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山(2015)通过对浙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践研究,认为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规制度是激励和保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保证。[52]周琳(2015)认为,政策是政府发挥作用的载体与依据,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来源。[53]曾红颖(2015)认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键在政策的进一步细化,要着力破解创业服务供给匹配的错位与缺口难点,注重个性化解决方案,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改进社会传播策略与方法,营造长效创业氛围,大力发展咨询、开发、设计等嵌入式服务。[54]中国科协(2016)“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评估中认为要聚焦“双创”生力军,加大政策的精准支持;加强政策协同,把政策措施落实的重点放在基层,建设互联互通的国家“双创”公共服务平台。[55]胡志强(2015)认为当前推动“双创”的重点在于创造公平创新的环境,政府要从制度上和政策上努力,面向所有的创新主体,建立更为广泛、便捷、能够响应所有创新主体需求的公共知识传播基础设施。
2015年,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文中谈到商事制度改革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三证合一”改革,简化和完善企业注册流程,积极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加大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特别针对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集中办公等特点,鼓励各地结合实际,简化住所等级手续,为创业提供工商注册便利。[56]
范云鹏(2016)通过对山西省煤炭、纺织、制药、钢铁、食品等五个行业实地调查研究,提出政府创新政策的着力点在于:一是继续加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的整体推进力度;二是重点加强环境政策的培育和完善;三是注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协调性与倾向性。[57]牛冲槐,温雅钰(2016)通过对山西省太原、临汾、运城等11个地级市的问卷调查研究,提出个人、市场、政府在大众创业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政府应建立完善创业扶持的相关政策,处理好个人、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郭曼,郭雷风(2016)认为要重视大众创业生态体系建设,注重大众创业政策的落实和完善,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注重产业集群化发展和创新孵化模式对青年创业者的引导作用。郭铁城(2015)认为,自主创新不是少数人的事业,必须调动和激发大众创新的积极性,要系统解决大众创新带来的政策挑战,建立与大众创新匹配的政策体系,同时要通过政府采购支持大众创新,促进大众创新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将大众创新机制引入国家创新体系。[58]
(一)关于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
目前,有不少研究成果分析了创新创业文化对创业的重要作用,辜胜阻(2007)认为积极的创业文化是创业者的精神动力和发动机,具有凝聚、导向、约束和激励的功能,对创业活动产生重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春法(2015)认为,推动科学文化发展,就是要促进科学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让科学的价值注入传统文化的机体,催生富有理性、活力和创新意识的全新文化形态。袁江洋(2015)认为我们必须把科学文化发展过程看做一种普遍的理性主义的价值系统和各种本土文化相融聚的过程。郑念(2015)认为,科学文化建设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着健康方向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科学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形成并传播扩散的过程。当前科学文化建设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和完善科学文化教育体系;建设社会化的科学文化宣传网络;加强科教基础设施建设,为受众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推动科学精神与科学文化社会主流价值构建;重视对于基层科学文化建设。董亚峥(2015)提出要建立一个以“科学共同体”为中心的科学文化测评体系。[59]中国科协“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课题组(2016)提出要聚焦“双创”生力军,加大政策的精准支持,在政策的细化和深化上下功夫,同时要加强政策协同,把政策措施落实的重点放在基层。加大部门间的协调力度,增强系统性,构建统一开放的政策空间和制度空间。
(二)发挥创业平台在创新创业中的作用
中国科协“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课题组(2016)提出要建设互联互通的国家“双创”资源分散重复、封闭孤岛、碎片化等问题为突破口,按照开放、协同、融合共享的原则,建立服务全社会的创新创业公共基础设施。[60]陈雪,张志彤(2016)在《新型研发机构在助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中的作用及发展思考》一文中,系统论述了新型研发机构在“双创”中的作用。要注重新型研发机构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明确新型研发机构的优势功能,扬长其创新孵化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取之不竭的“新能源”;重视借鉴各地的先进做法,丰富新型研究机构的支持方式,形成带动和集群效应;做好新型研发机构的顶层设计工作,引导研发机构健康发展;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发展,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发挥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候珺然(2012)认为要重视完善大众创业载体环境建设,从总体情况看,我国企业的创新创业能力还不强,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之外,政府要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61]天津经济课题组(2015)提出要抓好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农民创业园、创新创业综合体等各类载体平台建设,在城市打造出鼓励科技研发成果产业化的高端创新产业链条,形成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三)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对策研究
李克强(2015)在《催生新的功能 实现发展升级》一文中提到:“有人说,美国的创客和极度痴迷于创新的极客,1/3在高校,1/3在自家车库,1/3在孵化器。中国有9亿多劳动力,目前全国高校在校总人数达到3500多万(包括高等职业学校等),每年有700多万高校毕业生,这是独一无二的资源,如果能够投入创新,力量难以想象。”因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健康顺利推进的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李兴山(2015)认为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是促进和保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坚实基础,要在办学方针上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提高转变;在培养目标上,实行由注重学分、学历教育向注重素质、能力教育转变,在教学改革上,要实行由注重招生办法改革向注重教学方式改革转变。辜胜阻等人(2008)提到要提升创业教育的地位,提供改进创业教育教学内容,改变创业教育模式,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技能。[62]王玉帅等人(2009)主张要在中小学教育中强化自信、独立、创新精神的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普及创业教育,调动社会组织的力量举办提升创业技能的各类培训,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政策支撑体系。[63]杜刚(2015)认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同时进行创新,要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完善创业救援系统,鼓励学生迈向社会,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创业机会。[64]天津经济课题组(2015)认为未来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引擎必须发挥教育驱动的作用,培养创新型人才,没有创新的教育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要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教育,切实推动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要求对接,通过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雷德雨(2016)认为地方政府可以创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以及支持大学生、科研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农民工回乡创业等相关基金,开展创客教育,支持大学生创业创新,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完善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自由充分流动,鼓励国有科研机构和大学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推动科研成果同市场接轨,强化产学研结合平台建设。
研究述评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创业创新文献的回顾和梳理可以发现,学术界很早就开始开展对创新创业的研究,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针对创新创业的内涵、影响因素、路径、对策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对于创新创业的分析框架、实施模式、评价体系提出了很多观点和见解,成果相当的丰富,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趋于多元化,目前的一致性结论是创新创业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激发社会、个人活力的重要手段,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培育创新创业的环境,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此过程中,政府相关政策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要针对创新创业实施商事制度、税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方面的政策改革和法律、法规制定。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至关重要,当前西方的车库文化、黑客文化、DIY文化、硅谷文化是创新创业文化的基因,各个国家要结合本国文化实际,培养孕育适合本国发展的创新创业文化,形成科学文化科学精神。另外,要重视平台建设,打造各类创新创业平台,特别是创客空间、孵化器、众筹空间等直接为创新创业服务的各类基础平台建设。当然,人是创新创业的主体,人的发展是创新创业的关键,教育要承担起对创新型人才培育的重担,企业、科研机构也要加大对人才的扶持和培养力度,创造创新型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这些研究成果都给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国外,我国关于创新创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至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研究理论体系,存在如下问题和不足:
第一,在研究方法上,国内的研究成果多数采用经验描述法,对创新创业研究的模型推导比较少。尽管有不少人针对创业创新开展了一些实证调研,但是实证分析方法单一,对创新创业的定性研究比较多,为数不多的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和简单的统计描述,个案研究、定量研究相对比较欠缺,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比较少。研究领域和对象存在碎片化的问题,因此提出的对策可操作性不强。
第二,在研究内容方面,国内学术界主要侧重于对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的探索,认识到创新创业政策的重要性,但是在政策体系的整体性、综合性和针对性方面研究比较匮乏,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研究内容相对比较狭窄。而且,针对某一具体区域的研究较少,多数属于宏观性研究,研究对象不确定,针对性不强。
第三,在研究视角上,突出整体性研究,忽略创新创业的区域不平衡性,并且鲜有成果从综合性的视角、从体系和整体上分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某一区域的实践过程。从现实的情况看,创新创业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对创新创业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最终影响着创新创业的成功与否,因此,对创新创业的研究要针对不同区域展开,不能一刀切,而对某一区域的研究要有整体性,从动态发展的过程探究发展策略。
基于创新创业研究现状,本文拟要解决的问题是,深入分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北京市海淀区的实践现状和问题,就如何构筑海淀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从多个角度发现目前海淀创新创业取得的成果以及当前制约海淀创新创业发展的因素,力图从整体上描绘出海淀创新创业的图景,探究海淀创新创业的路劲,为海淀区委、区政府有效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注释】
[1]陆园园,张红娟.中国创业问题研究综述[J].管理世界,2009(06):158.
[2]J.A.Sehumpeter.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
[3]Drucker,P.F.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y,Practices[M].Big Apple Tuttle-Mori Ageney,Inc,1974.
[4]Daft,R.L.Adual-coremodel oforganization innoVation[J].Academy ofManagement Journal,1978,21:193-210.
[5]Holt,K.User-oriented Product InnoVation-Some research Findings[J].TechnoVation,1983,Vol.3(3),pp.199-208.
[6]Tushman,N.L.and Nadler,D.A.organizing for innoV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86,28,74-92.
[7]Henderson,R.M.and Clark.B.Architectural innoVation: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J]AdministratiVe Seienee Quarterly,1990,35,9-30.
[8]Schumann,P.A.,Prestod,D.C.,Tong,A.H.andVanston,J.H.InnoVate:Straight path to quality customer delight&competitiVe adVantage[M].MeGraw-Hill,NewYork,1994.
[9]Tushlnan,Miehael L.&0.Reilly,C.A.Winning through innoVation:apraetiealgu 1detoleadin gorganiza tional"hangeandrenewal〔M].Boston,Mass.:HarVardBusinessSehoolPress,1997.
[10]Scott,S.G.,&Bruce,R.A.Determinents of innoVatiVe behaVior Apath model of indiVidual innoVation in the work place[J].Ae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4,37(3),580-607.
[11]Wolf,R.A.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ReView,Critique and Suggested Research Direc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4,Vol.31,No.3,pp.405-430.
[12]Ong,Wan和Chng.Factors affecting indiVidual innoVation:An examination within a Japanese subsidiary in Singapore[J].TechnoVation,2003,23(7):617-631.
[13]Robbins,S.P.Organizational BehaVior[M].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Upper Saddle RiVer,New Jersey,2001.
[14]Howard Rush,John Bessant,Mike Hobday.Assessing the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of Firms:DeVeloping A Policy Tool[J].R&D Management,2011,37(3):221-236.
[15]Amable,T.M.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M].NY:Springer-Verlag,1983.
[16]Bharadw S.,and Menon A.Making InnoVation Happen in Organization:indiVidual CreatiVity Mechanisms,Organization CreatiVity Mechanisms,Organizational CreatiVity Mechanisms or Both?[J].J PROD INNOV MANAG,2000,17:424-434.
[17]Csikszentmihalyi,M.CreatiVity: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M].NY:Harper Collons,1996.
[18]Hibert.Promoting Effect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n Entrepreneurship[J].System InnoVation in America,2015,(15):223-227.
[19]Stephenson.Annual InnoVation Policy Trends and Appraisal Reports in Netherlands.Europen Trend[J].Charton InnoVation,2014,(08):21-24.
[20]刘军.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年.
[21]Shane S.A.Who is publishing the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7,23:83-95.
[22]Busenitz,LW,WestIIIG P,Shepherd D,Nelson T,Chandler G N,Zacharakis A.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in Emergence:Past Trends and Futere Direc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29(3):285-308.
[23]SteVenson L,Lundstrom A.Entrepreneurship Policy for the future[M].Swedish Foundation for Small Business Research,2001.
[24]赵都敏,李剑力.创业政策与创业活动关系研究评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3).(www.daowen.com)
[25]Lim,MorseEA,Mitchell RK,SeawrightKK.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s:A comparatiVe business systems perspectiVe.Entrepreneurship and policy enVironment[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Louis,2006,88(2):95-111.
[26]Scott Shane.Where is Entrepreneurship Regions of the New Millennium,Singapore,June 28-June30,2001.
[27]William B.Gartner.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the phenomenon of new Venture cre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5,10(4):696-705.
[28]蔡莉,崔启国,史琳.创业环境研究框架[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9]Rajshree,Audretsch.Does Entreneurship Captcal Matter?[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8,28(5):419-429.
[30]BaumolW.Entrepreneurship:ProductiVe,UnproductiVe and DestructiV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893-921.
[31]Fare,R.Grosskopf,S.Network DEA[J].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2000(34):35-39.
[32]刘志迎.众创空间:创客与众创模式[C].中国技术管理学术年会,2015.
[33]天津经济课题组.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J].天津经济,2015(5):29.
[34]天津经济课题组.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J].天津经济,2015(5):29.
[35]李海涛.创业保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J].经济管理,2015(26):92.
[36]李克强.催生新的功能 实现发展升级[J].管理论坛,2016(2):1-3.
[37]吴迪.大众创业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8):45-49.
[38]雷德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难点和对策研究[J].经济参考研究,2016(10):21.
[39]李海涛.创业保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J].经济与管理,2015(09):92-94.
[40]李小康,胡蓓.产业集群内创业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基于创业意图视角[J].2013(21):45-49.
[41]顾旭东,汪继福.全民创业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90-93.
[42]吴志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何以形成?——对北京大学部分青年校友创业情况的观察与初步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12-218.
[43]张辰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政府支持与实现路径[J].人民论坛,2016(06):45.
[44]郭铁成.迎接大众创新的时代[J].红旗文稿,2015(7):19-20.
[45]陈雪等.新型研发机构在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作用及发展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6(22):87-89.
[46]牛冲槐,温雅钰.基于ISM的大众创业影响因素层次结构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7):28-32.
[47]蒋同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激发万众创新活力[J].宏观经济管理,2015(10):22-23.
[48]栾福明,王雨佳,韩平飞.完善支持大众创业的税收政策探讨[J].经济纵横,2016(02):48-49.
[49]李华琴,罗英.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度设计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6):17.
[50]肖海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引擎[J].天津经济,2015(5):28-35.
[51]李春华.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环境[J].今日科技,2015(3):5-7.
[52]李兴山.从浙江发展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J].经济观察,2015(05):31.
[53]周琳.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创业创新绩效研究[J].经济问题,2015(05):124-129.
[54]曾红颖.“双创”的实施进展与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5(12):21.
[55]中国科协“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课题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评估[J].科技导报,2016(10):61.
[56]张茅.深化伤势制度改革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J].人民论坛,2015(05下):8-10.
[57]范云鹏.创业政策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经济问题,2016(9):91.
[58]郭铁成.迎接大众创新的时代[J].红旗文稿,2015(7):21.
[59]张利洁,董亚峥,张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科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科普研究,2015(06),109.
[60]中国科协“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课题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评估[J].科技导报,(10):68.
[61]候珺然.日本产业竞争力研究:战略创新与新的经济增长点[J].日本问题研究,2012(4):21-24.
[62]辜胜阻,肖鼎光,洪群联.完善中国创业政策的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1).
[63]王玉帅,黄娟,尹继东.创业政策理论框架建构及其完善措施——创业过程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0).
[64]杜刚.“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5(5):174-17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