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镇体系概念
城镇体系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网络系统,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集合。它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城镇体系具有所有“系统”的共同特征。
(1)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某一个组成要素的变化,如某一城镇的兴起或衰落,某一条新交通线的开拓,某一区域资源开发环境的改善或恶化,都可能通过交互作用和反馈,“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整个城镇体系。
(2)等级性或层次性。系统由逐级子系统组成。城镇体系的各组成要素按其作用大小可以分成多个等级序列,如全国性的城镇体系由大区级、省区级体系组成,再下面还有地区级或地方级的体系。这就要求制订某一级城镇体系规划时要考虑到上下级体系之间的衔接。
(3)动态性。城镇体系不仅作为状态而存在,也随着时间而发生阶段性变动。这就要求城镇体系规划要不断地修正、补充,以适应实际变化。
(4)开放性。指城镇体系本身及其所有城镇在其发挥功能的运行过程中,始终与外界保持密切的相互作用,呈现出不同层次的扩散特征和聚集特征。
从城镇体系的个性特征来看,它既不是简单的机械系统或自然系统,也不是严格的经济系统或政治系统,而是兼有自然、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种层面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的开放性特点,使城镇体系很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难以预料的复杂影响。因此,就系统的变化状态而论,它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城镇体系的布局,就是要打破自求平衡、自成体系、条块分割和互相封闭的传统体制,力图建成一体化的城镇体系,使城镇体系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形成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
2.城镇体系构成
完整的城镇体系包括四方面结构,即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经济网络结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必须建立在职能结构、等级结构配置的基础上,并有利于社会经济网络结构的优化。
(1)职能结构
城镇职能配置是指基于城镇职能构成的特点,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与发展战略,确定城镇的性质、特色、地位、作用及发展方向。其实质是使体系中每个城镇具有明确合理的分工,使各自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取得最佳的整体效益。城镇职能结构类型有行政中心城市(首都、省会等)、交通枢纽城市(港口、铁路枢纽、公路枢纽等)、矿业城市(煤矿、石油等)、工业城市(钢铁、化工、轻工业等)、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及旅游城市等。
(2)规模等级结构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配置是指划分城镇级别并确定各级别的城镇数量及级配、各城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等。城市的存在与发展取决于其作为一个中心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吸引力和辐射力由于城市大小等级的不同而对城镇周围区域产生不同影响,并形成地域空间的等级规模特征。城镇规模和数量的配比状态取决于区域城镇化进程、分布及地域差异,并受职能结构发展条件制约。
城镇体系现状等级规模特征常常用首位度和四城市指数来反映。首位度最早由马克·杰裴森于1939年提出,它指最大城市人口与第二大城市人口之比。四城市指数指首位城市与余下三大城市人口之和的比。两指标数值越小,表明城镇体系内各等级差异越小。
从行政角度,我国城镇体系分为5级:首都—省会—地区中心或省辖市—县或县级市—建制镇。从规模角度,我国城镇体系分为4级:全国性中心城市(1 000万人口以上)—地区级中心城市(500万~1 000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100万~500万人口)—地方性中心城市(50万~100万人口)—小城市(20万~50万人口)—小城镇(0.1万~3万人口)。
城镇体系的规模系列和等级系列具有内在对应性,层次愈高(低),规模越大(小),数量越少(多),即符合克里斯塔勒的市场等级序列理论。1913年德国学者奥埃贝奇通过对美国及欧洲五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分析后,也提出区域内的城市按人口规模呈由大到小、由少到多的序列分布法则,并有Pi Ri=K。其中,Ri 为序列i的城市数;Pi 为序列i的城市人口;K 为常数,表示最大城市人口数。1939年,美国学者杰弗逊又提出一个截然不同的首位度法则,他分析了世界50个国家的资料,发现一个国家或区域的首位城市规模往往比其他城市规模大得多,多数国家的首位度在3以上。
(3)空间结构(www.daowen.com)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指体系内各个城镇在空间的位置、联系及其组合状态,是地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自然环境条件在空间上的投影。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析通常包括城镇分布密度、联结形式、城镇群分布形态特征等方面。城镇的空间分布形式有分散型、集中型、分散集中型和集中分散型。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配置中往往需要充分考虑城镇生长点、增长级、发展轴或发展走廊,并且加以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限定。通常区域的交通网络结构,特别是交通主要干道分布对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具有深远影响,并因此而形成以交通走廊为构架的空间分布格局。
(4)城镇体系社会经济网络结构
城镇体系网络结构指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与区域之间所组成的各种有机的社会经济联系。城镇体系的网络组织依赖于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的物质与非物质因素的联系以及体系之间的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流。它包括以下几类:自然及交通联系网络、生产协作等经济联系网络、人口活动联系网络、技术联系网络、社会联系网络、信息联系网络、商品流通等服务联系网络和行政管理网络。
城镇体系社会经济网络结构规划是在前三项结构规划的基础上,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等系统进行统一协调,是推动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的市场抓手,也是我国目前城市群一体化战略的最重要突破口。
3.城市群(城市带)
1)城市群内涵
城市群又称城市带,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网络“集合体”。城市群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大型城市群的发展往往成为国家级发展战略。
2)大城市群特征
世界级大都市群存在如下典型特征。
(1)人口密集和规模性。人口通常高密度,规模至少在2 500 万以上,城镇化率在50%~70%以上。
(2)核心性和世界性。通常集外贸门户功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及文化先导职能于一身,具有世界级城市并在国家和世界经济交往中起枢纽作用。全带经济规模在2 000亿美元以上,占全国的20%以上,中心城市经济占区域经济的1/3(单个)到50%(多个)以上,占全国经济的10%以上。
(3)多核性和有序性。由多个高人口密度的大都市核心或大都市区组成,具有不同的功能,至少有1个世界级城市以及2个以上的大都市圈。城市规模和功能形成梯度等级体系。
(4)形态带状性。城市群大多沿交通轴线形成交通走廊,呈带状发展并连接到港口。
(5)设施系统性。具有港口城市的航运交通系统及其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3小时大都市带交通圈。
(6)用地连片性。城市和农田分界带越来越模糊,城市地域呈现连成一片的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