品进行归类和划分。让有同样认知的“粉丝”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如“清新”“霸气”“低调”等词语,成为新一代商品的标签。说到这里,我发现其实网红电商的模式非常符合C2B模式的理念,而C2B是未来最核心的商业模式,拥有无与伦比的模式优势。从这个角度看,网红电商的快速崛起是商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说完网红电商,让我们回过头来将其与传统品牌进行对比,你会发现其中的显著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