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智能商业的精准性要求,分为“精”和“准”两个方面。在这一节中,让我们先从“精”的层面讲起。
“精”指的是精确。过去10年,有一个词语出现得愈加频繁——个性化。在工业时代,个性化被当作商业的至高追求目标。彼时的基本逻辑是标准化大规模生产,按照同一个标准的模型来生产产品与服务。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的个性必然被抹杀。但个性、自由是所有人共同追求的目标,打压得越狠,反弹的力度也就越大,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个性化服务。
但是个性化并不能完全代表精确,否则早在多年前,腾讯公司为用户推出的每个人拥有专属号码、可自由变换头像和签名的QQ企鹅就已经满足了精确的所有需求。在新商业时代,想要做到精确,个性化只是一个起点,精确的颗粒度可以被无限扩大。
那么,精确究竟是什么概念?如今的精确,不但要求企业根据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还要掌握用户是何地、何时、何种场景之下需要服务。这个道理其实说起来简单。每个人在早上9点和晚上9点时的心情大相径庭;在家和在公司的需求也不一样;酒醉与清醒的不同状态下,又会产生截然不同的需求。所以精确要追求的方向,是在极度颗粒化的场景下,依然能找到具体时间点的需求,然后按需服务。
在弄清了精准的概念之后,让我们思考下一个话题:究竟如何才能实现精确?答案的核心是通过协同网络的不断扩张,获取一个人在不同场景、不同状态下的更多数据。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现在将某人在微博、微信、陌陌、淘宝、支付宝这些软件上所显示的所有数据都打通,那么对这个人的理解就会变得全面且立体,更便于商家在某个具体瞬间捕捉到他当时的某种服务需求。因此,我得出了以下结论:精确是通过协同网络的扩张,对一个人在不同场景下的理解逐步深化的过程。(www.daowen.com)
只有协同网络才能完成个性化服务,只有当一个网络能满足千万人需求的时候,才能真正满足一个人的需求。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商业突破,它实际上是突破了一个传统的供给悖论——用网络上大规模的方法完成个性化服务。相对于一个固定的线性供应链结构,网络结构才有弹性来支持任何一点的需求,满足低成本、柔性化、模块化等要求,这些都是过去被认为商业上不可能实现的组合。
为什么淘宝和谷歌这样的企业,一出现就能够对传统企业进行摧枯拉朽般的打击?个中关键在于它们实现了过去做不到的组合,提供的核心客户价值让人无法抵挡,这才是网络结构的优势所在。在这个网络上能够进行全局动态优化,这是固化的供应链难以做到的事情,也正是所谓的降维打击。
从工业时代到数据时代,无论是基本逻辑还是指导思想都在发生着变化。工业时代要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让大家都能用得起,所以它的核心就是标准化,只有标准化才能进行流水线生产,实现大规模和低成本。由于中国中产阶层的不断扩大、消费需求的日益增加,产能需求进一步扩大,对标准化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正向循环的整体逻辑是线性的,以控制为核心。精确的系统一定要能有效控制;一旦失控,整个系统就面临崩溃的局面。
然而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新时代对企业的要求是一切以客户为中心,以C端为中心,C2B模式成为主流。这种模式强调个性化和差异化,追求的是价值而非成本。由于供给过剩,商家必须强调将给客户带来何种额外价值,客户才会愿意为此买单。因此,互联网时代强调的是网络和社会化协同,看重的是自组织生长,这是一种生态思路、网络思路和演化思路。
说到这里,解决精确问题的关键,又回到了如何才能构建协同网络上。伴随淘宝10多年一路走来,我们有了以下心得和体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