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DT时代取代IT时代已经成为共识

DT时代取代IT时代已经成为共识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DT时代取代IT时代已经成为共识,但关于数据,IT时代却给企业遗留了众多难题。从企业的日常运营到管理者的决策,数据本是对企业状况唯一理性的描述,然而没有管理信息化,使得数据的传递滞后且层层失真,最后得到的数据已非所想要的数据。“决策”在BI的支持下获取会通畅流利,然而产生问题时,企业所看到的数据表明的都是正确无误,数据难以用来追本溯源,只能成为流程的产出与消耗品。

DT时代取代IT时代已经成为共识

如果说在看互联网思维或者商业模式之时,尚带有一些战略性的眼光,那么数据却是与企业日常运行实实在在相关的要素。

DT时代取代IT时代已经成为共识,但关于数据,IT时代却给企业遗留了众多难题。

首先是数据的可得性。在IT时代,IT部门长久以来被当作是成本中心,信息化本来应该是自上而下的一体化规划,却被拆分成了一个个孤立的小项目。信息化软件的发展早已成熟,MRP、MRPⅡ、CRM、SCM、ERP甚至BI就算是现在看来也没有落伍多少。但在企业的实际运行中,工业系统应用的广泛性远远高于这些信息化系统。

企业管理者在DT时代所面临的第一大难题是“数据的不可得”。从企业的日常运营到管理者的决策,数据本是对企业状况唯一理性的描述,然而没有管理信息化,使得数据的传递滞后且层层失真,最后得到的数据已非所想要的数据。管理者表面上依靠一些数据做决策,实际上依旧是决策者的经验主导判断。

数据的可用性也是一大问题。关于信息化,我们也必须承认,很多企业走得很好,搭建起商业智能平台的企业不胜枚举。但是,从日常操作人员到管理者,从各个业务部门到企业决策中心,人的身份不同,其角色、位置与思考方式均不相同。这就导致各自的出发点和处理结果的导向大不相同。 (www.daowen.com)

当企业的运营没有摆脱高度线性化和复杂化的流程时,每个人都按照企业内部的制度兢兢业业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按部就班地完成分配给自己的KPI,然后将剩下的工作交接给下一流程的人。这就导致每一流程所产生的信息各执一词,数据在各个环节被附上了不同的目的。“决策”在BI的支持下获取会通畅流利,然而产生问题时,企业所看到的数据表明的都是正确无误,数据难以用来追本溯源,只能成为流程的产出与消耗品。在DT时代,这些数据显然是无用的。

最后是数据价值的可挖掘性。在DT时代,数据的价值显然不仅仅是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数据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大到企业战略的制定、商业模式的更新,小到新用户的挖掘、产品的更新等,都需要数据的支撑。然而,数据的这些价值,是传统信息化无法挖掘的。企业即使已经成了IT时代信息化企业的标杆,如果没有进行数字化升级,依旧不能将数据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简单来说,企业已经能够解决各部门的信息孤岛问题,将各个传统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那么每个人、每个部门都在自己合理的应用程序与正义的流程制度下有一套接口,进而打造出一套新的严密逻辑,美其名曰数字化流程。数据表面上可以按照该流程按图索骥了。然而每个人、每个部门依旧是遵守一种新的制度而缺乏一种思考的意识,每个人都在自足,都善于事后寻找证据改正错误,却没有面向企业这个系统的运转,没有预防祸患。最终就只剩下这个“企业”成了一个理论上宏大的存在,实际上只是沦为一个更大的孤岛。

企业要做的是真正建立起数字化的流程。全面的数字化不是简单的集成集中与统一平台,而是基于企业运行逻辑进行的从业务到数据,从数据到应用,从应用到技术的完整解决方案。对于传统信息化所遗留的历史问题,数据治理必不可少。DT时代的数据,不是静止的资产,而是与企业运行逻辑一同流转的匹配逻辑,它将企业的所有业务带入企业这个开放系统,是企业日后运行的引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