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欧盟已经度过了主权债务危机以来最困难的时期,经济复苏呈现加快势头。但同时也面临民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难移民压力加大以及英国脱欧的影响。在此大背景下,欧盟对华贸易政策出现了分化的趋势。
一方面,欧盟力图保持与我高层交往势头,维持总体经贸关系稳定。2014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访欧,仅2017年就三次到访欧洲国家,李克强总理两次到访,意大利、西班牙等15个欧洲国家和欧盟国家领导人也陆续访华。2018年初,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时任首相特雷莎·雷又先后访华。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期间呼吁全面改善中欧关系,促进更加平衡的贸易关系,并欢迎习近平主席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力推动。英国时任首相特雷莎·雷则表示英国脱欧后将寻求与中国商谈正式的自贸协定,并希望中英两国在签署自贸协定前也能够有更多贸易往来。总体看,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也日益成为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
中欧围绕“一带一路”的合作也深入发展,特别是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电商领域的合作不断推进。捷克、波兰、希腊、匈牙利等国和欧盟领导人出席了2017年在我国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十多个欧盟成员国派团参加了2018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意大利期间,双方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意大利成为七国集团中首个签署“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的国家。
另一方面,欧盟与我经贸关系中的矛盾有所上升和积累,欧盟层面的对华政策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对抗性”思维。中欧经贸关系在政策层面上看,也处于比较艰难的时期,主要是欧盟对我提出一些诉求,同时对我方诉求采取“漠视”的态度。欧盟还试图利用西方国家的“整体优势”,以施加更大压力的方式迫使中国让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求我对欧“对等开放”。2017年2月,欧盟贸易委员马尔姆斯特伦表示,中方需要在贸易与投资方面体现对等原则。目前“对等开放”已经是中欧各个层级经贸交流与磋商中的高频词,也是欧方对我提出的最主要诉求。欧盟具体提出了我建筑工程、医疗卫生、运输物流、信息通信、银行保险等领域扩大市场准入,取消对外资的股份比例、地域和分支机构数量等限制性要求,要求欧盟企业能够平等参加中国政府主导的自主创新和标准制定,同等保护欧盟企业的知识产权,停止强制性技术转让措施,对等开放中国的政府采购市场等。
二是拒绝全面履行我“入世议定书”第15条义务。2017年12月,欧盟反倾销调查新方法修正案正式生效,同时还发布针对中国产品的市场扭曲报告。根据新的反倾销调查方法,欧盟不再执行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并以此为依据证明欧盟已经履行了国际义务,即不再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的规定,在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不“先入为主”地用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调查方法。但是,新办法又引入了“市场扭曲”的概念,实质上保留了之前使用的反倾销调查中“替代国”的做法。目前,我国已经在世贸组织对欧盟发起了诉讼,并举行了第一次专家听证会。(www.daowen.com)
三是试图联合美国和日本对华采取协调政策。历史上欧盟与美国、日本的对华经贸政策基本保持一致,但总体上看,属于利益相近的“默契”。近年来,在对华经贸领域欧盟出现了与美国、日本的主动协调,进行系统性、机制性安排的趋势。这在欧盟处理产能过剩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2017年12月,在阿根廷举行的第11届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后,欧盟贸易委员马尔姆斯特伦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日本经产大臣世耕弘成就发表联合声明,谴责“扭曲市场的补贴”和包括强制性技术转让在内的其他政府干预所导致的“关键部门的严重产能过剩”。2018年3月,美、欧、日三方部长在布鲁塞尔再次会晤,就2017年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老调重弹,还特别强调在应对“扭曲性贸易行为”方面深化信息共享,在G7、G20、OECD的平台上以及全球钢铁论坛等其他政府间会议上密切合作等。我国在世贸组织就入世议定书第15条履约问题诉欧盟的案件中,美国以增强权利的第三方身份主动加入诉讼并公布其立场文件。美国在世贸组织诉我国“涉嫌歧视性的专利技术许可规定”案中,欧盟和日本又分别要求加入磋商请求。
四是加大对我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力度。截至2018年1月,欧盟对我实施的贸易救济措施共63项,其中6项反补贴措施,57项反倾销措施,正在进行调查但尚未做出初步裁决的案件共计5起。2016年,欧盟对我国新发起调查6起,其中反补贴调查1起,反倾销调查5起,均针对我国钢铁产品,涉案金额高达19.4亿美元。2017年,欧盟对我国新发起贸易救济调查5起,占全球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比重为6.7%,其中反补贴调查2起,反倾销调查3起,涉案金额16.8亿美元,占我国产品在全球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总金额的15.3%。
五是欧盟强调价值观贸易实质上对我国构成“歧视”。欧委会贸易委员马尔姆斯特伦在公开演讲时指出,欧盟认为贸易必须开放和基于价值观,不以牺牲民主决策或高标准为代价,欧盟要确保贸易惠及全民,这是欧盟贸易政策的核心理念。以价值观为基础的贸易政策也体现在中欧经贸关系上,目前欧盟已经与几乎所有重要的贸易伙伴达成或正在谈判各类自贸协定,在亚洲与韩国、日本、新加坡等达成协定,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谈判正在进行。但是,欧盟对我国提倡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倡议态度冷淡。我国依然和俄罗斯一起被欧盟排除在其自贸伙伴之外。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产品和服务能够进入欧盟大市场,既是必然的选择,也会面临诸多挑战。机遇来自欧盟的市场本身。欧盟的市场规模巨大且规则相对一致,中国产品进入成员国后,就相当于进入了整个欧盟市场。挑战来自欧盟贸易政策的复杂性,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市场后,既要受到欧盟层面政策的规范,也要受到成员国层面政策的制约,因此弄清楚欧盟层面贸易政策调整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近年来欧盟机构不断强化贸易领域职能,积极与其他贸易伙伴商签各种优惠贸易协定,且欧对华贸易政策总体趋紧,中国企业和产品进入欧盟市场也会感受到“歧视性待遇”,因此在做出任何商业决策前都应有所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