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互联网的浪潮已经逐渐逼近,我们不妨在“点—线—面—体”的框架中,将当下的各家互联网创业公司进行分类,以便大家更清楚自己在未来的发展道路。经过分类后,我们不难看出,其实“点”的数量仍占绝大多数。
淘宝上数以百万计的店主、苹果应用商店中一个个独立游戏的开发公司,或者当下被O2O(线上到线下)浪潮裹挟而来的大小服务提供者,都是“点”,它们提供了确定的商品与服务。只有在淘宝、安卓应用商店和苹果应用商店这些生态圈中,它们才能以传统商业无法想象的低成本找到自己的客户。所以,它们无法离开这些生态圈(“面”)。因为在生态圈之外,它们很难将企业和客户连线,获得其他“点”的协助,以及创新并得到客户的响应、反馈等优势。甚至,“点”提供的商品、服务、创新均以生态圈为基础,跳出圈外就难以存活,比如,一个手游开发商或专车司机,怎么可能离开苹果应用商店和滴滴、优步呢?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竞争,往往是以“面”和“体”为单位的生态竞争。“面”对“点”的激活、辅助程度,就是吸引“点”共创未来的砝码。对“点”而言,选择合适的“面”,帮助自己连线,并持续激活自己的创新力,才是做选择时最重要的依据。
只要找对了“面”,“点”就不难在中短期获得确定性收益,也能乘势而起。“点”仍需要密切关注其所在的生态环境变化,继续演化,或者进入就地“二次创业”的路径。淘宝早期的一批卖家,因淘宝的人口红利而大发利市。此后,他们却抱残守缺,锁定路径而未能与淘宝一起不断“革命”。其兴也勃焉,其败也忽焉,只换得旁人一声长叹。
即使依赖互联网技术而成的“线”,也会由于其他“面”的兴起,被升维攻击一举击溃,进而萎缩。比如,联众游戏将线下的棋牌游戏搬到网上,让玩家不再受限于地理范围,在任何时间都能找到同好。这条“线”一度欣欣向荣,但它仍是一条孤独的“线”,“点”的活力并未延展,因此未能发育成为一个“面”。当腾讯作为一个“面”的威力逐渐显现时,借助平台力量孵化出的棋牌“线”就远比联众游戏更茁壮强大。可见,QQ游戏对联众游戏的胜利,是互联网生态优势的体现。“点”与“点”在原有的互动、连线(社交)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连接(游戏)。这条新“线”还会和其他“线”相连,如微信支付这条“线”带来虚拟商品的购买、充值的进一步便利。功能各异的“线”越是交错缠绕,“面”就越坚实,“线”本身就越强大,“点”(用户)的活力就越大,整个生态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因此,对于追求中短期稳定收益的“线”而言,与前述的“点”一样,找准对其最有帮助的“面”,借其生态系统发展壮大,并与“面”共同演化,方为上策。否则,以互联网时代的气候变化速度,沧海桑田不过几年间,届时成型的“面”是否需要它来做一个“点”,也未可知。
另有一些创业公司,从“线”开始入手,实际期待的是“线”壮大之后就能蔓延成“面”。从不同角度切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众多O2O企业就是典型。其中有志者,如河狸家,虽然一开始从上门美甲这条“线”切入(据说,这个切入点本身就是从20多条“线”的比较中选出来的),但第一天就不掩饰自己要做手工艺人平台这一理想。围绕小区这条“线”展开的众多公司更是希望自己成为本地服务的最终平台。
这些企业的榜样,当然是最近风头正劲的优步和爱彼迎。从两个巨大的产业(“线”)切入,只要它们不抑制“点”的活力,让更多的“点”继续生长,并鼓励异质的卖家和买家连接,就会向“面”的方向发育。比如汽车租赁,社区(多个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共享,恐怕很快就会在优步这个平台上萌芽。如果能顺利连出更丰富的“线”,优步自然而然就会变成一个“面”。爱彼迎对于旅游的延伸更是顺理成章。
这一生长逻辑,与淘宝的历史颇有相似之处。“线”涵盖的“点”足够多,完成交易需要的互动足够丰富,就会产生更大的吸附力,将越来越多的“点”或服务、产品的流程纳入这条“线”。随着异质的连线越来越多,这条“线”本身也在向“面”(平台)的方向推进。
既然这一类“线”志存高远,就必须甘于寂寞,苦熬多年。因为开放线性结构中的“点”,创新萌芽会缓慢成长,然后在互动中连接“新线”。“新线”与“旧线”再慢慢交错,编织成“面”。(www.daowen.com)
在传统的产业环境中,公司存在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衔接工序、协调工种、管理流程、确定产品的统一质量和售后服务等。在互联网时代,上述职能均可依赖IT工具完成。随着传统封闭结构的打开,提供服务的专业限制呈几何级数降低,创新与服务小众需求的可能性却呈几何级数提升。
由此可见,大部分线性结构的传统产业,都会在互联网技术下解构,成为“面”(平台)生态分布的一个个“散点”。“点”自由分布、按需聚成的“线”,将远比过去封闭的“线”更有活力。因此,主导这次重构的“面”其实接受了划时代的挑战——异质的“点”与“线”发生互动,随机分工,并能有效合作,制造产品,完成创新,都需要平台提供轨道和规则。
此类服务,如与传统产业的功能类比,则是质量的统一化保障。传统产业依赖流水线,封闭结构,大规模产出完全同质化的产品。互联网的竞争者以生态分布的特点,在产品的多样化方面响应客户的需求,因此产品、服务的丰富度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它们也要在产品、服务质量上达到最小公约数。这就是平台(“面”)的职责。与之相似的,是前文已述及的各类机制。它们的有效运行能保证卖家和买家继续互动,“点”继续创新的最大帮助也是平台的基础设施。
互联网时代,基础设施已非传统的水、电、煤,或售后服务那么简单,淘宝、亚马逊和谷歌都由于数据量巨大而开发了云计算。回过头看,这几乎是历史的必然,这是“点”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对平台的要求。服务器的稳定和数据保存,只是互联网基础设施中最初级的两项需求。满足这些新需求,也是生态系统整体升级必须打破的壁垒。基础设施改善的另一个作用,仍在于增加“点”的活力。由于云计算输出了廉价而稳定的计算能力,中小企业不必自建机房,因而大大减少其投入IT设备和人员的固定成本,进行创新和连接的难度自然大大降低。
只有在AWS(业务流程管理开发平台)这样的基础设施上,才会出现如WhatsApp(瓦次普,一款智能手机之间通信的应用程序)一般的公司。其员工只有百余人,却能服务亿级用户,估值数百亿美元,这在传统时代几乎是天方夜谭。类似的公司在淘宝生态体中也有好几家。其实,虽然这些公司栖身于“面”上,自己却往往可以独当一“面”。对于它们,平台只能主动下沉,提供更基础的服务,“面”才能确保“点”的活力,并促进新的创新与连线出现。
只要保持活力和连接的可能,“点”和“线”就会不停地对“面”提出需求。在互动中,“点”、“线”和“面”会共同演化,一起向“体”的方向演化。未来的商业竞争往往是互联网商业体之间生态意义上的竞争。假如“面”不能提供足够丰富的基础设施,让“点”发挥最大的活力并不断创新,刺激新的“点”和“线”出现,更有活力的“面”就可能吸引这些“点”,并取代过去的“面”。此时,原来的“面”将慢慢萎缩,成为“新面”中的“线”和“点”,甚至烟消云散。盛大和腾讯的竞争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
互联网是可以与电相媲美的技术革命,其对产业,乃至人类生活的改变都刚刚开始。回顾19世纪后期,电的普及首先也发生在传统产业结合之处。电灯是最早的电器,其实是针对古老的照明需求,用新能源设计的新解决方案。人类从此告别蜡烛、油灯,这可以看作电帮助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到20世纪上半叶,随着电逐渐成为基础设施,化学反应纷纷出现。家电、飞机等全新发明创造喷涌而出,针对的都是传统社会无法满足的需求,也大大拓宽了人类社会的外延。
以史鉴今,当下“点”、“线”一级的创新,在传统社会中大多能找到对应。待到“面”渐成规模,“体”也小试莺啼,才是革命性产品爆发涌现之日。现在,只是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