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索西部社会学:东部主义与西部地图

探索西部社会学:东部主义与西部地图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亚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东部主义与西部映射》是一本立足于西部,思考西部,研究西部社会和西部人的书,旨在找到西部社会独特的发展路径,探索西部社会学的特色所在。实证部分主要通过西部十二个省份的大型抽样调查数据,探讨西部民众对东西部发展差距、资源诅咒等问题的社会认知。

探索西部社会学:东部主义与西部地图

周亚平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东部主义与西部映射》是一本立足于西部,思考西部,研究西部社会和西部人的书,旨在找到西部社会独特的发展路径,探索西部社会学的特色所在。

主要论点为: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来源于历史形成的发展差距,更在于一种“东部主义”发展战略主导下的现代化模式和发展观引导下的结果。“东部主义”的发展思维和“西部话语”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主导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严重地限制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将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的最终实现产生重要的影响。

全书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理论部分重新审视“世界体系”理论,基于西部人本土化的价值关怀反思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重新思考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研究和探讨西方社会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解释力问题。中国社会学研究在积蓄了中国传统社会科学的基础上,关注了中国当下社会转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这种关注是以东部为中心的,是在“发展”的语境下形成的一种逻辑思维。在世界体系理论中,将国家和地区分为中心、半边陲和边陲,国家内部的剥削关系则是类似地缘政治经济学的分析,以核心地区及边陲地区的不平等交换为分析单元。在我国内部存在着一种“东部中心”论。东部地区在学科建设上也形成了研究中的“统治性范式”,形成了一种“主体”与“他者”的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该书在中国版图的地理中心、中国最西部的腹地——兰州,提出并研究“西部社会学”,就是基于中国社会东西部差距的现实,对中国西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真实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西部社会学以理论诉求和现实关怀,呼吁在政治环境、社会结构、制度基础上去看待东西部之间的差异,主张回到西部人民多样生动的实践中去,改变宏大理论和抽象经验主义不在场的权威的研究方式,发现西部的创造力和活力。(www.daowen.com)

实证部分主要通过西部十二个省份的大型抽样调查数据,探讨西部民众对东西部发展差距、资源诅咒等问题的社会认知。研究发现东部发展、西部贫困的现实已经根植于当代的年轻人群体、少数民族群体、人均GDP低的群体,在当前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开始回落时,抗争群体就会更倾向于在这部分群体中凸显。在西部“资源诅咒”成为现实的前提下,区域民族的地方发展意识和发展差距感知会更加强烈,在未来会形成很大的隐患。该书通过以上本土化的研究,建立起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方法和知识体系,为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和理论自觉而贡献力量。

该书最大限度地将社会学的价值体现在行动研究中。当下世界社会学一个公共主义取向的体现就是将价值关怀体现在社会学的研究中。这本书具有一定的人文主义价值关怀趋向,站在西部的立场上,以西部人的视角深入反思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所带来的阶层分化和社会差异问题,这本书的团队所体现的也正是对社会公共事件的积极参与和干预。如对甘肃玉门搬迁案例的认知,进而探讨发现,西部“资源诅咒”现象的背后,更是存在着国家层面的政策上、学术界层面上的知识创造和传播上的东部主义的支撑。

在中国西部数据比较匮乏和失真的严峻情况下,采用中国社会科学比较薄弱的数据研究,对西部十多个省份进行了数据搜集并且整理分析,运用抽样调查数据,结合本土化研究,探讨一些东部社会学不容易探讨的问题。在如今全球化席卷整个社会的浪潮下,如何对政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保持人文关怀、倾听最底层的声音,如何从现实的苦难和悲剧中建构真正的社会理论行动是我们需要真切关注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