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宝创立早期,其实我们对本书讨论的一切概念知之甚少。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平台战略、什么是平台生态圈,也对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的定义不甚了解。其实,不仅仅是淘宝,我相信如今所有成功构建生态圈的企业都是如此。这个世界上没有生而知之的人,没有人能够提前预见如今的时代,预见未来十年后的环境和市场。一切的变化都是自然发生的,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自我演化而成。淘宝是这样,腾讯也是如此。
如今,腾讯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互联网行业的巨头之一,名号之响无人不知。但谁又能想到,如今无比繁荣的腾讯生态圈起源于一次偶然的失败呢?
1996年,三个以色列年轻人创造了一款叫作“ICQ”的即时通信软件,并且迅速风靡整个美国。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还是一个少年的马化腾接触到这款软件,这唤醒了他创业的心。就这样,1998年秋天,腾讯公司诞生了。
一开始,马化腾和他的伙伴只是想研发中国版的“ICQ”,并将这款软件卖给其他公司,从中获利。事情并没有按照他们预想的发展,他们开发出的这款名为“OICQ”的软件竟然无人问津,没有一家公司向他们抛出橄榄枝。
既然软件没有卖出去,就只能自己推向市场。可能就连腾讯的创始团队都没有想到,他们的软件甫一问世,仅仅不到两个月里就收获了20多万用户。如此成功的开局,给了腾讯团队强大的信心,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软件的后续开发中。最后,这只憨态可掬的小企鹅凭借自己简洁的界面和丰富的功能力压群雄,坐稳了即时通信领域的第一把交椅。
就在腾讯上下春风得意之时,却意外地收到了来自AOL(美国在线,ICQ的母公司)的律师函。因为涉嫌侵犯他人的商标,腾讯的这款软件必须改名,否则就有可能被诉诸公堂。就这样,“QQ”这个名字正式启用了,腾讯的扩张之旅也正式拉开帷幕。
到2001年,QQ的注册用户总数已经达到5000万,这只新生的小企鹅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反而再次加快了脚步。很快,腾讯不再满足于在即时通信市场中的霸主地位,这个朝气十足的团队将目光放在了更远处。2003年,腾讯全力打造的“QQ游戏”问世,受到了众多年轻用户的一致好评。QQ游戏是腾讯向即时通信之外的其他领域迈出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可能连马化腾自己都没有预料到,QQ游戏的成功对日后腾讯的多领域发展,乃至构建自己的生态圈,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2004年,腾讯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6年,腾讯推出下载软件“超级旋风”和电脑保护软件“QQ医生”。2007年,“QQ输入法”问世。一系列围绕这只小企鹅的服务,让腾讯从单一的即时通信服务演化为一个全能的平台,走得更加稳健且不可撼动。(www.daowen.com)
截至目前,腾讯对中国互联网领域,乃至每一个平头百姓影响最大的产品,非其于2011年推出的微信莫属。社交、阅读、游戏、在线支付……一切都可以通过微信完成。这一个小小的端口,为腾讯带来了无数的数据和流量,也让腾讯形成了基于微信的商业生态圈。
因为一款软件创办一家公司,又因为产品销售的失败使其不得不自己打市场,最终发展为即时通信领域的绝对霸主。腾讯在前期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因缘际会下迈出的。和淘宝一样,腾讯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并不像大家固有的认知那样,这些企业大佬如何高瞻远瞩,如何搅弄风云。
我与大家讨论淘宝、腾讯等企业的发展史,其实想表达一个观点:平台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自我演化的产物。
今天的创业者已经对平台的概念再熟悉不过,包括所谓的淘宝、腾讯等成功企业的创业经历。很多人在创业之初甚至在没有开始创业时,就慷慨激昂地说自己想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平台。但是,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在刚刚开始摆出平台的架子时,就已经走进死胡同。
平台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生长出来的。换句话说,只要你的企业拥有足够好的DNA和初始化条件,它就有可能演化成一个平台。这是一个自发性的演进过程,而不是你在创业的第一天就设计好关于平台的所有架构,然后让企业按照你的设计一步步循规蹈矩地往前走。要知道,市场和环境瞬息万变,企业发展的方向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可能根本就无法生存,更遑论未来的发展。
看到这里,或许有些读者会产生这样的困惑:既然类似淘宝、腾讯这样的企业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并未对我们今天所探讨的这些概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那么我们为何还要学习、思考这些概念,并认为它们十分重要?
我认为,其实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走得这么远、这么快,恰恰是因为在这些企业的发展里程里不自觉地糅合了这些原则。在中国如今的商业领域里,平台和生态的竞争已经是常态,如果不能有效地汲取先行者的经验,同时吸取教训,将这些概念更好地运用到企业自身的发展,我们也许会失去进入下一回合的资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