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即1949年至1966年这十几年,是中国印刷业的恢复与重建期。
印刷品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是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印刷业的发展。建国之初,我国的印刷业偏重于书刊、报纸的印刷。作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刷同整个出版事业一起见证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文化发展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甫一成立,便在中央人民政府中设立了出版总署,并在1950年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发展全国出版事业的五项决议》,为发展新中国的出版印刷事业指明了方向。不久,出版总署成立印刷管理局,管理全国书刊印刷业,并由政务院颁布了《管理书刊出版业印刷业发行业暂行条例》。
建国初期的印刷业底子很薄,基本是解放区的印刷厂和城市中一些遗留下来的印刷厂及私营印刷所。国家在各地以接收重组的方式组建了以党报印刷厂、新华印刷厂为主体的出版印刷企业,并在大城市组建了部分专业化的印刷厂,如北京的民族印刷厂、人民美术印刷厂、外文印刷厂,广东的南方印刷一厂、南方印刷二厂、人民印刷厂等,基于此,新中国印刷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起来。在此期间,作为中国工业发祥地的上海市,以调配、内迁等方式支援了全国22 个兄弟省市印刷业的建设和发展,为印刷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经过3年时间,到1952年全国基本形成了以新华印刷厂为主的完整印刷体系,生产能力远超解放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1958年,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召开首次全国报纸、书刊印刷工作会议,周恩来总理出席。会议提出了印刷业“为政治服务、为出版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明确了“奋战3年,建成从中央到县的报纸、书刊印刷网”的奋斗目标。(www.daowen.com)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经过重新调整,更多专业性的印刷企业诞生,印刷业的布局更加合理,印刷能力、印刷质量都得到了提高,各县都有了一家以上的印刷企业,中等以上城市有多家具备一定规模、能生产不同产品的印刷企业。生产工艺也从单一的铅印发展到铅印、胶印、凹印等相互配合的多种印刷工艺。印刷企业开始形成专业化分工,如书刊印刷厂、报纸印刷厂、包装装潢印刷厂、票证印刷厂等,以及更具专业性的排字、制版、装订厂。至50年代末,基本上建立起与出版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印刷生产体系,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如1960年的报纸总印张量达到58.8 亿,是1950年总印张量的14.3 倍。
20世纪60年代,随着印刷业的发展和印刷机械生产能力的形成,印刷企业开始设备的更新换代,淘汰陈旧设备。20世纪60年代中期,广东地区在印刷设备、技术、产品质量方面已与香港不相上下。1967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决定投资新建咸阳铸字机械厂、陕西印刷机器厂、湖南印刷机器厂3 个新的印刷设备厂。1968年,决定投资改扩太行印刷机械厂、平凉印刷机械厂、宜宾印刷机械厂、商丘印刷机械厂、新邵印刷机械厂、重庆印刷机械厂、北京人民机器厂(铸造车间)等7 个印刷机械厂。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当时的时代特点决定了书刊、报纸等出版物印刷是印刷业的主体,包装装潢印刷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包装印刷与书刊印刷分属轻工业与出版两个不同的体系。
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下,印刷科研教育事业开始起步,印刷业的技术服务体系开始建立。1953年,上海印刷学校成立,首开印刷职业教育先河,为印刷行业培养了众多人才。1956年,北京印刷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印刷科技研究的主力军和国家队。1958年,北京文化学院设立印刷工艺系,开启了印刷高等教育的先河。1961年,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成立。一系列教育科研机构的建立加速了印刷业完整体系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